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微博|繁體 |登录|注册

万里茶道“申遗”之路还有多远

年内有望列入中国预备名单

万里茶道“申遗”之路还有多远

2018-11-09 10:48 湖北日报

  11月8日,从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协调会获悉,此前提交国家文物局的《万里茶道(中国段)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得到肯定与支持,今年底,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望纳入中国预备名单。

  万里茶道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向北延伸,途经蒙古国,抵达俄罗斯,全长1.3万公里,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其历史文化影响之深,可与“丝绸之路”媲美。

  湖北作为牵头省份,武汉作为牵头城市,万里茶道申遗办公室于2015年4月在武汉正式揭牌成立,在湖北省文物局领导下,联络协调8省区联合开展申遗工作。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包括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和相关制度;多次召开沿线节点省区申遗工作推进会与学术研讨会;通过网站、书籍、戏曲、展览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组织万里茶道沿线专家全面考察活动,收获了茶道沿线大量一手文物与文献资料,对各省市申遗点进行严谨科学的评估等。

  2016年5月,8省区文物局和联合申遗办确定中国建筑设计院历史研究所为《万里茶道(中国段)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编制单位。至2017年5月,8省区文物局联合提交《万里茶道(中国段)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至国家文物局,标志着申遗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协调会上,与会代表认为,“申遗”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下一步,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扩展申遗影响力,组织策划蒙古、俄罗斯申遗点考察工作,开展国际文物保护合作。同时,进一步强化国内8省区联络协调机制,积极联系蒙古、俄罗斯,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共同推动万里茶道申遗国际协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