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微博|繁體 |登录|注册

文字解读

形成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形成消费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024-09-11 22:20 经济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有效需求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关键是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以消费牵引投资

从消费属性看,投资是中间需求,消费是最终需求。充分认识以消费需求带动投资需求的重要性,在实践中着力以消费牵引投资,使供给更好满足需求,对于扩大国内需求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有重要意义。

为企业投资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提升,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为新行业新技术发展、新产品新服务迭代创造了巨大空间,也使企业有能力和动力加大投资以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种类。

促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为满足大规模消费需求,企业不断投入技术研发,创新流水线等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市场供给。消费需求趋向多元、消费结构逐渐升级,也可推动企业增加产品和服务创新投入,不断拓展投资领域和空间。

有效增强国内市场吸引力。庞大的消费市场能够增强对外资以及其他优质资源要素的吸引力。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大量外资企业集聚可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进而将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和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动科技创新优势与产业发展优势互动共进。

以投资促进消费

从生产范畴看,投资是将资本投入生产过程进行生产,既能对资本循环产生推动力,又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扩大消费,与消费形成互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日益强劲,内需潜力巨大,投资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在诸多领域凸显。

技术创新投资推动消费升级。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社会生活,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和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为推动经济循环提供新动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的投资将加速传统制造业和流通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创造需求,给消费市场带来深刻变革。

外商投资增强国内消费市场丰富度。近年来,我国在扩大市场准入、加强投资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方面持续协同发力,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外商投资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通过构建全球供应链在我国市场生产、流通与国际接轨的商品,而且在金融、咨询、法律等商务服务领域引入了新的服务产品、商业模式和交易方式,提升了国内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外商投资可有效增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在贸易、投资、金融、自然人流动等领域的联系,进而提升消费市场国际化水平。

产业投资增强消费供给能力。我国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在逐步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消费相关产业成为当前投资旺盛的领域,定制化、柔性化、精益化等新趋势涌现,新品类、新产品、新品牌层出不穷,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同时,文化、体育、娱乐、健康、居民生活等众多服务领域供给不断完善,服务业扩大开放步伐加快,服务消费规模亦将随之扩大。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有效解决消费和投资之间出现的错位,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效解决国内大循环存在的堵点。我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只有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充分释放规模效应,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生产投资带来创新试验场和消费市场,实现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坚决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壁垒,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畅通国内市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

二是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永无止境,供给端质量提升和结构升级也永无止境。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更好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才能推动实现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必须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发展新技术,加强融合创新,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更多新场景的普及应用。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产业领域广泛应用,培育形成一批新业态,引领消费创新发展。

三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能为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进一步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