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民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天门市
天门民歌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内容涉及宗教、历史、劳动、生活、爱情等,几乎无所不包。题材分为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等,尤其以田歌、小调为其代表性歌类,以碟子曲、莲厢、三棒鼓等为其代表性歌种。仅1957年—1958年间就搜集传统天门民歌500余首。
天门民歌的歌词具有楚辞清雅、新奇的特点,音调饱含江汉平原水乡地域特色。其旋律优美、委婉、极富动感。其调式形态呈现多种调式、调性并存、交融的特色。天门民歌常常配以碟子、莲厢、三棒鼓和锣鼓、丝弦演唱,形成其最大特色。历史上天门的流浪艺人曾经敲着碟子、抛着三棒鼓把天门民歌唱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唱到了东南亚和欧洲。
天门民歌是天门乃至整个江汉平原众多民间艺术的母体,它孕育了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中的高腔、打锣腔,它的小调成为歌腔皮影的唱腔和碟子小曲、三棒鼓的固定曲牌。享誉全国及世界的《洪湖水,浪打浪》,其音乐源头就是天门民歌《月望郎》。
天门民歌有过最兴盛的时代,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天门籍著名歌唱家蒋桂英为代表的一批女艺人,把天门民歌唱出湖北、唱到北京,多次进中南海演出。名曲《幸福歌》、《小女婿》、《薅黄瓜》等至今仍在广大百姓中传唱。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