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曲
申报地区或单位:武汉市、荆州市
湖北小曲原称“汉滩小曲”、“汉滩丝弦”、“外江小曲”,主要流行于武汉、荆州、宜昌等长江沿岸地区。它源于明清俗曲,系由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融合而成,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湖北小曲表演时说唱相间,形式自由灵活,可一人自拉自唱,也可两人以上坐唱、站唱、走唱,而以两人坐唱的形式最为常见。表演者分出生、旦行当,边唱边自行伴奏,生拉二胡,旦执檀板击节。其唱腔一般为多曲体,亦有单曲体的。唱词多为七字、四字、十字的上下句结构,间亦有五字、长短句及垛句。湖北小曲原有唱腔曲牌三百多个,其中一百二十多个流传至今,常用的有〔南曲头〕、〔南曲正板〕、〔南曲尾〕、〔文词调〕、〔滩簧调〕、〔西腔〕、〔四平〕、〔叹五更〕等,可用来演唱一些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单折杂戏。这些曲牌大致可分五类,一为南曲类,这是湖北小曲的主要唱腔;二为文词类,系由鄂东流行的文词音乐演化而来;三为滩簧类,系由流入的吴越曲调演变而来;四为西腔类,系由荆州“西腔”演化而来;五为杂牌小调,系由湖北民间小调采入。
湖北小曲传统的演出曲目相当丰富,原来的大小三百多个曲目有一百八十多个流传下来。《抢伞》、《西京词》、《文表借衣》等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曲目的内容多来自传奇、杂剧和民间故事,其中以爱情题材居多,也有一些作品以表现民众痛苦、反对民族压迫、反映妇女不幸命运、追求自由幸福、抗拒封建旧礼教为主题。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小段子。在这些传统曲目中,《东征》、《西征》等长篇“大本头”可连续演唱数月,短篇曲目则与民歌中的“分节歌”相类似。湖北小曲显示出浓郁的湖北地方特色,在社会历史、地域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