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Media Attention

小寒:风吹腊梅香 拥炉待茶烟

时间:2024-01-06来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俗、茶礼。“茶” 体现着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传递着中国人“谦、和、礼、敬” 的价值观。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应四时之序,将节气与时令和我们的“茶生产”、“茶生活”、“茶文化” 紧密相连,体现出中国人顺应天时、敬畏自然、自省自律、推己及人的传统观念。让我们在节气里,识茶事、品茶香,探索先辈的智慧,知世界、和天下。

小寒·节气知多少

每年公历1月6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285°时为“小寒”。从小寒开始,通常我国气温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gòu)”。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而喜鹊同样感受到了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中的“雊”是鸣叫的意思,意思说是雉在接近四九天时会感阳气的增长而鸣叫。

现在对小寒物候的解释不一,特别是对“雁北乡”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认为并不是实指大雁迁飞,“乡”有趋向之意,是超前感知时令变化的大雁开始念及北方度夏地而已;而第二候 “鹊始巢” 现象,在《礼记正义》中提到喜鹊筑巢时间在农历十一月,《淮南子》指出在冬至时喜鹊筑巢,所以小寒的时候喜鹊筑巢可能是比较晚的;也有人对第三候“雉始鸲(gòu)”现象提出了质疑,认为雉鸡鸣叫的时间应该始于初春时节,小寒时节尚早。

小寒时节,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厚,进入腊月之后,人们即将过腊八节,喝腊八粥。我国各地制作腊八粥的食材很丰富,在北京地区,人们大多会在白米中掺着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桂圆、花生等食物,在腊月初七的晚上便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果皮、去果核等,用微火炖煮,直到次日清晨,香喷喷的腊八粥才算熬好。以前各地还有吃冰的习俗,据说吃冰之后一年肚子都不会疼。小寒时节也是梅花开放的时候,赏梅、喝腊梅花茶是不错的选择。进入寒冬,这个时节适宜吃红焖羊肉、喝当归生姜羊肉汤来缓解神疲乏力。

小寒·茶饮

小寒时节喝茶,不仅可以驱寒保暖,还有助于提神醒脑、降低血压、预防感冒等。品茶时也可以缓解压力,让人内心恬静。在这个时节,可饮用茶性温和的红茶、黑茶和普洱茶等发酵程度较高的茶叶,也可以尝试一些冬季特色的茶饮,比如姜茶、桂圆红枣茶等。今天,我们来介绍黑茶中的南路边茶,了解其制作技艺。

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2008年)

南路边茶主要产于四川省雅安市,是历史上长期销往西藏、青海、新疆、甘肃等民族地区的茶叶,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黑茶中的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历朝官府推行“茶马法”,到了明代就在四川雅安、天安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换的“茶马司”。清朝乾隆时代,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为南路边茶。

制作技艺主要分为采割、原料茶初制、成品茶加工三个部分。在原料茶初制中,共有一炒、三蒸、三蹓(揉捻)、四渥堆、四晒、二拣梗、一筛等18道主要工序;成品茶加工又要通过整理、拼配、压制(舂包)等工序完成。具有重发酵、后发酵、多次发酵、非酶促发酵、转色发酵等显著特点。

小寒·我国古代茶具

我们通过两期推送介绍了我国茶馆文化,说到茶馆,除了茶,在桌上会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茶具,茶具同样是我国茶文化的一部分,随着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饮茶方式的变化,茶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我们将分三期和大家分享自唐代到明清时期的各类茶具。今天,让我们走进唐代茶具。

唐代以前,茶具不再与其他器具混用或一器多用,专用茶具出现。在唐代墓葬中曾出土不少茶器,体现了唐代绚丽多姿的茶文化。1987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中出土有金银、琉璃、秘色瓷等不同材质的茶具。造型庄严,工艺精湛,有茶碾、银锅轴、银茶罗、琉璃茶托、盐台等。

“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是白居易留下的诗句,他爱茶嗜茶,在河南洛阳履道坊(今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东)白居易故居中保留有日常生活用具,其中有不少的茶托、茶碗、茶碾、瓷持壶等器物。

在河南省巩义市司马家族墓地出土有成套茶器,其中大和六年(832年)张夫人墓中有一套保存比较完整的三彩茶器,一个三彩俑与三彩风炉及茶鍑共处底板上,专注地盯着鍑中茶汤,其周围分别是茶罐、执壶、茶盂、茶碾、茶桌,体现了煮茶情景。

“南青北白”

— 越窑·邢窑茶具 —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陆羽提到的越窑、邢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是当时唐代烧造瓷器的名窑,根据茶汤色泽与茶具的适配程度,陆羽认为越州窑生产的青瓷茶碗要排在首位,但其实这只是一种伯仲评说,这些窑口生产出来的茶具各有特点。在七大名窑中,除了邢州窑以生产白瓷为主,其余各窑口都是以青瓷为主。而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更为上乘,有“南青北白”的美誉。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越窑和邢窑中几种典型茶具:

“类玉、类冰”的越窑瓷,质地温润净透,晚唐诗人陆龟蒙曾对越窑瓷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千峰翠色”体现出越窑瓷器那抹淡青色独具的韵味,陆羽曾说“青则益茶”指的就是淡青色的茶具颜色,可与淡黄色的茶汤交相辉映,衬托汤色。其生产的茶具主要有釜、则、茶瓯等。

唐代饮茶方式以“煎煮”为主,需要把茶饼碾成粉末,过筛之后放入茶釜中煎煮,在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有一唐越窑青瓷釜,敞口、深腹,口沿有两桥形耳,釉色莹润,器型规整。“则”是量器的一种,在茶末入釜的时候,需要用茶则来量取,控制茶汤的浓淡,在《茶经·四之器》中指出:“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七,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

唐代有煎茶法和点茶法两种,以煎茶法为主。简单来说,煎茶法过程是把茶饼碾碎后,用罗筛筛选茶末放入茶盒,在风炉上架起茶釜,放入水,起火支烧,水开三沸:第一沸,加入适量盐花;第二沸,舀出一瓢水放入熟盂中以备“育华救沸”(就是将舀出的茶汤再倒回茶釜中),用竹夹搅拌茶釜中的汤水,然后用茶则量茶末入釜煎煮;第三沸,“育华救沸”,避免釜中的茶汤过老。此时,即可用茶勺从釜内舀出茶汤,放入茶碗饮用。

越窑的茶瓯,以玉璧底碗为代表,是陆羽提倡的“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的器型,茶瓯多与盏托,也称为茶拓子、茶船,搭配使用。唐代越窑盏托有一种是托盘下凹,中间不置托台,形状呈圆形,或荷叶形。

越窑青瓷中有不少带盖的盒子,或高或矮,或圆或方或花形,造型各异。唐代盛行煎茶或煮茶,茶饼碾末煮饮,无论饼茶或茶末都需要有相应的茶盒盛放。

除了越窑茶具外,北方的邢窑也生产大量的茶具。邢窑位于河北省内丘,唐李肇的《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欧,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生产有碗、盘、钵、杯、盆、罐、瓶、壶、盒等。碗是唐代白瓷中出现较为频繁的器型,大多是敞口浅腹,口沿有凸起的厚卷唇。邢窑生产的茶具多给人丰润厚重的感觉。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从茶具得以窥见一二。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茶具是历代饮茶方式变迁的有力见证。通过对考古发现的与茶相关的实物,越窑和邢窑生产的茶器,我们可以看到唐代饮茶习惯和审美意趣,感受唐朝的饮茶生活。

❖ 部分文字参考自宋英杰著:《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 七十二候》,周丽霞编著:《岁时文化》,中国茶叶博物馆主编:《中国茶事大典》,郭丹英、沈国琴:《文献、图像、考古视野下的历代茶器演变》,雅安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官方网站,“四川非遗”微信公众号,“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微信公众号。

附件:

上一篇

  • 过了腊八就是年,祝您万事“粥”全!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月最大的节日。“腊者,接也”,寓意新旧交替,过了腊八就是年,感受浓郁的节日氛围,追溯古老的民俗传统,就从现在开始!   在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