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0230726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 MB1568036/2023-22243 | 分 类 | 旅游;文化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 发文日期 | 2023-08-23 |
文 号 | 无 | 有 效 性 | 有效 |
但海剑、杜伟岸委员:
您提出的《统筹保护利用钢铁工业文化遗产 促进武鄂黄黄城市圈的文化融合》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文化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以及所提的宝贵建议。现综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武汉市政府的意见,结合我厅工作职能回复如下。
一、高位推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钢铁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期与中国宝武集团签订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省央企合作办根据省领导指示,对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全面梳理,形成了《湖北省政府与中国宝武集团<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事项及责任清单》,明确由武汉市政府支持、省文旅厅指导推动武钢有限工业旅游建设,打造集钢厂观光、科普研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助力社企融合发展。
二、强化保护。武汉是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内陆地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开办汉阳铁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在武汉投资兴建第一个特大型钢铁企业武汉钢铁公司,武钢一号高炉投产使用,武汉成为全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近年来,在工信部大力支持下,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积极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截至目前,有10处列入“国家队”名单。其中,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大冶铁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武钢一号高炉等钢铁行业宝贵工业遗产,分别于第一批、第二批、第五批获批国家工业遗产。另经积极推荐,武钢一号高炉获批全国工业文化专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三、合理利用。武汉市先后出台《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武汉市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按“严格保护”“适度利用”和“非实物保护”三大类模式分别提出了遗产保护利用的具体建议措施,并支持在青山区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截至目前,除了拥有2处国家级工业遗址外,还有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汉阳铁厂矿砂码头旧址、汉钢转炉车间),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武钢博物馆)。今年2月份,武钢文化旅游区一期建成开放,规划面积6.14平方公里,以国家工业遗产、绿色园区、智能制造为主景观,以武钢一号高炉、一米七工程、硅钢摇篮为依托,以“十里钢城、红钢绿园”为基础,融钢铁工业文化、红色基因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蓝色科技文化于一体,全方位展示新中国钢铁长子的“精气神”。2023年5月,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LB/T067-2017)行业标准,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推荐武钢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下一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持续加强对省内国家工业遗产综合保护利用的工作指导,指导有历史痕迹遗留的老厂房、老仓库改造为工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园,实现资源保护与重新利用的有效结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各地利用钢铁工业文化遗产,按照《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LB/T067-2017)行业标准,从源头提高工业旅游的专业化水平,保护钢铁工业文化遗产,系统打造钢铁工业文化旅游的增长点,打造多元的工业文化旅游基地,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带动各地深入挖掘工业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复活文化遗产,彰显我省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伟大实践、伟大精神、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凸显钢铁工业文化的行业特色和荆楚文化的地方特色,实现荆楚文化“走出去”。武汉市将依托武汉都市圈文化旅游合作联盟,推动武汉都市圈钢铁工业文化资源保护与合作。编制《武汉市工业旅游地图》,发布《武汉市工业旅游报告》,进一步挖掘钢铁工业文化,助力钢铁工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钢铁工业旅游打造成武汉特色文旅名片。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敬请多提宝贵意见。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8月23日
主管领导姓名:陈武斌 联系电话:027-68892388
经办人姓名:张和宝 联系电话:027-68892357
邮政编码:430071
抄送:省政协提案委员会(2份),省政府办公厅(2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