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微博|繁体 |登录|注册

湖北省2015年文化发展概况

湖北省2015年文化发展概况

2016-12-28 17:10 湖北省文化 和旅游厅
  • 201612280517048.xls

  2015年,全省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文化部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积极作为,在推动我省文化事业改革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作用进一步发挥

  2015年,省文化厅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谋划文化建设,圆满完成了《省委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长江中游城市群重大战略实施,积极推进“万里茶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组织举办第二届长江文化论坛、2015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发起成立了长江流域矿冶考古联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文化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教化作用,创作生产一大批文艺精品,策划举办一系列展览展演活动。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文化扶贫的工作方案》,深入推进文化援疆、援藏和本省文化扶贫工作。

  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规模稳中有增

  截至2015年底,纳入统计的全省文化文物部门机构数为2264个,同比增长3.95%;从业人员26387人,同比增长12.11%。其中,艺术业137个,公共图书馆11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文化服务机构1399个,艺术教育业7个,文化科研机构11个,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文物科研机构、文物商店及其他文物机构共计302个。公共图书馆、群艺(文化)馆、博物馆、综合文化站、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总数为1662个,从业人员10275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规模与本省文化事业发展比例较为协调,并保持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趋势。

  三、文化事业投入持续增长

  (一)总收入和财政补贴收入持续增长

  2015年全省文化文物单位实现总收入4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亿元,同比增长21.70%。其中,财政补助收入33.81亿元,比上年增长9.63亿,同比增长39.82%。2015年财政补助收入达到总收入的72.60%,比2013年占比增加6.3%,文化投入仍主要依赖财政拨款。

  年份

  总收入

  (亿元)

  财政补贴收入(亿元)

  财政补贴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2011

  25.34

  17.29

  68.23%

  2012

  28.81

  19.63

  68.00%

  2013

  33.83

  22.85

  67.54%

  2014

  36.46

  24.18

  66.32%

  2015

  46.56

  33.81

  72.62%

  表1:近五年财政补助收入情况

  (二)文化事业费继续增长

  2015年,全省文化文物事业费32.29亿元,比上年增加9.12亿元,增长39%。其中,文化事业费23.56亿元,比上年增加6.5亿元,增长38%,全国排名第8位,比上年提升4位;在中部6省中,排名第一。文物事业费8.73亿元,比上年增加2.62亿元,增长42.88%。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40.32元,全国排名21位,比上年提升4位。

  全省市、州按文化文物事业费总额排名,武汉市文化文物事业费9.75亿元,排名第一;恩施州2亿元,排名第二;宜昌市1.78亿元,排名第三。(省本级不参加排名)

  全省市、州按文化事业费排名,武汉市7.74亿元,排名第一;宜昌市1.38亿元,排名第二;襄阳市1.33亿元,排名第三。(省本级不参加排名)

  全省县(市、区)按文化事业费排名,名列前十的地区是:潜江市4754万元、洪山区4082万元、黄陂区3646万元、天门市2800万元、蔡甸区2361万元、江夏区2345万元、东西湖区2030万元、利川市2020万元、仙桃市1965万元、南漳县1824万元。

  (三)公共文化设施投资持续推进    

  年份

  项目数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本年完成投资

  竣工项目数

  2011

  87

  57.10

  8.34

  46

  2012

  63

  74.27

  5.45

  14

  2013

  96

  86.154

  8.33

  18

  2014

  72

  115.71

  6.44

  15

  2015

  79

  79.43

  3.59

  19

  表2:近年来全省基建投资情况表

  按照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要求,湖北各级文化系统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建设。省级层面,推进省博物馆三期、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省京剧院谭鑫培大剧院、省群艺馆新馆等工程建设相关工作。市县级层面,加快推进市、县级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建设,截至2015年底,列入国家规划的35个“三馆”项目,总建筑规模约5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3亿元,20个项目开工(其中完工8个),累计完成投资13.62亿元,开工率和完工率排在全国前列;100个县级“两馆”项目、2亿元补助资金全部落实到位,总建筑规模约4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2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73个(其中进入装修阶段或已完工的项目40个),开工率73%(除去2015

  年安排项目开工率为88%),累计完成投资8.94亿元。

  四、文化事业发展成果显著

  (一)文艺创作和演出精品频现

  2015年,全省文化系统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好以“中国梦”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成功举办第二届湖北艺术节、第六届湖北省楚剧艺术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展演、“我们的中国梦”湖北地方戏曲获奖剧目展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2015年秋之韵·东湖音乐会等系列展演活动,丰富了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序号

  单位名称

  演出场次(场)

  演出收入

  (万元)

  观众人数

  (万人)

  1

  湖北省民族歌舞团(恩施州)

  855

  177

  87

  2

  秭归建东花鼓剧团(屈原艺术团)

  593

  147

  9

  3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

  528

  353.2

  38.8

  4

  长江人民艺术剧院

  460

  240

  25.3

  5

  武汉杂技团

  455

  403

  36.5

  6

  襄阳市艺术剧院

  345

  178

  23

  7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

  342

  727

  31

  8

  武汉楚剧院

  327

  225

  39.5

  9

  通城县花鼓戏剧院

  328

  70

  27.5

  10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

  309

  241.8

  51.6

  表3:全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全年演出场次情况(前十名)

  (二)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情况及收入总体平稳

  截至2015年底,全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为社会提供各类演出2.021万场,平均每团演出场次235场。其中,农村演出1.197万场,农村观众1341万人。本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计收入6.22亿元,与上一年度略有上涨。其中,演出收入为0.73亿,本年度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总支出为6.35亿,经费自给率为1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措施有力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湖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文化部印发《关于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通报》,对我省推进工作给予肯定。同时,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确定为全省14个重大改革项目之一,由省改革办挂牌督办。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的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提高。以图书馆为例,在投入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图书总流通人次、流通册次、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资源都在逐年呈上涨趋势。


   

  每万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平方米)

  人均购书费(元)

  2011

  数值

  74

  61

  1.05

  0.371

  位次

  --

  23

  --

  21

  2012

  数值

  78

  83

  1.09

  0.73

  位次

  --

  15

  --

  13

  2013

  数值

  85

  88

  1.22

  1.10

  位次

  --

  15

  --

  12

  2014

  数值

  90

  91

  1.24

  1.27

  位次

  --

  14

  --

  11

  2015

  数值

  94.7

  91.9

  1.434

  1.496

  位次

  --

  17

  --

  11

  表4:近年来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资源情况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进展顺利

  宜昌市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申报成绩列中部组10省市第一名;荆门市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十堰市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申报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获全票通过。襄阳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第一批省级示范区制度设计成果验收和重难点问题破解情况评审,有效促进、提高了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

  3、创新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群众新需求,首次将“百姓舞台”文体广场示范点建设纳入市州党委政府目标考核指标,研究文体广场建设标准和规范,推进文体广场示范点建设,推广文体广场建设经验,全省文体广场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随着文艺活动演出的阵地建设不断增强,全省群众文艺活动场次总体保持稳定。

  (四)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全面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出台了《湖北省文化厅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指导意见》,评选了25家转型升级示范场所。指导组织了湖北省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成果展暨电子竞技大赛。大力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积极推动湖北省文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市场管理与执法业务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深入开展全省文化市场“雷霆行动”暨“暑期集中行动”,加大对基层文化市场管理的暗访抽查和考核督办力度,成功办理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案件,5个案件被评为全国文化市场重大案件,居全国前列;1个案卷被评为全国优秀案卷,2个案卷被评为全国规范案卷,获评数量占全国比5%。评选出14家艺术品诚信经营单位,审批、备案营业性演出活动170批次、近500场次,全省营业性演出近2.7万场,观众达2000余万人次。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文化经营单位(不含图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音像)10651家,比2014年增加1484家,同比增加16.19%;从业人员51881人,比2014年增加158人;资产总计为80.25亿,同比增长4.53%,利润总额为15.02亿,较2014年下降了44.47%。

  (五)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开展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巡检考核工作,评选第二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家、第五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4家。制定出台《湖北省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及基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71家优秀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给予928万元的资金扶持。组织召开全省特色文化产业现场会,推动各地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第二届湖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扎实推进中部地区(武昌区)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得到文化部高度评价。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取得新突破,一批重点项目入选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省的文化产业总产出值为86.54亿,较去年下降了6.97亿。从产业构成看,艺术业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增加了8114万元,同比增长13.49%;图书馆业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增加了6662万元,同比增长24.06%;群众文化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增加了1.31亿元,同比增加40.94%。与去年相比,艺术教育业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减少了46万,同比下降不足0.01%;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增加值出现了下降,下降了13.42亿,同比下降22.70%。由此可以得出,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增加值的下降是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出值同比出现下降的主要因素。

  年份

  文化产业总产出值

  比上年增长率

  2011

  63.87

  15.74%

  2012

  73.22

  14.63%

  2013

  79.94

  9.1%

  2014

  93.51

  9.1%

  2015

  86.54

  -7.45%

  表5:近年来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出值增长情况

  (六)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组织京剧演展讲、中国大漆走世界等项目等项目,参加“荆楚风 中埃情——湖北文化走埃及”对口合作活动,组织“长江之韵”艺术使团赴俄罗斯参加“第二届国际布兰诺沃艺术节”,组织京剧《真假美猴王》赴日本巡演,选派京剧演出团赴智利参加“中国文化年”暨“华艺新颜”活动。配合我省重大外事活动,组织举办“同一个太阳 同一个梦想”中国湖北—澳大利亚昆士兰儿童艺术交流项目20周年回顾展等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对台及对外交流展览,先后赴台湾举办《铸鼎熔金——湖北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展》、赴美国举办《皇家品味展》,引进《奥地利百年绘画展》等10多个特色展览。全年办理入境文化交流活动75批次、860人次,境外文化交流活动25批次、200人次。

  (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扎实推进

  恩施唐崖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省第3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我省为“万里茶道”申遗联络省份、武汉为牵头城市。编制完成武当山古建筑群保护总体规划,实施明显陵外罗城、外明塘及明楼修缮工程。实施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等革命文物、恩施地委县委旧址等抗战文物、五里村、羊楼洞村等传统村落和古民居文物保护工程;实施36项考古发掘项目,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考古发掘项目荣获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完成1000余件文物修复并及时充实到展览中。

  1.文物业机构与从业人数数量总体稳定,藏品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文物业机构共计302个,比去年增加2个。其中博物馆175个,文物科研机构3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48个、其他文物机构75个。

  截至2015年底,全省文物机构从业人员共5045人,中级以上职称共26.72%,比上年略有回落。文物藏品按等级分类,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的种类分别为6798件/套、10793件/套和10211件/套。其中,本年新增藏品为28827件/套,比2014年增长20641件/套,同比增长252.15%。

  2.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有序推进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建设,扩建后的省博物馆面积将达到11万平方米。积极推动重点市县博物馆建设,宜昌、孝感、天门等市级博物馆完成主体建设,红安、黄梅、通山、南漳、枣阳等县级博物馆协调推进,启动布展工程。省博物馆“铸鼎镕金”展览荣获“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评选之国际合作奖”。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博物馆机构共175家,从业人数为3449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033人,占博物馆从业人员总人数的29.95%。2015年,全省举办各类展览600余个,接待观众2600余万人次。开展“学生走进博物馆”等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2000余场。

  (八)非遗保护展示、传承队伍建设及非遗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承办了3个文化部主办的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承办数量全国最多。举办了全省非遗保护工作、代表性传承人等培训班。命名6所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目前我省有22家省级非遗研究中心,启动了民间文学等6大类保护规范研究。在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个一”行动计划,研究命名了22个单位为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举办了全省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400多个项目、589名代表性传承人、11台非遗剧目汇聚武汉,观众20多万人次。指导成立了湖北省中国漆文化研究会。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瓶颈

    (一)文化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2015年,全省文化事业费投入总量相比去年大大增加,同比增长39%。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也由28.89增长到40.32元,全国排名21位,比上年提升4位。但是,与29550亿元的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和3021.6亿元的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相比,我省的文化事业投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同时,地区间文化事业投入也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全省文化(文物)事业费为32.29亿,其中省本级为7.4亿,武汉市为9.7亿,省本级和武汉市的文化事业投入之和占据了全省的半壁江山,达52.96%。2015年,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为40.27元,17个地市州中,仅有武汉、神农架林区和潜江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超过了平均水平;各县(市、区)中,仅有五峰县、神农架林区和潜江市三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人均经费

  位次

  人均经费

  位次

  人均经费

  位次

  人均经费

  位次

  人均经费

  位次

  全国

  24.11

  --

  29.14

  --

  35.46

  --

  38.99

  --

  42.65

  --

  湖北

  18.77

  20

  24.00

  25

  26.58

  24

  28.89

  25

  40.32

  21

  表6:近年来人均文化事业费排名情况  单位:元                             

  (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有短板

  各地以全面深化改革精神为指导,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与“十三五”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纲领相比,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相比,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如一些地方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乡镇、村级文化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程度不高,基层文化资源缺乏整合,社会力量参与不够,服务效能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亟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文化产业发展仍有提升空间

  尽管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文化实力与竞争力明显增强,但仍面临文化产业整理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偏低等情况。同时,地区发展不均衡、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缺乏复合型文化人才等因素也严重制约着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六、2016年文化发展目标

  步入“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文化系统将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统筹协调推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一)强化党的领导,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通过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做到“六抓”,即抓教育、抓制度、抓考核、抓创建、抓作风、抓队伍,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二)强化人才工作力度,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支持

       积极实施“两个一百”人才工程,在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和打造高层次人才双措并举的基础上,提高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业务素质。同时,继续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通过多种灵活用人机制,吸纳社会优秀人才为文化事业服务。

  (三)推动精品生产工作争先进位,提档升级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按照“中部领头、全国一流、湖北特色、世界影响”的标准,提高精品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大精品艺术创作力度,并围绕重要事件节点和大型文艺活动抓好剧目创作。

  (四)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立若干示范点,探索一条适合湖北现状的发展之路,争取在整合基层资源、解决人员编制等重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抓牢第二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督促第一批省级示范区完善建设,推进各重大改革项目的深入开展,争取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适时加以推广。

  (五)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依托现有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集中力量办好有关活动,打造文化产业活动品牌;加强创意转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加快武汉东湖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与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发展,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六)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快文物强省建设

  统筹协调推进,加快文物强省建设,加快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争文物保护与管理上求突破,文物展示与利用上求突破,文物研究与宣传上求突破。

  (七)加快构建非遗传承体系

      加快构建非遗传承体系为总目标,以“十个一行动计划”为总抓手,以抢救性记录、队伍培训、活态传承与展示、规范建设等为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先进经验的总结推广,推动全省非遗活态传承取得实质性成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