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微博|繁体 |登录|注册

有示范 抓精品 共协同

​——湖北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观察

2025-04-09 09:27 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瞿祥涛

武当山、三峡尽显自然之美,四季皆景;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遗存丰富;红色景区、遗址众多,承载着红色精神……近年来,湖北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此研学旅游、探索求知。

自2024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工作以来,湖北等6个首批试点省份积极开展专家授课培训和交流,推动试点单位稳妥开展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相关工作。为更好地强化品牌辐射效应,湖北按地域特色分类打造红学研学、地质研学、科创研学、长江研学等主题品牌集群,将水利、工业、农业、教育等资源通过“+旅游”赋能。

省级示范 各地联动

湖北的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具有拓展基础。如2023年7月16日,随着“暑期第一课”开课式在丹江口举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各地以“极目楚天 钟情湖北”为主题,有序推出各具特色的“暑期第一课”研学活动,武汉围绕“走读英雄城市”、襄阳围绕“穿越千年话三国”、宜昌围绕“研读三峡大坝·行吟屈原故里”、黄冈围绕“高山仰止·遇见东坡”、神农架围绕“探秘地球上的诺亚方舟”等,陆续展开各具特色的主题研学旅游活动。

2024年暑期,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走进学府、遇见未来”湖北高校研学之旅。为期5天4晚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中小学生走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感受大学氛围,启迪少年梦想。与此同时,湖北20多所高校推出持续3个月的免费研学课程。

今年2月,在2025年“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框架下,湖北省以“文旅融合、研学赋能”为主题,创新构建全省联动的春节研学活动体系。省级研学旅游基地聚焦文化传承与科技体验,依托欢乐谷营地推出“非遗光影剧场”“AI年俗工坊”等特色项目;地市州层面深挖地域文化,组织恩施土家族年画研学、宜昌三峡移民口述史采风等主题活动。

近年来,“省级示范、各地联动”的方式,为各具特色的研学旅游活动提供了助力。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级示范提供了方向与标准,各地联动则创造了实践平台,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向前,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研学旅游的发展。

突出特色 打造精品

研学旅游作为融合教育与旅游的创新模式,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开发独具魅力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研学旅游课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深远影响。湖北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自然景观与前沿的科教资源,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研学旅游精品课程。

荆门爱飞客航空小镇是以航空主题为核心的研学实践基地。小镇集飞机制造、通航运营、科普体验于一体,设有航空展览馆、飞行模拟中心、无人机实训基地等设施,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学习场景。据介绍,学生可参与航模制作、飞行原理实验、无人机编程等课程,直观了解空气动力学与航天科技知识,激发探索蓝天的科学兴趣。该基地还联合航空企业与高校,开发“小小飞行员”“航空工程师”等体验项目,通过模拟驾驶、机务维修等实践,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同时,结合国产大飞机研发、低空经济发展等国家战略,开展航空强国主题教育,传承航空报国情怀。“我们致力于以‘天空课堂’赋能素质教育,点燃青少年逐梦星辰、创新报国的理想火种。”该基地副总经理刘冬说,基地年均接待中小学生近10万人次。

同样以天空为课堂的还有荆门东宝圣境山滑翔基地。作为一家航空运动与自然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其依托圣境山优越的上升气流与开阔空域,成为青少年探索航空体育、气象科学与户外挑战的好去处。

“三顾茅庐”发生地襄阳的三国文化、三峡大坝所在地宜昌的水电文化、革命老区黄冈的红色文化、楚国古都荆州的楚文化……据统计,湖北各地围绕自身资源禀赋,共开发各类研学旅游课程1000多门、精品研学线路100余条。

区域协同 抱团发展

今年1月22日,位于湖北武汉的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来自湖北、湖南、江西的首批50多名学生,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市观鸟协会的资深专家带领下,深入这片自然宝地,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探秘湿地 飞鸟寻踪”研学之旅。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长江流域研学旅游联盟于2025年组织开展“守护美丽长江 做长江文化使者”主题系列研学的首发活动。活动由鄂湘赣三省合作举办,为期3天,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内容丰富,课程紧凑,强调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链接,让学生行有所学、学有所用。按照《长江流域研学旅游联盟倡议书》,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导下,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联合长江干流省份共建长江流域研学旅游长效协作新机制,共促健康有序新格局、共推协同发展新举措、共享新发展新成果,并推进研学旅游资源互相开放,实现异地研学互认,促进长江流域“文旅教体”深度融合发展。

除了跨省合作,湖北省内城市也在抱团发展。不久前,“宜荆荆恩”研学工作推进暨研学推介现场会举行,湖北宜昌、荆州、荆门、恩施达成一致,将实现各市州资源共享,为学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研学体验。研学旅游领域的区域协同,不仅能在更大范围内提供多元的学习场景,还有利于整合各方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研学旅游产品和线路,促进区域文旅产业共同繁荣。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助理研究员张佳仪表示,湖北在研学旅游领域充分发挥了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注重配套设施的完善性和研学课程的互动性,因而能更有效地调动家长及中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剑平看来,研学活动带动作用明显,不仅吸引中小学生,还带动更多亲子家庭和游客畅游湖北。“可以从全省层面做好整合,将更多优势资源与研学旅游结合。”熊剑平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