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微博|繁体 |登录|注册

武穴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特点与经验

2014-05-27 16:10 湖北省文化厅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武穴市广大农村兴起了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热潮,一大批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星罗密布般镶嵌在武穴大地上,成为武穴大地上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这些村级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不但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广阔、便利的文化活动舞台,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创造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地促进了武穴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武穴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特点

  武穴市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长江之滨,全市版图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80万,其中农村人口50万左右。全市共有12个镇、办事处,下辖300个行政村41个社区。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2亿元,全口经财政收入24.58亿,农民人均收入8976元。

  武穴市地处吴头楚尾,这里的人民历来就有“尚文重教”的传统。从历史沿革下来的吴楚文化、码头文化、武术文化、禅宗文化、戏曲文化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相互交融。历史的传承与多种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武穴人民“尚文重教”和文化自觉的秉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武穴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与新农村相配套的文化设施建设,又成为武穴人民的文化自觉。通过调查,武穴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呈以下几个特点:

  (一)覆盖面广

  据初步调查统计,到2014年3月底,武穴全市已建(包括在建)村级(包括社区)文化中心280个,村级文化广场214处。分别占全市村(社区)总数的82.11%和62.75%;其中,文化中心村级的有19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8%;组(自然垸)级文化中心82个。全市文化广场村级有190处,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5.7%;组(自然垸)级24处。

  (二)投资规模大

  据统计,全市280个村级文化中心总投资达3.3亿元(不包括土地和农村劳力义务投入),平均每个村级文化中心投资在120万元左右;全市214处文化广场总投资4233万元(不包括土地和农村劳力义务投入),平均每处村级文化广场投入在20万元左右。

  (三)建设档次高

  武穴市村级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大多数是在近15年内建成的,就建设规模和档次而言,这些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具有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等特点,尤其是人口规模大、村级经济相对发达的村比较明显。如:刊江办事处的高湖村、张竹林村、朱木桥村,田镇办事处的上郭村、郭冲村,梅川镇的从政村,龙坪镇的朱河村、五里村、朝阳村,大法寺镇的步塘村、张胜村,石佛寺镇的魏高邑村,武穴办事处的朱奇武村、江家林村、樟树下村、二里半村等,这些村的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大都投资在150万元以上,一般都建在本村人口集中的开阔地,一般都是前广场后中心,且舞台、音响、体育器材、书屋、棋牌室、信息资源中心等基本文化装备设施一应齐全。

  (四)作用发挥好

  一是提供舞台,改善了条件。一大批村级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不但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广阔的文化活动阵地和舞台,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的生产条件。过去因受场地限制,乡下连放电影大都在室外,碰上雨雪天或寒冷的冬天,农民群众看场电影往往是遭受风吹雨淋和挨冻受冷;如今一年四季无论晴雨下雪,也不论白天黑夜,天天都具备搞文化活动的环境和条件。这些文化中心和广场已经成为市里“文化下乡”和“文化庙会”的主战场、主阵地。

  二是壮大了队伍,培育了人才。乡村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的兴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朋友“兴办文化、参与文化、自娱自乐”的积极性和热情。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市共成立了48个规模不等乡村地方戏剧团、217支广场舞蹈队和200多个管弦乐队。据调查,凡建有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的村(社区),所有男女老少居民没有一人未参加或观看文化活动。

  三是方便了农民,满足了需求。村级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的建成,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少农民说:“城里人有的如今我们也有了,戏台搭到了家门口,剧院建在屋旁边,书屋电脑随时看,晚饭过后广场舞。有些方面比城里人还优越,看戏看电影不掏钱买票,有时还可以上台过把‘明星瘾’。”

  四是纯洁了乡风,净化了民风。武穴市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马太效应”,不仅仅体现在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条件和催生文化队伍人才上,更多更深更直接的体现在乡风、民风的改变上。如今,武穴城乡呈现出的“五多五少”现象就是有力的佐证:一是崇尚知识、热衷文化活动的多了,崇尚神鬼、热衷打牌赌博的少了;二是崇尚科学、热衷发家致富的多了,崇尚迷信、热衷房头互助的少了;三是崇尚文明、热衷孝老爱亲的多了,崇尚暴力、热衷凌小欺弱的少了;四是崇尚团结、热衷共办大事的多了,崇尚个体、热衷各自为政的少了;五是崇尚和谐、热衷互利互惠的多了,崇尚利益、热衷损人利己的少了……

  在总结和分析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清醒认识到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是发展不平衡。全市农村现有的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的数量不均衡,没有实现“村村全覆盖”,全市341个村(社区)494个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仅分布在232个村,还有109个经济条件较差和人口分布稀少的村(社区)还是“空白”。

  二是建设规模和档次不平衡。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全市农村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中心、文化广场的面积、规模、建设风格、档次、功能布局、配套设施等各方面,都是大小不一、千差万别、五花八门。

  三是作用发挥不平衡。由于受地域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全市少数山区、库区和边远地区,虽然建了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但平时就是遇上重大节日和农户的婚丧嫁娶时派上用场,平时的文化文艺活动很少开展。相对而言,城郊村、镇郊村和人口密集的村庄,村级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普遍高于其他村。

  四是管理水平的不平衡。少数农村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由于受经济和管理措施的制约,设施虽然有了,但管理缺失,有的年久失修,有的设备损坏无人问津,有的被村干部或少数强势村民长期占作它用等等。

  二、武穴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近年来,武穴市在推进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上不等不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路子,使村级文化设施成为了融“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水平提高、科学技术普及、经济信息传递、文化体育娱乐、乡土艺术创作、农村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心。

  (一)政府引导

  一是宣传导向。顺应新时代农民的文化建设新需求,广泛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广大农村群众重视文化、建设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是政策导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文化主管部门专门出台《关于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以奖代补”办法》等文件,财政部门专门设立了每年不少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奖励农村村级文化中心、文化广场以及农村文艺团体建设。这些政策的出台,既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农村群众“文化民生”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在全市广大农村掀起了一轮竞相建设文化设施的热潮,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是活动导向。从2010年开始,该市采取“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办法,文化主管部门积极组织举办一年一度的“农民艺术节”、“广场舞大赛”、“地方戏曲展演”、并结合“元旦”、“三八”、“五一”、“五四”、“端午”、“八一”、“中秋”、“国庆”、“重阳”、“春节”、“元宵”等重大传统节庆日,组织吸引全市城乡文化文艺团体,利用全市农村、社区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使全市城乡全文化活动呈现“铺天盖地”之势,如今的武穴,平时的文化活动天天不间断,节时更是村村街街有活动、男女老少乐翻天。据统计,2013年,全市农村各专业、业余剧团、舞蹈队、乐队举办和开展各类大小文化活动达1400余场次,平均每天就达4场次。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既满足了农村群众“求富求乐”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农民群众自发建设文化、创造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部门支持

  武穴市政府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上始终抓住“以城带乡、良性互动”的举措。该市以开展“驻点帮村”和“三万”活动为载体,发动全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通过捐资捐物的办法,对帮扶村实行“一帮一”对口支援活动,帮助农村解决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的难题。据统计,近3年来,全市各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达两千万元。

  (三)农民主体

  农民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农村政策的利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全市农村群众自发投入文化设施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年来,全市建成的280个文化中心和214座文化广场大都是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集资投劳”的办法建成的。例如:大法寺镇步塘村正在建设的文化活动中心就是采取“村民集一点、集体垫一点、老板捐一点、投劳折一点、向上争一点”的办法,筹资150多万元建设的。

  (四)社会参与

  该市在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工作中,充分发动文化志愿者和企业老板参与和支持。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外事业有成的同乡和本土企业老板中广泛倡导和开展以“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为主题的捐资助文活动。全市近千名在外工作的成功人士和400多位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老板纷纷响应,涌现了像胡华文、范国龙、陈先华等一批捐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支持原出生地或祖籍所在地村垸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建设的典型。据统计,全市村级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建设资金除少数由村级集体承担和政府“以奖代补”而外,85%以上来自村民自筹和社会捐赠,其中,社会捐赠平均达40%左右。可以说,社会资助在全市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武穴市文化广电影视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