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
Protection Inheritance

薅草锣鼓(宜昌薅草锣鼓)

时间:2017-11-27来源: 宜昌市

申报地区或单位:宜昌市

宜昌薅草锣鼓是夷陵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宜昌市夷陵区的分乡、下堡坪、雾渡河、龙泉等乡镇。

宜昌薅草锣鼓可根据不同农事活动命名,如命名为栽秧锣鼓、扯草锣鼓、砍柴锣鼓等;也可根据锣鼓的数量(编制)命名,如一锣一鼓叫“一锣鼓”或“单锣鼓”,两锣一鼓或三锣两鼓搭配的叫“夹锣鼓”,两锣两鼓叫“对子两鼓”,由锣、钹、马锣、鼓组成的叫“四样锣鼓”或“打四件”,在“一锣鼓”或“四样锣鼓”基础上加一只唢呐叫“吹锣鼓”,等等。由8个人、10样乐器组成的大型吹锣鼓班子称为“丝弦锣鼓”,是薅草锣鼓中的稀有品种,流行于夷陵区的鸦鹊岭、龙泉等地。

由于夷陵当地人习惯于“以腔从词”和“以词配曲”两种民歌音调编制方法,宜昌薅草锣鼓形成了语调旋律、韵调旋律、歌腔旋律、歌调旋律四种 “音乐方言”。宜昌薅草锣鼓属板腔联曲体,一般由十几个唱腔和曲牌组成,多者唱腔曲牌达到八十余个,从而有“九腔十八板,三十六个号,七十二种腔”的说法。宜昌薅草锣鼓多以“SolLa Do”、“La Do Re”、“La Do Mi”三种三音结构形态行腔。特别是两个小三度音程构成的三音歌最具特色。

        宜昌薅草锣鼓以师徒授受和村落延续两种方式传承。

附件:

上一篇

  • 南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