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5年度十佳非遗保护行动”获奖名单
编号 |
活动名称 |
报送单位 |
1 |
汉剧保护行动 |
武汉汉剧院 |
2 |
“堂纺叠绣”跨境电商走向世界 |
神农架林区群众艺术馆 |
3 |
通山木雕传承保护行动 |
通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4 |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 |
咸丰县文化馆 |
5 |
高校戏曲保护行动 |
湖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6 |
让非遗保护行动走向社会 |
红安县文化馆 |
7 |
武当太乙五行拳传承保护行动 |
十堰市武当太乙五行文化研究会 |
8 |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工程 |
宜昌市群众艺术馆 |
9 |
宜昌市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基地建设 |
宜昌市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10 |
潜江市非遗项目传习所活态传承保护行动 |
潜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湖北省第二届十佳非遗保护行动授奖理由
1、“堂纺叠绣”跨境电商走向世界
神农架林区群艺馆成立合作社,主打刺绣旗袍,自主设计,联合生产加工销售,销售渠道以跨境电商为主要平台,销往全国各旗袍分会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堂纺叠绣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带动当地妇女再就业,2015年产值400万元。
2、汉剧保护行动
武汉市汉剧院全方位开展汉剧保护行动:组织名家带徒传艺,联合武汉市艺校招收汉剧学员班;收集、整理、录制汉剧名家的绝技绝活,筹建汉剧博物馆;全年赴工厂、社区、校园、部队巡演200余场,并配以专题讲座;出版汉剧艺术丛书及经典唱段专辑等。
3、通山木雕传承保护行动
通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拍摄照片2万余张,视频1000多G,整理文字资料10万余字,出版专著《通山木雕》;建立通山木雕传承基地,组织传承人入驻,开展传承工作,现在从事木雕行业的人数已达1000多人;全县建立5个传承工作室,在九宫山建成通山木雕展示厅,免费开放,年参观人数达万余人。
4、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
咸丰县文化馆建立省级以上传承人考核机制,与本级补助经费挂钩,调动传承积极性;设立传承基地,举办吊脚楼模型大赛,提高传承队伍的技艺水平,稳定了传承队伍,形成了老中青传承梯队;加强项目的整体宣传和推广,打造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展示厅,出版专著《土家族吊脚楼》。
5、高校戏曲保护行动
湖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戏曲知识,拉近戏曲与大学生的距离,凝聚高校内外戏曲爱好者的队伍。开展以戏曲妆容与服饰为主题的“我爱戏曲妆”活动;邀请戏曲名家,举办“湖北地方戏曲系列讲座”;开辟“戏曲角”及“戏曲研习社”等平台,开放湖北大学非遗研究中心阅览室;建立高校戏曲网站,湖北戏曲高校联谊QQ群及微信公众号,创办《高校戏曲简报》,出版专著《荆州花鼓戏传承群体的社会学考察》。
6、让非遗保护行动走向社会
红安县文化馆动员社会力量,筹资近四十万元,举办传统祭龙灯会、红安绣活优秀作品评选、七里坪镇民间刺绣技艺暨第二届红安绣活展演赛等;为提高传承人技艺水平,举办红安绣活民间刺绣技艺培训班、组织传承人到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美院培训学习等;加强宣传推广,组织红安绣活和大布作品多次参加深圳文博会、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各类全国性非遗大展等。
7、武当太乙五行拳传承保护行动
十堰市武当太乙五行文化研究会组建多层次传承梯队,面向社会开展大范围传承活动:第一梯队为高水平、专业化传承队伍,在竞技体育领域专业化传承推广,通过赛事和活动传播拳种,提高了拳种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第二梯队为丹江口市武当武术展演团,宣传太乙五行文化,推广武当武术;第三梯队为群众体育社会化培训,在群众体育领域进行社会化传承推广,如精英定向传承、社会普及传承、社会公益传承等。
8、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工程
宜昌市群艺馆借助人大、政协调研平台,市文广新局督办,市非遗中心经过调研形成系列报告,递交市政协作为议案提请市财政支持,报请市政府同意,支持长阳、五峰两县实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工程”。十三五期间对五峰和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的非遗传承人、重点非遗项目和传承基地予以财政支持,每年拨付资金68万元。实施过程中,由市非遗中心指导、县非遗中心监督、传承基地实施操作,接受市级及以上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管理、检查。
9、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基地建设
宜昌市夷陵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文联、教育局齐抓共管,凝聚各方合力,联合下发文件,已经建成6个校园传承基地,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传承活动;编写了系列丛书和校园传承读物,变一师为多师,变一徒为多徒,变一技为多能,创新传承模式。
10、潜江市非遗项目传习所活态传承保护行动
潜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针对性地统一规划,分门别类授牌、挂牌,建立了25个传习所,针对不同的传习所,潜江市非遗中心帮助每个传习所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常态化的传艺授徒、培训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年组织两次传习所活动验收工作,年中走访调研,年末验收评比。对合格以上传习所给予传习经费补贴,优秀的则给予奖励。有效提高了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带动全市非遗传承活动全面发展。
附件:
相关文档
关联链接
上一篇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案例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非遗实践日趋活跃,社会认同不断...
下一篇
-
首届“湖北省十佳非遗保护行动”获奖名单
(2015年6月) 一、综合类 编号 活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