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Media Attention

立秋: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时间:2024-08-07来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公历)每年8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又称为“交秋”,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季即将到来,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收获的季节将要来临。

庆祝丰收的时节

伴随着丰收的喜悦,立秋时节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和食俗。西周时期,天子率三公九卿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时候,由此可见,立秋是非常重要的时节。从汉代开始有秋季祭祀土地神的习惯,称为“秋社”。后世将秋社定为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在此日祭神答谢。现在,在一些地方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等地,苗族民众会在立秋这一天“赶秋场”,又叫“苗族赶秋节”,是苗族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社交的节日。苗族赶秋内容涵盖面很广,主要有拦门、接龙、打八人秋、苗鼓、苗族绝技、绺巾司刀舞、上刀梯、椎牛等。后来,苗族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武术、玩龙、舞狮、演出、展览等又融入其间,形成了“喜满秋场、情满秋场”的场景。2014年,农历二十四节气(苗族赶秋)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贴秋膘/啃秋习俗

我国很多地方在立秋这天有“贴秋膘”“咬秋”“啃秋”等习俗。旧时在立秋还有称人的习惯,将体重与立夏时的重量进行对比。体重减轻往往是经历了“苦夏”,就需要进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贴秋膘”就是“以肉贴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比如在北京地区,立秋时,人们习惯吃炖肉,还有肉馅饺子、炖鸡、炖鸭和红烧鱼等。经过夏季的辛苦劳作,人们精力体力耗损较大,为了弥补劳动者身体的劳损,到了立秋时节就要杀猪宰羊,做些营养丰富的菜肴,给辛苦一个夏天的自己和家人调理身体。而“啃秋”是说在立秋日里吃西瓜,一个“啃”字,表达的是人们“啃下酷夏,迎接秋爽”的美好祈愿。

附件:

上一篇

  • 节庆丨中元寄哀思,灯下忆故人

      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因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故又称“七月半”“七月望”,还可称为“盂兰盆会”“瓜节”“施孤”“亡人节”等,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相当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