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节假期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综述
2025年清明节假期,湖北各地文旅主管部门、市场主体丰富产品供给、强化服务保障,加大宣传力度,文旅市场供需两旺,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我省旅游目的地特征进一步显现,武汉位列美团旅行2025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第三位。湖北省入境游市场呈增长态势。据重点旅行社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武汉、襄阳、宜昌、荆州等地成为我省入境游主要目的地,20多个旅行团抵鄂,泰国、马来西亚、越南、韩国,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旅客入境湖北订单较多,2025年3-4月赏花游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入境团队数量达683个,入境团队游客达2.1万人次。
(一)产品供给丰富,公共服务优化,文旅消费旺盛。3月中旬,省文旅厅以“知音湖北,花舞人间”为主题,以“相约春天赏樱花”活动为主线,联动各地推出上百条赏花旅游线路,开启了全省春季旅游市场大幕;前往郑州、长沙等主要周边客源城市开展文旅促销活动,启动“网络大V荆楚行 相约春天赏樱花”等线上营销活动,充分利用武汉马拉松、刀郎演唱会、“跑男”综艺在汉拍摄等事件和活动开展城市营销,相关话题全网共计超6亿的阅读量,为清明小长假充分预热了市场。同时,各地抢抓小长假机遇,推出优质产品、优惠政策促进消费,实现了线上“流量”向游客“留量”的有效转化。湖北文旅集团旗下17个景区推出门票减免;宜昌市文旅局与三峡文旅集团联合推出“宜昌闪卡”,仅需50元,面向全国游客发行。咸宁推出“乘高铁游咸宁”优惠活动,持有一周内到咸宁北站、赤壁北站高铁票的全国游客,三国赤壁古战场、康丰源景区、光年城堡、九宫山等4家景区免首道门票。神农架联合高速高铁推出“1元门票”优惠政策。其他地方也积极引导本地文旅企业通过惠民措施、创新营销和优质服务激发消费活力。
黄石、十堰等地增开赏花专线、郊游专线、景区直通车,丰富群众假日出游体验。武汉、宜昌、恩施等地重点景区通过提前在交通站点设置提示牌,全员上岗、微笑服务、智能监控及调配服务资源等举措,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襄阳提前发布游客告知书,公布相关部门便民服务电话,优化旅游环境。各地因地制宜供给假日文化产品,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传播优秀文化艺术精品,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正常开放并推出特色展览、非遗展示等活动;文艺院团、剧场等丰富假日节目单,传统戏曲、话剧、脱口秀等吸引游客观看。
(二)百花接力绽放,赏花游热度持续走高。“赏花+”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受到群众欢迎。武汉东湖樱花园的晚樱品种等逐步盛放,多支乐队带来“樱乐会”精彩演出助力赏樱新体验,东湖牡丹园迎来盛放期,为此,东湖樱花季配套服务延长至晚上10:30收班,受到游客欢迎。4月伊始,不少山区的野樱次第绽放,咸宁大幕山、葛仙山、龙泉山、黄袍山等地人头攒动;黄陂、大冶、宜都、沙洋、麻城、宣恩等地杜鹃、桃花、紫荆花、油菜花、牡丹、梨花等百花盛开,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荆州推出春日古城花满蹊等9条春季赏花精品线路,发布赏花攻略,掀起假日“赏花经济”热潮。石首桃花山“知音石首 遇见桃花”2025石首桃花山旅游季活动持续火爆,桃花灼灼,引人驻足。荆门沙洋油菜花、圣境花谷、屈家岭桃花节、沙洋樱花部落,游客络绎不绝。黄冈市推出“一县一花海”特色赏花矩阵,团风牛车河、麻城龟峰山、罗田燕儿谷、英山四季花海、桃花冲、天马寨、蕲春百草园、武穴大法寺油菜花、希尔寨等多个赏花景点备受关注,串联10余条精品线路,吸引大量游客赏花踏青。随州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十万野樱开放,推出樱花观赏线路和赏樱祈福线路。神农架推出“野樱3日游”“杜鹃专线”等季节“限定款”旅游线路。恩施州利川市推出“白泥塘梅园”“磁洞沟油菜花”“合力村雪柳花”“汪营梨花岛”等4条赏花线路。恩施市屯堡田凤坪、巴东牛洞坪、宣恩彭家寨、咸丰曹家坝、鹤峰唐家铺等地连片的油菜花田,吸引了大批游客在田间地头赏花踏青。
(三)“旅游+”效益明显,都市休闲热度不减。3天假期拉长出游半径,我省中远程游客明显增多。武汉成全国最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去哪儿网数据显示,武汉位列全国重点城市清明客单价涨幅第二名;携程数据显示,武汉机票订单同比增长16%。4月4日,武汉各高速出入口进出两旺,甚至在清晨就出现长距离拥堵;新晋国家级休闲街区江汉路步行街、吉庆街人气爆棚,武汉广场、楚河汉街、武商梦时代等各大商圈人流量明显增大。武汉、宜昌、襄阳、随州等地的城市绿道、滨江公园、绿道步道吸引年轻人骑行赏花、徒步踏青。荆州中山公园、明月公园等公共空间成为市民散步、赏花、遛娃的主要选择,沙市洋码头、柳林洲、临江仙等城市绿地成为市民烧烤、露营、踏青的好去处。襄阳、宜昌、荆州、鄂州等地主题乐园和历史文化街区、商圈吸引大批游客。潜江小龙虾春季新鲜大量上市,生态龙虾城迎来旅游旺季,众多武汉及省内周边城市游客自驾来潜品虾,街区客流量显著增加,此外,祭祀登山、踏青放风筝等郊游受群众青睐,各地重点景区、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人头攒动,春意浓浓。
(四)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成为清明最动人的风景。清明假日期间,走进烈士纪念地、红色景区、革命遗址遗迹祭祀英烈,开展红色文化体验,成为不少家庭和青年群体的新风尚。武汉、黄石、宜昌、荆门、孝感、黄冈、鄂州等地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烈士纪念设施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多家旅行社推出红色旅游线路,广大游客通过参观游览、参加主题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举办“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红安县龙泉小学300余名师生整齐列队,缅怀先烈。4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新闻播出《红安:清明祭扫 红色传承》。洪湖市多所学校带领学生到红色湘鄂西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走进洪湖赤卫队的家乡瞿家湾。孝感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成为红色课堂,众多游客带领孩子缅怀先烈。恩施高中3000师生齐聚恩施烈士陵园,激情诵读《何功伟家书》,聆听先烈们的革命事迹,深切缅怀革命烈士。咸丰县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忠堡大捷烈士纪念园开展祭扫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让英烈事迹代代相传、英烈精神生生不息。
(五)返乡祭祖带火乡村体验游,垂钓赏花挖野菜成治愈之旅。清明期间春和景明,人们在返乡祭祖的同时,走进家乡的田间地头,踏青赏花,吃农家菜。荆州市推出亲子撒野、手作体验、美食疗愈等多种乡村游览选择,在花时驿花海中漫步,在金家窑·驿体验非遗泥陶,在喵象农场体验亲子垂钓,在紫荆农庄体验乡村农家乐,在遇见山野户外空间体验身边的诗与远方,在共享菜园体验播种的快乐。石首市新开放的长江江豚苑、天鹅洲麋鹿苑游客如织,好评如潮。悦兮半岛推出清明“趣”踏青,开展“趣”寻野菜、“趣”识野菜等主题活动。麻城菊香人家开展踏青郊游、吃青团、插柳戴柳、放风筝等活动,激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恩施州八县市推出10条茶山线路,吸引游客踏青觅茶香,体验采茶的乐趣;潜江曹禺文化旅游区、百花岛水利风景区、拖船埠红色旅游景区、潜半夏中医药文化景区、广华水杉园等旅游目的地成为赏花踏青好去处。荆州、恩施等地部分景区推出非遗展演、清明诗词诵读等活动,邀请游客参与民俗体验,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松滋市木天河村以油菜花为媒,打造木天河畔田园综合体,推出木天花海、观光栈道、卡丁车赛道等游玩项目,让春游经济既有“颜值”又有产值,工作经验被CCTV4中国新闻报道。神农架宋洛乡油菜花田、阳日镇羊肚菌采摘体验等乡村景观联动,形成“赏花+美食+农耕”的乡村游体验全链条。荆门沙洋绿悠缘家庭农场、陈池千亩休闲观光采摘园等乡村旅游点,以“田园采摘+生态漫步+休闲垂钓”为主题,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春日体验。
(六)春光明媚春意浓,踏青登山骑行成休闲新宠。重点景区仍是吸客主力,武当山景区迎来大批外地游客踏青祈福,山下配套开展多项文化体验活动,3天共接待游客15.44万人次,同比增长20.6%。武汉黄鹤楼景区3天共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省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3天接待观众9.8万人,其中省外游客占八成以上,其中,5日进馆35327人,创省博建馆以来单日新高。恩施大峡谷等景区进入春游旺季,入境团、春游大团、自驾游大军纷至沓来,每天游客接待量持续上升,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万人。新晋5A景区麻城龟峰山虽未进入盛花期,但前来登山春游的游客今年以来创同期新高,显示其打造四季产品初具成效。宜昌G348三峡公路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热门地,不仅是自驾骑行的绝佳地,也是触摸长江文明与乡村振兴的窗口。夷陵区以茶谷、田园、云上、野奢四大系列为主题的峡江宿集游客纷至沓来;枝江草埠湖镇万亩麦浪与油菜花海构成“双色田园”,游客争相打卡拍照,留下春日美好记忆。农垦往事街区热度攀升,博物馆参观、咖啡品鉴、窑烤面包和陶艺创作等特色体验吸引力十足。鄂州梁子湖环湖绿道吸引众多骑行爱好者前来体验“一路春风一路碧波”的惬意旅程。武汉、襄阳、鄂州等地露营基地接待量显著增长。潜江月光码头烧烤露营基地、西西花园露营基地、万达青年营地、高石碑房车露营基地等亲子露营旅游业态备受青睐。
(七)流光溢彩的沉浸式剧场,我省夜间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城市休闲街区、大型主题乐园推出延长营业时间、丰富夜游项目等措施,满足游客夜游需求,武当山《武当一梦》主秀、《大话武当》等沉浸式剧目以及无人机秀、灯光秀、烟花秀持续火爆,太极之夜民宿宿集推出星空SPA、全鱼宴等系列产品,让“客流”变“客留”。武汉园博园举办花朝嘉年华,日间开展楚歌战舞、花神巡游表演,夜间活动推出非遗打铁花、烟火瀑布和以水月洛神国风蹦迪为主的国潮秀。4月3日起,襄阳唐城景区大型嵌入行进式演艺《盛世唐城之大唐倚梦》开启夜游模式,游客可穿越千年,梦回盛世大唐;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推出系列夜场活动,奇幻谷夜场精彩回归,动物和NPC“集体加班”。黄石《桃花源里》等沉浸式夜间演出和长江夜游“游船+观景+演艺+美食”等吸引大量游客参与体验。恩施城区施州大桥清江两岸的清水走廊白天樱花盛开、艳丽芬芳,晚上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散步、游玩、观赏、拍照,被市民、游客称为恩施最美跑步路线。利川街区融入龙船调、利川灯歌、肉连响等非遗项目,打造夜间非遗剧场,丰富夜游产品,点燃了春日“烟火气”。作为“2024年度荆楚十佳城市客厅”的宣恩仙山贡水,游客不仅可以游览观赏文澜桥、墨达楼、音乐喷泉等景点,还能体验宣恩贡秀、文澜坝坝茶、川剧喷火变脸、打铁花+水上火壶等娱乐项目。
(八)科技赋能丰富文旅业态,不断提升游客体验。假日期间,文旅与科技、生态等融合创新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武汉东湖推出“樱花元宇宙光影秀”等数字化体验项目和低空赏樱特色产品,解锁赏花新体验;利川AI机器人走进景区表演、与游客互动,掀起一波“AI+旅游”新热潮;神农架发布观鸟分区及线路示意图,观鸟生态游成为新亮点。利川腾龙洞引入智能机器人机器狗以及AI互动技术,将科技元素融入自然景观,开创了“科技+文旅”新模式,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CCTV-1、CCTV-13等多个官方媒体平台关注报道。全省首个基于DeepSeek-R1满血版技术打造的公众号智能客服“仙仙”在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正式上线后,24小时智慧伴游,为广大游客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体验。恩施大峡谷推介“外骨骼机器人助行”“星空露营基地”等智慧旅游项目。鄂州第一高峰四峰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正值最佳观赏期,不少游客选择乘坐滑翔伞,以独特视角俯瞰湖光山色,体验“会当凌绝顶”的震撼感受。
(九)文化盛宴加持传统节日,文旅融合助力文化传承。“武汉有戏——2025年武汉市文艺演出进景区”活动在武汉园博园和武汉植物园同时举行,园博园推出了花朝节主题演出和夜场大秀“水上国风花火大会”。黄石市阳新县“体验非遗技艺 寻芳诗画阳新”精品旅游线路作为湖北唯一路线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精选乡村四时好风光“花期乡遇”主题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清明假期成功吸引大批中短途游客;大冶沼山古村桃乡景区焕新回归《桃花源里》山水漫游实景演出,4月5日被央视重点报道。荆州博物馆以“溯源荆楚清明,探寻古韵遗珍”为主题,推出清明节特别活动,通过文化课堂、手工体验与文物探秘等形式,带领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与荆楚文化的深度融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洈水景区邀请专业民俗表演团队在兰舟岛进行竹竿舞、采莲船、说鼓子等本地民俗表演。清明假期,鄂州市博物馆在吾悦广场举办“古铜镜制作体验与非遗传承”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体验。
(十)宣传助力,央媒聚焦,湖北文旅持续出彩出圈。清明假日前夕,积极发布假日天气、交通和安全提示,发布主要旅游线路产品和出游攻略,持续开展网络大V湖北行、“相约湖北赏樱花”抖音挑战赛等线上宣传,相关话题阅读量全网共计超过6亿次,引导游客有序出游,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借助武汉马拉松、刀郎武汉演唱会等契机,大力宣传湖北文旅形象、推介湖北赏花游、城市休闲游和乡村旅游,充分预热假日市场。4月5日,《新闻联播》头条播出《红安:清明祭扫 红色传承》,报道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举办“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新闻联播《春天里的中国》呈现长江宜昌段美景。4月6日中午新闻直播间,聚焦武汉黄鹤楼景区假日人气旺,持续1分多钟;下午4时,央视新闻直播间连线武汉花博汇景区,报道景区赏花游情况。4月6日,新华社10集系列专题《网红博物馆的流量密码》报道《湖北省博物馆:一开门就有观众一路小跑直奔“国宝”》。
今年清明假期,我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加强节日保障,倡导文明旅游,市场运行安全平稳。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2025年清明节假日市场工作的部署要求。节前,省文旅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假日市场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各地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组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开展巡查,及时发布文明旅游提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游客文明祭扫和文明旅游,保障了假日期间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