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微博|繁体 |登录|注册

走近湖北省博物馆新展 文物“开口”讲述楚国八百年

2021-12-25 15:07 湖北日报

郭店楚简《老子》乙(局部)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黄敏 要二峰

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系统讲述楚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几年前曾创下央视纪录频道收视纪录,引发热议。

12月20日,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新馆开馆,重磅推出的全新展览——《楚国八百年》,会以怎样的方式讲述楚国、楚人的故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就此采访了专家和策展人。

从不足百里到东方大国 强国之路有物可证

步入展厅,浓郁的楚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展标“楚国八百年”借鉴楚简文字,背景灵巧的凤鸟、瑰丽的色彩,吸收了楚国文物代表性纹饰元素。

策展人之一、省博陈列部翟扶文介绍,此次展出馆藏文物500余件(组),涉及我省九连墩、望山、包山、纪南城等楚墓,是对数十年楚国考古成果的系统梳理。相比纪录片,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文物“开口说话”了,辅以展板、模型、场景及动画、影片、电子地图等多媒体手段,试图直观地再现楚国历史及楚文化的辉煌灿烂。

西周初年,楚立国之初,疆域不足百里,数百年后,疆域囊括半个中国,“地方五千里”,且创造了高度发达、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学者认为,鼎盛时期的楚国堪称“东方第一大国”,很多方面能与同时期的古希腊相媲美。

展览首先将出土竹简与《史记·楚世家》作对比,证明楚人历史悠久,同时展出了与岐阳之盟有关的青铜鼎,及“楚子来告”等周原甲骨图片资料。省博常务副馆长、省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万全文介绍,周王朝将封国国君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甲骨文及青铜铭文印证了文献记载:楚国分封时国君爵卑位低,以至于在周天子举行的诸侯盟会上,无缘参与正式大典,只能在一旁看守祭天火堆。万全文称,楚国之后开疆拓土、崛起强盛,离不开楚人锐意进取,展厅特意用大型画作呈现其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精神,并通过“天子六驾”车马阵场景及车马器、弩机、甲胄等文物,反映其后来“千乘之国”的强盛,给人强烈对比。策展人员还特意将荆州熊家冢航拍资料制作成视频,向观众展现“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的荆楚王陵气派。

楚国曾多次迁都,都城既有规模宏大的,也有面积较小的。荆州纪南城是楚国繁盛时期的郢都,城内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是同时期我国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城。考古发现,纪南城有8处城门,含3处水门,水运可直通长江,城内宫殿、手工作坊、居民区等分区清晰。对楚郢都的繁华,有文献描述称,“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透过展厅井圈、排水管、瓦等展品及多媒体手段,纪南城的繁盛可窥一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秦时期,贵族以钟奏乐,以鼎烹食。展厅内,七鼎八簋、五鼎四簠等青铜组器,出土时残存牛骨的楚文化第二大铜鼎,精美的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及34件套编钟、比曾侯乙编磬还大的彩绘凤纹石编磬等,共同场景化地“复原”当时楚国上层社会的状况。

物质财富、精神文化惊采绝艳 众多文物首次展出

随着考古学的进步,楚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万全文称,楚文化主要构成可概括为六大支柱: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精彩绝伦的丝织刺绣、巧夺天工的竹木髹漆;义理精深的老庄哲学、惊采绝艳的屈宋文学、恢诡谲怪的美术乐舞等。展览以文物为基础,充分展示了楚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风貌。

错金银龙凤纹铁带钩、嵌地几何云纹铜敦等青铜器,三人踏豕玉饰、透雕鸟首龙形玉佩等玉器,可见楚国青铜制作技艺之精湛、琢玉技术之高超。大量彩色鲜艳、制作精巧、应用广泛的漆器,在先秦工艺美术史独树一帜。方寸之间塑造了50余动物形象的彩绘漆木屏形瑟座,被称为中国现存最早“连环画”的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省博馆长方勤称,首次公开亮相的巨幅荆门严仓漆画,内容丰富,艺术感强,六驾图、楚式建筑、乐舞等,都为进一步研究楚国社会生活提供珍贵资料。此外,展出的料珠是楚人借鉴外来技术加以本土化生产的,人骑骆驼形灯座,则是楚人与异域商贸交流的物证。

展厅还展出大量战国竹简,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楚地简牍已发现30多批、10万字以上,内容涉及司法行政文书、典籍文献等。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竹简730枚,包括18篇先秦典籍,其中,抄写于战国中期的《老子》,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老子》版本。“18篇中13部是失传文献,郭店楚简的发现使楚简研究成为显学,我省已召开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有人认为这是改写了世界思想史的大发现”,方勤说。

展览还借助《楚辞集注》等后世古籍、绘画,楚墓出土帛画、帛书,及战国铜削刀、墨块等,展现屈宋辞赋、竹帛丹青的瑰丽多彩。

“饮食起居”展区接地气 战国腌鱼刷屏朋友圈

省博新馆正式开放以来,一条2000多年前的干鳊鱼,刷屏朋友圈。这条鱼检测出盐的成分,推测为腌制后下葬。策展人称,此次布展,除了讲述楚国跌宕多姿的大事件外,还特别关注楚地先民的衣食住行等历史细部。

步入“饮食起居”展区,观众会发现非常接地气。除了那条战国腌鱼,美食区还展示了楚墓出土的大米、麦子、板栗、生姜、花椒等。有观众说,“春节临近,湖北人又要腌鱼了,想必2000多年前楚地就有这个习俗。”

此外,展出的漆木折叠床、铜镜、铜薰杯、铜灯、竹席、竹笥等大量战国时期的日用品,还原楚人的日常。九连墩楚墓出土假发,反映当时贵族男女有以戴假发为美的传统。装有铜镜、梳、胭脂、油彩等的彩绘漆木梳妆盒,是目前所见最早一件便携式梳妆盒。

方勤称,楚国从荆山楚水起步,发展到疆域覆盖今天10多个省,八百年强国之路,是其包容夷夏、奋发进取的结果。楚对长江中游地区的统一,为长江中游完成华夏化进程及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荆楚文化也最终融入悠久的中华文明,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湖北作为楚国故地、楚文化中心,省博作为收藏荆楚文化的殿堂,有责任举办此《楚国八百年》大展,以更好地展现荆楚文化之美、传承长江文明之魂。

(除署名外,图片由湖北省博物馆提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