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
Protection Inheritance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案例发布

时间:2020-11-20来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非遗实践日趋活跃,社会认同不断增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增强传承实践活力的新阶段,逐渐形成了新的气象和格局,涌现出一批具有广泛代表性和示范借鉴意义的优秀实践案例。2019年6月8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及相关机构在广州召开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案例发布会,集中发布非遗与旅游融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传统工艺振兴三个方面的优秀案例。

一、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更好指导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实践支持和决策参考,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于2019年4月15日启动。经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主管部门推荐及有关单位自荐,共征集到150个候选案例。经文化和旅游领域专家学者评定,最终遴选出10个优秀案例。具体包括:

1.江苏南京: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

秦淮灯会,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自举办以来,不断开拓创新,通过灯景融合、文娱同步、招商联动、科技支撑等有效举措,将非遗项目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深度结合,成为秦淮旅游的核心支撑和代表作。

2.江西景德镇:古窑红店让非遗“活”起来

文旅相融,古窑新生。为传承展现国宝非遗,景德镇古窑复活了传统制瓷作坊与红店文化,成功复建复烧瓷窑,使景德镇古窑景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代表千年瓷都的一张瑰丽名片。

3.江西婺源:非遗让中国最美乡村更有“味道”

在江西婺源有徽剧、绿茶制作技艺等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1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婺源将非遗与旅游景区、研学旅游等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4.福建龙岩:看世遗永定土楼 体验非遗传经典

近年来,福建永定实施“文化进土楼”工程,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改建了建筑文化展示馆、客家家训馆、民间绝艺馆等多处非遗保护传承场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非遗传承。与此同时,开展非遗旅游活动,使游客深度了解、体验、学习非遗。

5.湖南长沙:非遗馆让非遗项目活态发展

湖南雨花非遗馆聚集了中国书法、剪纸、皮影戏等10个教科文非遗名录项目,湘绣、蓝染技艺、苗绣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5个。馆内非遗传承人广收学徒,免费传授非遗技艺。雨花非遗馆首创中国“非遗+”活态传承发展模式,将非遗及其衍生品与现代生活和市场接轨,成为市民游客“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6.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今天的彝族火把节,不再局限于单一形态,城市与乡村广泛互动,文化与旅游深度互融,节日形态更加丰富多样,成为展示地方文化资源的窗口、拉动地方经济的强力引擎、撬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体验,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带动了大批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7.陕西韩城:让非遗在景区发展中绽放魅力

地处黄河西岸的陕西韩城,文物古迹荟萃,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文史之乡”的美名。司马迁和《史记》是韩城的“文脉”与“魂”。近年来,韩城深入挖掘《史记》和司马迁文化的精深内涵,运用传统仪轨和现代媒体相融相汇的手段,展现以司马迁和史记文化为代表的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坐标。

8.湖北十堰:郧西七夕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作为七夕文化源地的郧西,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深度挖掘七夕文化。自2010年起连续举办9年七夕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旅游盛会。郧西七夕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贵州凯里:非遗与旅游融合推动麻塘精准扶贫

麻塘是上世纪80年代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首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之一。三十多年来,麻塘以革家人独特的服饰、蜡染、踩亲舞等生态文化为主题发展旅游业,走出了“非遗+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统计显示,麻塘年均旅游收入100余万元,人均年旅游收入5000余元。

10.浙江东沙:非遗让古渔镇焕发新活力

浙江东沙古渔镇,丰盛的海产和繁荣的商贸积淀了独特的海洋文化。该镇域内保护传承的县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30余项。通过将展演活动常态化、非遗店铺一体化、主题活动特色化、非遗联展品牌化,使渔绳结、布袋木偶戏、渔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生存土壤,古老的小镇焕发新的活力。


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自2006年起,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共137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及时总结各地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分类保护工作水平,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开展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遴选工作。评选出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能够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能够根据项目类别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保护措施,增强传承活力的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遴选工作启动以来,31个省(区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推荐了347个案例,涵盖我国非遗十大类别。经评审,共遴选出50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包括民间文学类3个,传统音乐类5个,传统舞蹈类5个,传统戏剧类5个,曲艺类6个,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5个,传统美术类5个,传统技艺类8个,传统医药类3个,民俗类5个。

详细名单如下:

   

三、传统工艺振兴案例


2017年3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致力于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激发中国传统工艺的自身活力,推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该计划的实施,得到了传统工艺行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组织及各级政府的热烈响应,在实践中锐意创新、多元探索,取得一系列成果。

受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委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课题组于2017至2019年期间赴全国进行调研考察,跟踪了解传承人发展变化,从生动的实践案例中探寻传统工艺振兴的普遍规律。课题组从现代化和民族振兴的大历史观出发,立足新时代、新需求、新实践,以景德镇、宜兴等发展较早的传统工艺产区为参照系,探索建立评判传统工艺振兴的标准。作为阶段性成果,课题组从众多实践案例中遴选出20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分为4组,结集出版为《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兴案例研究》一书,涉及不同地区和不同工艺门类。

第一部分“代际传承与发展创新”的5个案例,聚焦传统工艺在国营厂解体后的传承问题,关注传承人个体的成长和成功经验。第二部分“企业运营与品牌塑造”的5个案例,聚焦传统工艺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第三部分“地域文化与产业振兴”的5个案例,聚焦传统工艺产区及传统工艺企业的规模化发展问题。第四部分“手工教育与乡村振兴”的5个案例,涉及振兴传统工艺的几个普遍问题,如手艺兴乡、非遗扶贫、非遗+旅游、非遗+青少年教育以及非遗+职业培训等问题。

此外,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与支持下,唯品会公益联合艾瑞咨询、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文木文化遗产技术服务中心共同发布了首份聚焦当代非遗消费的《2019年非遗新经济消费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结合唯品会电商公益平台“唯爱工坊”两年来的运营探索,从电商时代非遗活化传承模式探析、非遗生产端特征及变化、非遗消费端市场特征及变化三大部分,揭示非遗消费在当下的活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报告》显示,非遗时尚产品覆盖品类日益丰富,且以“95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对非遗产品的溢价认知不断提升,非遗手艺人的生产效率与收入双提高,消费升级打开非遗消费新市场,助力精准扶贫,“非遗新经济”效应初现。

本文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附件:

上一篇

  • 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评选结果发布

      10月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黔东南州政府、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