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
汉川善书传承人徐忠德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首场活动中宣讲汉川善书
传承人姚启华带病接受采访
拍摄团队记录传承人项目实践活动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海冰通讯员胡高普)声名显达但年事已高,身怀绝技却薪火难传,他们,被称为“人间国宝”——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他们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留下宝贵资料,已迫在眉睫。
2017年6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非遗中心”)启动了2016年度、2017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精心挑选6支专业拍摄团队奔赴各地,对20位传承人进行紧张的田野采录。目前,已完成视频成片142小时,口述文字稿140万字,精选图片300余张,还搜集了众多的电子和纸质文献。
今年10月26日至30日,按文化部统一部署,湖北省文化厅2016年度抢救性记录省内验收通查会在汉召开。省非遗中心邀请9位各方面专家,按照国家验收标准,以封闭评审形式对相关项目进行验收通查,验收合格者,将提交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中心。
精心组织扎实工作
确保“国家工程”顺利推进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2015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成果验收中,我省完成9位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记录成果视频147.7小时,口述文字稿99.3万字,精选图片470张。项目全部合格,其中对汉川善书传承人徐忠德的抢救性记录成为文化部2015年度抢救性记录工作中全国25个优秀成果之一,也是曲艺类唯一获得优秀的记录成果。
省非遗中心对2016年度、2017年度项目的采录启动以后,在全面总结2015年度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从各个环节进一步严把质量关。在招标环节,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将拍摄团队增加至6支,引进更具实力的竞争对手,形成有序竞争,优胜劣汰,提高抢救性记录的效率和成果质量;另一方面省非遗中心安排工作人员担任项目负责人,整合多方力量,实时把握记录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研究、解决问题。项目负责人不仅在专业诉求和技术要求方面掌舵把关,还亲力亲为参与搜集文献,担任采访人。
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有的传承人接受拍摄团队采访时很不自然。虽然这样采访的内容也可以作为记录成果使用,但为了追求更高的采访质量,非遗中心工作人员主动请缨担任采访人。他们借助多年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与传承人建立的良好友谊,与传承人交心谈心,帮助传承人卸下包袱,放下戒心。这种“拉家常”式的采访,取得了很好效果,在专家验收通查中受到高度肯定。
文献收集是抢救性记录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后来者做研究的依据和来源。很多传承人在其技艺和艺术的高峰期由于当时记录工具匮乏,留下的文献资料很少,遗散丢失。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凭借在访谈中获得的一点信息,带领团队顺藤摸瓜、四方奔走、耐心收集。湖北大鼓传承人张明智有一个30多年的资深“粉丝”,当团队费尽气力找到他时,他交给团队一套自己整理的《张明智湖北大鼓集锦》,张明智翻看这本集锦后很激动,他的徒弟表示:“过去30多年了,集锦里的有些节目我们都没听过。这本资料太有价值了,真是难为你们能找到,谢谢你们!”
为使抢救性记录工作更科学、规范,省非遗中心想了很多办法。在戏剧类项目的抢救性记录中,一些传承人已经离开舞台多年,难以坚持整段唱腔,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借鉴“音配像”方式,拍摄完画面后,联系录音棚,一点点唱,一段段抠,再通过后期剪辑,最终基本再现了传承人的艺术水准。
为了让拍摄团队吃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工作起来更有针对性和效率,省非遗中心多次举办培训班,不仅请本省非遗专家授课,还从北京邀请国内的权威专家,对拍摄团队进行全方位业务培训。
省非遗中心要求学术专员和项目负责人提前介入拍摄工作。吸取2015年度抢救性记录经验,2016年度综述片脚本要经学术专员、评审专家和省中心三方审定,得到认可后才进行制作,避免后期审片出现颠覆性修改。
此外,省非遗中心还进一步完善多个规范,使各拍摄团队在后期剪辑、材料整理工作中有统一标准。
正是这一步步的积累,一项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我省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才能高效有序地推进,结出累累硕果。
专家参与学术保障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不似之前零散的记录,一本厚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将这项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为保证拍摄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各个项目选配合适的学术专员就显得十分必要。省非遗中心多方比较,为每个项目精心配备学术专员,在前期方案编写、资料收集、后期访谈引导、剪辑制作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
国家一级作曲、省文联原副主席黄中骏担任兴山民歌传承人陈家珍的学术专员。他对兴山民歌深有研究,也多次采访过陈家珍,对兴山民歌的艺术价值,和陈家珍在兴山民歌传承中的作用了如指掌。陈家珍掌握的民歌数量、类型,精湛的演唱技巧,深深打动了他,“以往拍陈家珍,老是录那几首代表作。这次抢救性记录,为了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我和团队商量,录制了20余首不同类型的兴山民歌,基本展现了兴山民歌的全貌。”
省非遗中心今年增加了传承人所在地专家加入学术专员的队伍,使学术专员和传承人能够更好配合。如传承人吴修富、潘爱芳的记录由当地对该项目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担任学术专员。对于京剧传承人杨至芳的记录,省中心通过省文联戏剧家协会,最终确定武汉市京剧院作曲家李连璧为学术专员。此外,在当地挑选对项目和传承人最熟悉的业务骨干,担任现场协调及方言翻译等工作。
因为有专业优势,学术专员更懂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因此在记录拍摄和资料搜集时更具有针对性,保证了项目的学术价值。
与时间赛跑留住技与忆
抢救性记录的传承人都已年过七旬,不少还体弱多病,工作人员时刻感受到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性。
76岁的吕家河民歌传承人姚启华在其抢救性记录准备开展时,已是癌症晚期,正在镇上医院做维持性治疗。得知团队来了,他很高兴,一定要接受采访。当话题谈到被刘欢唱红全国的《好汉歌》时,姚启华告诉团队,这首歌其实是一首民歌,吕家河的民歌里就有,他十几岁就会唱。谈到此事,本来说话都困难的姚启华居然神情骄傲地唱起了《好汉歌》,虽然是没有伴奏的清唱,声音沙哑低沉,中气不足,甚至有中断感,但这拼尽最后力气“吼”出来的歌声,让大家感受到歌者曾经的豪情和对吕家河民歌深深的热爱。
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先要尊重传承人的生命,团队毅然中止采访。此后姚启华一度病情稳定,出院回家。但是不久传来噩耗,说老人去世了。那次对他本人的采访只有20来分钟,这成了他艺术生命最后的影像,《好汉歌》也成为他生命的绝唱。
抢救性记录是“记录历史 留住文脉”的国家工程,重要性不言而喻。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就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忘情地投入工作。2016年度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任务一下达,他们立即组织拍摄团队奔赴各地采录,当时正是七八月份,不少传承人住在偏远山村,路途遥远,酷暑难耐、蚊叮虫咬、住宿不便、卫生状况不好……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凭着信念与使命感,硬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为传承人留下珍贵的技艺档案。
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程彩萍感受到这种责任和使命,在记录过程中,对表演和教学的拍摄精益求精。她虽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又头戴重重的凤冠,但每个动作、每句唱腔都精准到位,毫不将就。好几次,工作人员觉得可以了,她却不满意,推倒重来。如此反复录制,终于还原了她艺术成熟期的舞台风采。就在前不久,她又主动打电话给非遗中心,提出前期录制《断桥》时,自己的嗓音还不是最好的状态,如今经过几个月调养,嗓音恢复了,希望再次录制,一定要将最好的效果保存下来。
年华易老,但“技·忆”永存,抢救性记录工作就是时刻与时间赛跑。省非遗中心坚持不懈,扎实工作,记录下传承人的技艺绝活,为子孙后代永久留下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川善书传承人徐忠德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首场活动中宣讲汉川善书汉川善书传承人徐忠德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首场活动中宣讲汉川善书汉川善书传承人徐忠德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首场活动中宣讲汉川善书汉川善书传承人徐忠德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首场活动中宣讲汉川善书
附件:
相关文档
关联链接
上一篇
-
中东欧16国协调员代表团齐聚武汉,在非遗中亲近湖北!
16日上午,在明媚的冬日暖阳中,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国家协调员代表团一行来到东湖宾馆,参观“湖北,从长江走来”图片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下一篇
-
云梦县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传承非遗
2018年9月18日,云梦县组织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传统文化名家到县伍洛中心小学,开展“非遗进课堂”公益活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