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Media Attention

振兴传统技艺,点亮非遗之美

时间:2019-01-25来源: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将军县”红安还有着另一顶国家级桂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红安绣活、红安大布就像绽放在红土地上的两朵质朴美丽的山花,至今焕发着生机。

 

      红安“无女不绣花”

 

       一根钢针、一枚顶针,五彩丝线在鞋垫上灵活穿梭,凝固成一幅美丽图画。11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红安太平桥镇红安绣活传习所采访,国家级传承人刘寿仙正手把手指导女儿和当地妇女缝制绣花鞋垫。

       墙壁上,贴满“二龙戏珠”“蝴蝶戏菊”“喜鹊登梅”等绣花鞋垫,针脚细腻,气韵流畅,一针一线可见绣女精湛技艺。

       红安绣活源远流长,历来有“黄安(今红安)无女不绣花”之说,针法因绣品而异,灵巧多变,构图大胆、色彩夸张,表现出明快、质朴之美。绣花鞋垫曾是馈赠亲友、男女定情必备之物。姑娘出嫁,少则10双、多则百双作为嫁妆,亦是姑娘展示才华、抒发情感的载体。

       如今,一大批绣女仍在传承、发展红安绣活,并在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支持下,将红安绣活带到省外、走出国门。

       传承人刘寿仙曾作为红安绣女代表,携红安绣活晋京亮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展演20余天。“90后”楚剧演员张杜娟,自幼爱好刺绣,后在刺绣高手指导下技艺不断提高,且在花样、色彩等方面有所创新。2011年,她被省非遗保护中心推荐参加“快乐春节——荆楚文化走澳新”展演,在大洋彼岸一展红安绣活风采,受到各方好评。

       绣女聂凤珍曾缝制高1.6米、宽0.8米绣花鞋垫“凤穿牡丹”“富贵双全”,将红安绣活主要针法都运用其中。上海世博会湖北周期间,她现场展演引发围观,上海世博会特意在红安绣活展区组织“百人学刺绣”互动活动。

       省级传承人席和玉,虽高位截瘫,仍刺绣不断,其绣品丰富多样,除鞋垫外,还擅长做鞋、帽、枕、兜、衣边、门帘、挂画等。

 

       红安大布年销2000万元

 

       11日,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传习所内,29岁的陶文成坐在一架百余岁织布机前,手上娴熟地抛着梭子,脚下控制4个踏板不断变换,正在纺织有4种花纹的围巾。在红安七里坪镇长胜街,他总能引起围观。有游客将他织布的视频放到抖音上,引来40余万点击量。

       红安大布省级传承人黄珍兰,16岁起跟着母亲、祖母学织布,在承袭数代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锦缎花、牡丹花等数十种花色。在省市县非遗部门组织下,她曾携老织布机亮相上海世博会展演,大大提高了红安大布知名度。

       如今,她的女儿、儿媳都跟着她织布,儿子陶文成从武汉纺织大学毕业后也加入进来,希望能让红安大布走得更远。

       红安大布质地轻柔、经久耐磨、透气保健,解放后,很多将军仍愿用家乡的床单、衣服。红安大布现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项传统纺织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为推动传统技艺振兴,该县各大景点都有红安大布销售,仅黄珍兰一家,每年在长胜街就卖掉千余条围巾,不少游客点着要织布机上的,他们经常织不赢。据统计,红安大布近年在一线城市销量也倍增,全县红安大布产品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

       目前,该县常年织布妇女近千人,在织女密集的华河镇,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引导留守妇女利用农闲加工不同花色、规格的大布床单、衬衣及绣花鞋垫等。该合作社已带动周边农户700余户,投入300余台织布机,进行生产加工,年产值约350万元。

       红安县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将组建专业公司,统一品牌,加大产品宣传销售力度,并扩建省非遗保护名录——红安大布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力将红安大布、绣活打造成知名品牌。

 

       在创新中传承

 

       上月24日至28日,第三届红安绣活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举办,百余名刺绣能手参加培训。传承人刘寿仙、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叶洪光分别授课,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红安绣活源流、艺术特征,掌握制作流程,独立完成作品。

       近年,刘寿仙依托传习所带徒传艺,累计培训学员数百人,一批年轻刺绣能手脱颖而出。其女刘珊受她影响,大学毕业后回乡协助母亲,致力于红安绣活传承和发展,如今也是市级传承人。

       除各类培训外,红安绣活、红安大布还多次举办技能大赛。去年4月,第六届红安大布培训及技能大赛举办,50名进入决赛的织女,将织布机搬进县文化中心现场竞技,评委从织布速度、花色、图案、平整度等方面打分,最终评出各奖项。

     “培训、技能大赛的持续举办,使红安绣活、红安大布传承人群快速增加,传承水平不断提升。”红安县文化馆馆长刘伟称。

       在省非遗保护中心牵线搭桥下,近10年来,红安大布、红安绣活加强与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合作,传统技艺联姻现代设计,让非遗项目闪耀时尚舞台。

       20175月,红安县联合省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举办首届“民间工艺传承人计划”颁奖晚会,武汉纺织大学模特队带来红安大布时装秀《南麓琼花布语》,将晚会推向高潮。同时推出的红安大布衍生作品展,融入时尚元素与创新理念,手提布包、复古旗袍、新款床单等系列产品,受到观众追捧。

       近年,在省非遗保护中心推荐下,红安绣活、红安大布创新作品,多次亮相全国非遗联展、长江非遗大展等,并走出国门展示,无不成为抢手货。

       省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慧称,红安全面提升非遗传承人能力、帮助传承人家门口就业等系列实践,对保护传承非遗项目、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海冰


附件:

上一篇

下一篇

  • 聚焦非遗保护的“潜江现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潜江市非遗保护中心近年频摘殊荣,仅2018年,先后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湖北最美非遗保护中心”,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非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