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听涛讲坛:公共艺术要让人民做主人

时间:2023-06-08发布者: 湖北美术馆



 孙振华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院、湖北美院、上海美院特聘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雕塑》主编,专业领域方向是雕塑理论及历史、公共艺术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当代艺术批评,专著成果颇丰。


▲“听涛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现场


5月31日,湖北美术馆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孙振华教授做客“听涛讲坛”,开展“公共艺术要让人民做主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主持。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主持讲座


参加讲座的有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李和清,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及其工作团队,汤湖美术馆副馆长柳国良、刘珉,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工作团队及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院长陈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汪凌等。


▲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李和清


▲前排右起,依次为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

汤湖美术馆副馆长柳国良、刘珉


▲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院长陈君(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汪凌(左)


孙振华教授对文艺人民性的概念做了界定和详细阐述,他提到文艺的人民性是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之一,而人民性是衡量一个时期文艺先进性的重要标准。


▲主讲嘉宾孙振华


讲座中,孙振华教授分别从公共艺术的平民性、生长性和纪实性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探讨,并通过《深圳人的一天》城市公共艺术雕塑这一案例生动地讲述了公共艺术的特性。这组作品随机选择了1999年11月29日生活在深圳各个层面的18位普通人,以他们为原型创作了一组青铜塑像,其中有求职者、打工妹、中学生、银行职员、退休老人、儿童、医生、工程承包人等。


▲《深圳人的一天》城市公共艺术雕塑


▲《深圳人的一天》雕塑作品之一:求职者 李合珍 


▲清洁工 陈阿姨

▲打工妹 胡美玉 


通过对这18件雕塑的详细解读,孙教授强调文艺的人民性不是口号,也不是姿态,在公共艺术的实践中,它成为了艺术家的宗旨和目标。在他看来,有了公共艺术人民性的观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就可以努力实现公共艺术的人民性,让公共艺术真正成为人民所需要的艺术。


▲观众提问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孙振华教授用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公共艺术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在场观众。在互动环节中,观众就雕塑的当代性、公共艺术的方法等相关学术问题与孙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他耐心细致地对这些问题作了解答,让大家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活动合影


冀少峰馆长总结谈到,《深圳人的一天》描绘了一个平凡的日子、一群普通的人们、一段时隔的历史和一些城市的故事,通过孙振华教授朴实、生动的语言又一次还原、重构了这件作品,传递了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标志性概念,更是衡量一个时期文艺先进性的重要标准。


附件:

免费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 话:(总服务台)
  027-86796062
  027-8679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