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名称:
展览地点:
展览时间:
开幕时间:
开幕地点:
展讯 | 穿行——汪天亮漆艺术展
穿行——汪天亮漆艺术展
Journey Through
Wang Tianliang's Lacquer Art Exhibition
展览时间:2024年6月21日—7月10日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1、2号展厅
主办单位:湖北美术馆
协办单位: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福建省美术家协会
展览总监:傅中望
学术主持:冀少峰
展览统筹:刘力英、胡莺
策 展 人:曾静
展览设计:蔡秀云、高子鉴、乔杰、许健、田野
宣传推广:夏梓、曾静、符坚
展览展务:何淑君、李燕丽
展览会务:黄利、李煜婷
展览收藏:马文婷、张丽、潘辉
公共普及:雷雅婷、刘海梦
展览协调:汪海亮、林兴东、陈志滨
01
前 言
纵观汪天亮的视觉图像世界,由内而外散发着的是一种诗人般的浪漫和艺术家的激情。他的艺术语言像是一首抒情诗,亦像一支浪漫乐曲,浸润其间的是汪天亮对艺术社会和现实人生的真诚思考与激情表达。他一手伸向传统,另一只手则从西方现代艺术中汲取营养,带给阅读者的不仅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表达的汪天亮,还是一个能走进传统,又能从传统中走出的汪天亮。
汪天亮在师古人、师造化的学习中又能融入自我的漆墨语言,创造出“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石涛《画语录》)的精神理想之境。他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在当代的转换中求新、求变,才真正能使自我的视觉精神追求和当代社会相适应,和当代文明相协调,进而实现自我在艺术求索中和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由此,西方现代艺术的构成因素,点线面等形式主义要素就自然进入了他视觉图像间。他从具体走向抽象、从写实走向写意、从再现走向表现、从大漆的单一媒材走向多元混搭,一次次的求变,都是对自我的超越。
汪天亮穿行在传统与现代间,游走在有形与无形间,在有限的视觉图像表达间诉说着无限无尽的精神追求,在有形的视觉书写中倾诉着关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本土与全球的无限而又浪漫的想象。书卷气的彰显,沉雄雅逸,高古玄远,近观简练而不乏灵动,远看淡远又夹杂着超然。给阅读者营构出“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之意(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在汪天亮的大漆艺术精神世界中,他不仅以大漆艺术中的东方精神和传统文化礼仪彰显一种突破俗常的哲思,同时,又以一种含蓄又肆意、缥缈又直抵心灵的韵律美学,讲出了中国精神,讲好了中国故事,在这背后更是讲出了中国的自信、自立与自强。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2024年6月
穿行——汪天亮的艺术
文 / 曾静
展览以“穿行”为主题,旨在以开放的态度、开阔的视野来审度汪天亮漆艺创作的个案价值,通过60余件不同媒材、不同形式和意趣的作品,呈现他在传统和当代之间、在技与艺之间、在绘画和书写之间、在大漆与水墨之间的自由转换和积极探索。
所选作品多为首次展出,涵盖2010年至今的重要创作。展览分为玄妙山、漆墨象、得自乐三个板块,即是通过汪天亮的造山情节、妙墨禅心和自我行吟作为3条线索,一方面梳理其个人创作的面貌特质,一方面探究其创作实践中追寻的山水精神、意象之思和文化自觉,为漆艺能够承载中国文化并具有文化表现的深度和无限空间,提供一个鲜活的案例。
借由这次展览,我们将走近一个诗书画才情丰茂、潇洒穿行的汪天亮,走进一个漆-气-器层层递进的精神场域,体会艺术家提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感受漆艺沉雄、激荡的一面,也感受东方文化刚柔并济、游心万物的气息和器度。
汪天亮以自家章法造山,其实造的是气象,传的是气韵。他以诗文写道“文章气势成大山,学问经典藏其间。”“吾造此山赠君游”,“登上我的山,是你的福。”玄妙山,即是邀你于凡尘之中观山水之象,听玄妙之音,登高以感天地之莽莽、山海之浩瀚。中国山水画经久不衰,引无数人竞折腰,是因为其精髓不在风景,而在体悟山中高人修行悟道的气息。山泉的乐章、氤氲的紫气,足以抚慰无数自由的灵魂。魏晋以来,纵情山水、超然物外、风流自赏的名士风度和追求内心真实、思想自由、自我实现的审美理想,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衍生出的山水精神亦成为中国文人墨客的精神故里。汪天亮的玄妙山所呈现的即是他对人生经验的消化、对东方哲思的提取,更是他对生活现场的再造与重塑。“卧山之气连万里,江河之源从此来。”“千古气节传万里,春秋文章胸中藏。”(汪天亮诗)父辈军魂的滋养,让汪天亮的山里有文章,画里有春秋,胸中有气节。最好的风景在山顶,我们同登同赏,目光穷处是更高的心境,而最美的风景是登顶的自己。玄妙山,妙在有进有退,可攻可守。
漆墨象是汪天亮漆艺创作的重要母题,最能反映他的知识结构和学养,以及他对漆语言的探索方向。汪天亮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工艺绘画为教育基础,再攻读历史专业,这样的学科背景决定了他对于中国文化具有深刻的体悟。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转型,以及“八五思潮”的解放与激进,对他这一代艺术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东西方艺术理论和哲学的交融在他们的创作表达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汪天亮亲历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不断思考西方和东方、抽象和意象、时尚和经典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他对于艺术的自我追求即民族的、地域的、当代的、个性的。他在福州深耕漆艺,始终以西方现代艺术的眼光,审视和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加以利用、改造,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进行当代转换。漆墨象呈现出中国文化诗书画一体的显著特征,糅合了汪天亮对中国书法、水墨、诗词旷日持久的精研和意象之思的心得。“意”乃心上之音,是中国人审美的重要命题,也是东方诗性所在、心手相应所至,用漆经由繁复的工艺来追逐“意”并非易事。而他的逆向思维和破局意识,让他的漆艺创作大开大合、风格鲜明,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福州成为独特的存在。我深以为中国艺术中最为精髓的元素是线条,书法、敦煌壁画、古代佛造像、楚漆器都是线条的极致艺术,营造的东方意象是一种神秘含蓄的气息之美、气韵之美,蕴藏了生生不息的能量。汪天亮以妙墨禅心极力追求这种深沉的力量感,其书写古拙而中和,追求古意古调;对漆的驾驭主打一个血脉畅通,超然于时代;其诗书画和漆墨象有一种“文章做在天地间”的豪迈之情和旷达器度,既写诸事日常,又抒春秋情怀。
“得自乐”源自汪天亮所作诗名,亦是其创作的重要属性,其作品仿佛行吟的诗篇,一派气定神闲的杯盏之乐。线的自由、漆的自由、形的变化、意的生发,反映出其个性的舒展与张扬、自我的发现与肯定、思想的解放和自由,以及他对技艺的品味和思考。诗书画带给他的审美愉悦“不似神仙胜神仙”,《诸相非相》、《玄书》、《时尚的表现》等系列,我们从中能观看到汪天亮明朗的心境、文化的自觉和东方诗性的公共价值意识。乔十光先生评价他的创作“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既是传统漆艺的个性化延伸,更是对现代漆艺的开拓性创造,显示了勃勃生机。”范迪安先生认为他的创作是“当代意识与古典形态的碰撞,是当代情境与古典精神的对接,是当代语言对古典样式的再造,将古典艺术的气象和当代艺术的气息联结了起来。”冀少峰馆长推崇他“以大漆艺术中的东方精神和传统文化礼仪彰显一种突破俗常的哲思,同时,又以一种含蓄又肆意、缥缈又直抵心灵的韵律美学,讲出了中国精神,讲好了中国故事”。
中国大漆文化绵延八千多年,荆楚大地孕育了第一个发展高峰,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精美楚漆器,清代漆工沈绍安研制脱胎漆器奠定了福州发展为漆艺重镇的基础,在近现代名扬海内外。汪天亮在有福之州深受闽山闵水的地域文化滋养,穿行于不同的艺术媒材和形式而钟情于漆艺,致力于用发现的眼光把他对传统的重新认识与当代接轨。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旺盛的创造力,曾在北京、上海、台湾,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澳洲等地,通过各种展览活动推动了海峡两岸和国内外漆艺文化的传播交流,为中国当代漆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此次汪天亮穿行至湖北美术馆举办个展,具有跨时空、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意义。展览将呈现汪天亮对艺术、对大漆媒材和东方文化的独特理解,既有漆画、漆立体又有水墨画作和综合材料,以及访谈、创作的影像纪录,作为个案的呈现,不仅对漆艺、对整个中国当代艺术亦具有文化价值和意义。谨祝展览圆满成功,并祝汪天亮老师艺术之树常青。
2024年5月31日
02
部分作品
玄妙山
《靠山系列之一》
200cm×80cm×4
2024年
《美感的经验》
185cm×50cm
2015年
《天人合一之一》
100cm×100cm
2020年
漆墨象
《妙机其微系列之一》
120cm×120cm
2015年
《对影成三》
120cm×60cm
2020年
《无词之诗系列》
直径100cm
2024年
得自乐
《诸相非相》
120cm×180cm
2016年
《平面的妙趣》
120cm×180cm
2018年
《时尚的表现系列》
100cm×80cm
2022年
03
艺术家简介
汪天亮(Wang Tianliang)
1950年11月出生于上海,原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委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顾问、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漆艺文化研究会会长、福州美术家学会副主席、福建画院特聘画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城市学院艺术系研究生导师、台湾辅仁大学讲座教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校名誉教授、中国民间艺术协会漆艺协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