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匠心”2019年10月:琴风雅颂

时间:2019-10-02发布者: 湖北美术馆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最能代表中国音乐文化传承的乐器,亦是文人雅士借以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琴的身影贯穿于古典诗词和传统书画之中,为今人所熟知。

    10月3号湖北美术馆特别准备了“荆楚匠心——琴风雅颂”活动,与古琴爱好者们互动交流,共话千年琴韵。



    此次活动老师就古琴历史、古琴结构、古琴记谱法和琴曲赏析四个方面和大家做了深入的交流,让大家对古琴相关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古琴最早传说由舜所作,到了夔的时候才作乐。“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 1978年在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属战国早期的琴。到了唐代古琴形状基本定性,与今天我们见到的古琴差别不大。

    古琴的发展经历了从衰微到渐渐兴盛的过程。它的存在已被越来越多人知晓,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进,古琴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老师带来的四把制作到不同阶段的琴为观众揭开古琴的神秘面纱。整张琴都是斫琴师的心血,琴身上每一处凹槽、每一条弧度,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琴身和人身一样,从上到下有琴额、项、肩、腰、雁足,暗合天地宇宙与中国的神话信仰,一端是龙龈、另一端便是凤舌,一口叫龙池、另一口便叫凤沼,十三徽中七徽最大,是群星拱月、十二律围闰君。每一个细节,都浸润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在大家对古琴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老师现场为观众演绎了古琴的经典曲目《流水》。

    随着琴声缓缓奏起,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了自然间的种种景象。从高山的巍峨之势和云雾缭绕的缥缈而来,静静聆听仿佛水滴从松尖,岩石,洞穴,石缝中渗出滴落,逐渐汇聚而成涓涓细流,顺势而下在山间活泼的跳跃……



    曲终,观众仍意犹未尽,在对古琴的提问和答疑之间,又有提出请老师再奏一曲,老师也不推辞,献上《平沙落雁》和《山水情》为今天的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零距离接触古琴的观众们兴致高昂,不仅围着老师请教问题、还亲自尝试弹拨琴弦,收获满载。



附件:

免费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 话:(总服务台)
  027-86796062
  027-8679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