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在场——2015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

时间:2015-10-15发布者: 湖北美术馆

“工业在场——2015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纪要
整理:卢嘉一

 

 
时      间:2015年9月12日
地      点:湖北美术馆四楼艺术交流中心
学术主持:张新英(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策展人)

与会嘉宾(以发言先后为序):
张新英   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策展人
宋恩厚   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
鲁   虹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湖北美术馆客座研究员
孙振华   深圳雕塑院院长,湖北美术馆客座研究员
冯   原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
陆   军  《美术观察》编辑
李法明  《工人日报》编辑
张   雪   黑龙江省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
李全民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王晓愚   艺术家
胡   斌   广东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隋   丞   深圳大学教授,《中国版画》执行副主编
潘宏艳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任
程   亮   中山美术馆副馆长
解   丹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博士
郝   斌   《美术》杂志编辑
傅中望   湖北美术馆馆长

        
       张新英:“工业叙事”和“工业在场”是一个延续性的学术思考。如果说“工业叙事”站在历史高度从社会学角度对工业版画的艺术现象进行深入梳理,那么“工业在场”则希望切入工业版画在概念、题材、语言等方面的当代转型问题中,其中最核心的根本问题即工业版画的概念应怎样拓展。
       工业版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工业题材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版画创作大多为经典工业发展等题材,理论上也很少涉及工业版画创作和发展的实质性问题。到80年代中期,有非常多工业题材的优秀版画作品,但在美术界中却没有出现工业版画的说法,并且,当时的版画界关于版画创作题材和提高思想性的文章并不少见。这说明工业版画不是版画领域的个别现象,而是对当时国家文艺政策及整个社会发展状况的直接反应。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工业版画概念被正式提出。实际上,工人版画创作群体如北大荒版画创作群体和武汉钢铁公司工人业余版画组等,在50年代就出现了,70、80年代非常繁盛,80年代末这种越来越浓厚的工人群体版画创作氛围收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的重视,举办了多个工业版画展,并于1991年在武汉成立了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在理论上也得到发展。
       第三阶段就是当下。从图像阅读的角度出发来阅读工业版画经典作品,会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大多表现的是工业生产场景,强调人在工业化进程中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80年代中期以后则多表现与工业相关的符号,强调工业发展本身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这过程中,工业版画的表现题材和表达手法都发生了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大工业生产已经成为一段历史、一个象征性符号时,就已经不再像当年那样具有当下时代的现实意义。当社会变迁已泯灭了工人版画家特殊身份时,工业版画中个人因素便逐渐淡化了,造成艺术表现中人的缺失。当这些问题出现时,我们应怎样理解工业版画,怎样从工业版画的题材、语言等角度进行思考,希望在今天的研讨会中听到更多的真知灼见。
   
       宋恩厚:工业版画经过近30年的奋斗走到今天,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关注。今天的这个展览已经是第二届,希望每一届都要有自己的特点和变化,能符合工业版画艺术发展的规律。今天的展览,策展人和美术馆全体同志经过3年的努力,把各方面内容都挖掘出来,在二楼展厅中看到了很丰富的作品,体现出作者们在创作上花了很大功夫。大家看过展览后希望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议,让工业版画各个门类更加丰富,在今后的发展中能避免一些问题。
   
       鲁虹:工业版画概念的出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有关,早在50年代就已经有一批老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也产生了一批相当优秀的艺术作品。到了80年代,工业版画的概念正式被提出,当时的一批优秀作者正当年,而且他们的艺术追求正好和四个现代化浪潮相吻合,那么1989年推出第一届工业版画展是正当其时。当时展览展出作品主要对象还是工业革命的场景,但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与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在新时期需要在保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概念。
       今天的展览上有个80后青年作者的影像作品,在几层玻璃上表达出了对当代都市与高速公路的感觉,也变现了对电路板与网络的感觉。他的另一件作品用硬纸板做出多层装置,突破了传统工业版画框架,非常有新意。既然是文化转型时期,就有必要对这个时代进行深刻理解,也只有这样才会有创作框架上的大改变,由此入手就有可能找到新的观念、新的图像、新的手法、新的材料。我认为,有时候从圈外人的角度看版画,也许会看到圈内人不容易看到的问题。
       艺术史是发展的,我们今天面临的知识背景和社会结构与宋老师等老一辈艺术家不一样了,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我们注意在理论上做新的探讨,就有可能开拓新的局面,同时工业版画界也需要更多的新面孔出现。

 

       张新英:鲁虹老师从题材、创作队伍等方面直接点出了工业版画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从发展的角度提出,在新的转型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新的图像、新的手法、新的材料挖掘出一些新的人,来扩大我们对工业版画概念的理念,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孙振华:长期以来我们受到题材决定论的影响,以其所表现的题材为重要考量指标。今天,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里,我们再强调工业版画的概念是否有意义?看完了今天的展览如此丰富、思路开阔,我很震惊,我有三个感想:
       第一,展览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工业版画发展历程进行清晰的梳理,从工业版画画种内部小范畴的领域中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浓缩了很多改革开放以来艺术观念的撞击,也体现出艺术语言、思维方式、观察方式等发展变化出的种种可能和尝试。
       第二,工业版画这个个案很有意义。看之前我还疑惑工业版画到底能走多久,看完后则很坚定其创作和延续将会非常有意义,这体现在两方面:
       1.虽然工业版画是个很小的类别,但展现出许多普遍性问题,例如如何面对传统和社会主义经验等。从事工业版画创作的艺术家面临中国古代版画传统、20世纪以来从西方引进的西洋版画传统,以及在西洋传统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版画语言所创造出的社会主义传统,我们是在前人留下的思想资源基础上创造,想要摆脱社会主义经验,和过去没有关系,其实很难。
       2.工业版画提出了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1949年以后我国在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下来发展工业化,对工业版画创作也产生了影响。这其中产生了很多好东西,如重庆工农绘画、黄陂农民泥塑等。我们过去把这些看做普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其实这些活动背后蕴含着生命力,是对社会普通成员的动员,对艺术格局的改变,也体现着劳动者自豪感的形成。张新英在文章中把工业版画的发展分为工业题材、工业表现、工业在场三个阶段,这三点不是断裂的,而是累积式的,会越来越多元,有更多可能。
       第三,创新。与一楼的作品相比,这次展览二楼的作品采用了更加当下的角度,在创作语言和呈现方式上也发生很大变化,将版画的思维,印、复数的概念和媒介进行转化。我们要开放心态不断寻找新的可能,不能老停留在过去固步自封,这样工业版画才有新的未来。
   
       冯原:工业版画和社会主义大背景相关,与传统的印刷业、手工业也相互串联。版画的创作和印刷主要目标是要复制和传播信息,在古代,其艺术含义并不明显。工业革命带来了印刷术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变,公共领域中催生出了大量报纸、杂志和书籍构成的传播领域,突破了传统的手工印刷技术,并在这个领域中产生了现代主义艺术。
       我们讨论现代版画一定要和过去的印刷术做跨界,虽然中国发明的印刷术,但现代版画是从西方引进的。20、30年代的版画被中国特定的政治水土重新定义,这与中国的政治宣传有关,也成为新中国版画发展的重要背景:一个是工业革命北京,一个是20世纪中国政治对版画的重新定义。这个背景延伸到新中国,奠定了今天中国工业和工业版画的大的起点。
   
       陆军:在中国工业全局性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的思想、社会生活及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都在改变,如果工业版画作品仍延续老一辈艺术家的手法、语言和思想观念,那显然和今天社会生活在对应上存在不足。1949年以后工业版画与中国工业呈现出的辉煌成果和当时代的审美观念是有对应性的,而今天我们的生活受到经过大调整的工业结构的影响,工业性质及工业产品形态的变化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细节,在这种情况下,工业版画的主体面貌仍然是30年前我们所熟悉的那样,这就意味着我们会回避掉很多问题。例如展览中有一件关于高铁的大幅作品,从主流阐释中可以称为关于高铁建设成就的赞颂,但作品的结构、黑白布局等形式语言在告诉我们里面有很多冲突性问题,是由一些社会事件引起的作品。
       另外,有一件描绘工人宿舍的作品,非常优美,带有抒情性。就我对老工业区民众生活的了解,这种抒情背后是很残酷的现实。如果仍然把这种抒情性的东西往所谓正面、正能量解读,这显然的言不由衷“背过脸去”的态度,并不是老一辈版画家所提倡的现实主义初衷。同时,有些艺术家探索出来的新成果可能在社会性审美习惯中不那么对应,但并不代表老百姓看不懂,在社会形态的转型期,我们应该警惕这种非常固化的导向。
       我们的眼界、思想与几十年前老一辈艺术家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该有更开阔的心胸,更宽广的眼界及更强大的思想和语言同步推进意义上的能力,希望下一届在湖北美术馆看到更新颖、更有意义的展览。
   
       张新英:现在的工业对全民来说都已不是一个特殊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工业版画的题材概念。工业版画大多以现实主义手法来进行艺术创作,如何真实地去理解和表现工业生活和工人的精神面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李法明:“工业在场:2015工业版画三年展” 是从“工业叙事”到“工业在场”的艺术延绵,是艺术家蓄敛起工业激情的迸发,较之“工业叙事”,“工业在场”明显变化有三:
       一是宽泛了题材外延,突破了既往对工业题材的认定标准,更多创作者将正在变化的工业身份及参与者生活、思考乃至有工业发展带来的反思,尽融入大的“工业艺术”范畴,而不在局限于现实场、景及人物活动的艺术升华;
       二是更加丰富了版画的艺术语言,不仅传承了工业版画原有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朴实的表现形式,将扎实的黑白形象、色彩构成等传统要素的尽情发挥,同时也接受了更多来自当代艺术的成功嫁接,为边缘形式探索、形式混搭创新,提供了宽容的交流平台,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效果。
       三是以发现和不断推出范工业之美自立于艺术之林的中国工业版画,得湖北美术馆工业版画三年展的大平台助力,正发挥出独有的品牌效应,在此感召下,不仅以“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及各地、企事业单位的工业版画研究分院为基础的版画创作群体纷纷建立,且有愈来愈多的专业美术院校的专职画家和学者参与创作和艺术形式研讨,这对提高创作水准、对工业版画整体发展不可小觑,对提升中国工业版画的国际认知及丰富学术涵养实为可期。
      “工业叙事”作为首届工业版画三年展,作品是多年创作精品的累积展示,有许多震撼之作。客观的讲本届“工业在场”是在第一届三年展的高地上的再次累积,虽整体水平都上了一个高度,但缺少格外抢眼的作品亮点。若要使这一艺术品牌延续,必须有高原之上再起高峰的艺术构想和扎实的创作实践,才能保持中国工业版画发展的良好势头,毕竟整体欣赏水平也在提高。
       快速进入和不断更新技术是当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特征,日新月异为艺术创作带来取之不尽的题材和创作激情。这也为延续从“工业叙事”到“工业在场”艺术脉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由;同时也是中国工业版画的现实走向和发展愿景。
   
       张雪:本届工业版画三年展能够引发中国工业版画转型的思考,并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一个看似不那么前沿的工业版画选题,这是一种创新。关于这个展览和今天的学术主题,我想阐述以下三大方面的想法:
       第一,关于策展理念。第一届“工业叙事”是伏笔,展现了中国工业版画创作的整体面貌,今天的“工业在场”是目的,旨在启发策展者和创作者对中国工业版画的当代转型进行反思,具有前瞻性。
       第二,关于艺术家和作品。这届展览展出的作品反映的是工业版画相关题材,呈现出从叙事者都思想者的状态。工业文明与当下我们的物质生活、精神世界息息相关,工业版画也可以是最当代的,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如果工业版画还在老常态中没有看到时代的变化,也许会面临边缘化的问题。
       第三,关于工业版画当代转型的思考。本次参展的艺术家,来自版画群体、画院、学院,打破了原有的工业版画即由群体画家和产业工人创作的概念,这是后现代主义哲学中解构主义哲学方法。同时,本次三年展从策展理念到参展艺术家作品都分解了版画的概念,打破了人们对工业版画既有的了解,重新建构了一个具有当代性的概念,让不那么前沿的工业版画引起更多反思,引起社会共鸣和关注,很有意义。
   
       李全民: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就是活在当下的时代,包含个人通过自己的视角、态度、方法对自己状态和环境进行判断。而现在有些工业版画的视角、方法和态度是从某种固定样式出发,所描绘的场景或对象根本不是对生活的感受,而是在照搬和重复别人的感受。对于“工业”概念的理解,很多人都停留在过去时代情结上,受到苏联影响。我们现在当务之急不是要把工业版画的题目怎么改变,而是如何将已有的感受和表达样式情结化开。
       当下工业版画艺术存在单一化、老化等问题,现在的工业题材需要深化,要尽量从人对工业化的态度,对工业化性格的判断上去挖掘。即使反映大工业、机械工业等单一工业内容时,也应该有新的独特的态度与视觉表达。
   
       王晓愚:今天的展览展现出当下工业版画的状态,但其中有一些作品的表现手法和题材相比以往展览更加守旧,甚至还在描绘早已被改变了的工业生产方式。工业版画表现工业,但油画、国画在人物形象、内心刻画等过很多方面都超过版画,而版画似乎更多停留在对场景、样式、结构中,虽然技法和表现方式比以前进步,但工业版画展览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够推翻传统版画的概念,现在的版画群体作者确实面临着考验,值得我们反思。
   
       胡斌:新中国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与全球化、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带有自身非常特殊的现象和特征,以西方作为模板同时又用自己的方式和西方较量。工业版画与工业化、现代性、政治、意识形态、视觉之间的关联,如何在当下新语境中被重新激活,产生一种新的思考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另外就是工业题材和工人群体主体性问题,五十年代工人似乎还具有形象上的主人翁地位,而当下境况却截然不同,实际上是一种被代理的话语权。有一些艺术家试图介入到社会底层,想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到工人当中听取他们的声音,但很多时候缺乏深入了解,也不容易做到真正的平等。
       回到今天的展览,很多作品依然是对工业场景和人物的再现,也有形式上的创新和媒介转换,还包括对工业的批判性思考。但我认为还应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不能局限在一个媒介之中,要更多地从工业的思想、视觉遗产及新环境下的状况入手,实现更深远的推进,激发更多活力。

 

       张新英:不论如何拓展、打破、创新,工业版画展览和工业、版画有关系时最基本的原则。胡斌提到在以后的三年展运中,除了版画外可引入更多媒介,来和版画形成一种对的关系,以此来强调工业事物本身的主体性,强化它本身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学术意义,这是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
   
       隋丞: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机械复制和量化,艺术的表达分为两种,视觉表达和思维表达。视觉表达就是对真实和形象的再现,思维的表达包含对传统和思维的延伸和精神开拓。我们每天都面临图像化,如果移植到创作中会把它切割开,不放在一个层面上思考问题,怎样连接这些内容,变成一个问题。我们能接受新技术、新科技带来的东西,但在创作中要组合它们,需要把思维延伸和转换。我们不完全强调图像在思维当中的作用,从中可以延伸出一个概念或结果、机理,或视觉图像,都可以变成一种表达方式。在这里可以实现图像的再生,再用传统技术方式进行再现,运用现在的媒体重新是做出来,这个循环下来以后,可以出现很多新的结果,产生更多可能。
   
       潘宏艳:工业版画在新时代背景下有其独特身份,也肩负独特使命,所以一直到今天生命力仍在,也有很多人为这个生命力的持续和更加有活力而付出着自己的努力。关于工业版画,我要讲两个方面的话题:
       第一,50年代和80年代是工业版画非常兴盛的时期,形成了个体与群里的共同理想或共同追求。到90年代,所有艺术群体中被赋予研究院命名的只有工业版画,证明了它曾经的辉煌和贡献。工业版画这个概念在历史上有非常确定的存在,它的内涵和外延也被广泛认同。从学术上考察这个概念的生成,因素很多,经历了再现或者叙事、在场、参与等,是工业时代的对应。
       第二,工业人文、精神、信息和版画。工业版画创作的当下使命应该是人对工业的思考和艺术化、视觉化表达的问题。为了完成这样的使命,版画家创作群体、研究者应该面对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需要个体与群体的公共自觉,这个自觉首先面对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辉煌的传统,包括古代和欧洲传统在技术和语言层面上的学习和生效,另一个就是社会主义传统,在这个而传统中很多艺术家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
       现在的工业从制造转向创造,群体需要通过个体来实现,也让个体在群体中彰显价值。这就必须放下曾经迷恋的东西。需要反思的是,工业版画迷恋的是样貌还是灵魂?今天的展览非常多样,只是缺少 50至80年代的那种工业精神。现在好的作品一般都是在反思工业社会带给人的影响,但很少看到对人的恩惠,还有对工业精神、工业人文更深层次的思考后产生的视觉表达。这需要我们面对传统的自觉,要提取出曾经的精神和当时期人创作的心态和意图,而不是面貌。这两届“工业版画三年展”,“在场”更多的是一种呼唤,并不意味着当代,同样“叙事”也不意味着过去,完全可以是当代的“叙事”。希望将来的工业版画在叙事、在场的意图呼唤下,让工业版画在充分理解工业文明的前提下,让工业之魂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来。
   
       程亮:武汉的工业版画三年展和大年的年展互有联系的地方,又都是独立的个体,希望我们可以把工业版画这个品牌性展览在全国做得更好。
   
       解丹:伴随着中国工业发展,工业版画创作者与工业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的工业版画作品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50至60年代,这是我国工业恢复全面生产的重要时期,工业版画的特点是用写实主义手法对工业建设的记录与赞美,集中体现劳动者工作热情和现场氛围,满怀对和平环境的感恩和对未来祖国发展的期待。
       第二阶段是70到90年代,总体特点体现在创作主体的自我认知和对创作客体的重新审视。
       第三阶段是90年代到2000年,这一时期工业版画淡出人们视野,创作主体在工业与其自身关系的定位逐渐模糊,作品处于停滞期。
       实际上第三阶段是对前工业社会的反思和对工业与生活关系的重构,这一阶段的工业版画体现出下面几个特点:第一是工业在场的陌生化,第二是建立了工业感知的链接,第三是工业出场意义转换。
       经过这一时期,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今天工业在社会中的影响已经不止涉及到工业工厂,而是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已经产生普遍的社会影响,当前语境下工业版画概念应该由原来反映和赞颂工人群体及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拓展为通过技术、媒材、现象,反映工业版画围绕工业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文化向度、技术手段、思维方式等。工业版画如何在不断拓展中展现出应有的时代前沿性,将成为我们探索的方向。
   
       郝斌:工业版画是在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引领下,在群众化运动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有特色的艺术品格。
       《美术》杂志在80、90年代影响力非常大,虽然刊物很薄,但在80年代前期工业版画开始崛起时,曾花大量的版面去报道工业版画,对其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美术》杂志最早从1983年开始关注工业版画的发展,1984年第5期做了工业版画专期,刊发9篇文章和20多件作品。《美术》杂志和工业版画有非常大的渊源,对其进行系统的报道和梳理,不仅关注到塘沽和大庆,还关注到很多其他的工业版画群体。今天我们看工业版画的发展,不能忽视它之前走过的路,形成的艺术品格,在《美术》杂志中刊发的内容非常丰富,探讨了很多问题。
       
       傅中望:以工业为题材的创作具有当代意义。工业版画三年展与工业相关,之所以选择工业版画,一方面由于宋恩厚老师从50年代至今的全国性推进,也期望展示全国庞大的工业版画群体在工业背景下对工业的思考和表达。很多工业版画创作者并没有过多考虑市场,只是面对工业在思考、创作,作为美术馆,为他们搭建一个三年展平台,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面对一个后工业、智能化的时代,如何让工业版画有更多的可能性,他们又将如何表达,今天的理论家、批评家提出很多问题,为展览提供很多思考。我认为本届三年展“工业在场”主题的选定,符合这个特殊时代的需求,我们不仅要对工业进行赞美,更要有所思考。工业对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带来极大的影响,每个人都是“在场”。艺术家在面对工业带来的问题时,除视觉表达外更多的是思考。
       工业是个永恒的话题,湖北美术馆这几年一直来推动和营造工业版画平台,这个平台凝聚了全国对工业题材版画家的关注,也让更多观众和公众在美术馆中能够感受到工业版画的魅力,让他们得到一种享受,或者思考。
   
       宋恩厚: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和德国发生,但都没有留下作品。中国的工业版画到德国展出时吸引了近10万观众,大家认为这是创新。我们对待工业版画创作到底是陈旧、落后了,还是艺术更扩散、多样化的表现工业发展和工业痕迹,今天大家的讨论让我很受启发。
   
       傅中望:总之,每次展览我们都会根据当下文化、语境提出相应的主题。对于三年一度的“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要不断提供新的面貌,通过这个平台推动所有艺术家的创造力。无论哪一门类的艺术史都是创造的历史,不能够去重复,更不能停留在过去,工业版画将是我们湖北美术馆今后长期的研究课题,希望让更多人走进美术馆,知道工业版画的价值和意义。
   

 

附件:

免费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 话:(总服务台)
  027-86796062
  027-8679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