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展览陈列设计研讨会

时间:2012-05-24发布者: 湖北美术馆

 

“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 展览陈列设计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纪要

  

   间:2012523

   点:湖北美术馆艺术交流中心

   持:冀少峰(湖北美术馆副馆长)

 

与会人员(以发言先后为序)

冀少峰     湖北美术馆副馆长

傅中望        湖北美术馆馆长

       湖北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

肖传斌     湖北美术馆展览陈列部主任

顾训铭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陈列部总监

           上海美术馆设计师

邓佳平        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

郭正善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周益民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教授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家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美术理论家

张跃平     湖北美术馆典藏部主任

朗雪波     湖北美术馆策划推广部主任

 

    冀少峰:“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展览陈列设计研讨会”现在开始!大家好,我是湖北美术馆副馆长、艺术总监冀少峰。现在请允许我介绍在座的各位嘉宾,他们是: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邓佳平先生,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陈列部总监顾训铭先生,上海美术馆设计师杨奇先生,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郭正善先生,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教授周益民先生,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周彤女士,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家吴珏女士,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文献编辑组专家、教授、美术理论家沈伟先生,以及文献展展览委员会成员,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先生,湖北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王小红女士,湖北美术馆办公室主任刘力英女士,湖北美术馆典藏部主任张跃平先生,湖北美术馆展览陈列部主任肖传斌先生,湖北美术馆物业安保部主任罗良华先生,湖北美术馆学术部主任胡莺女士,湖北美术馆策划推广部主任朗雪波先生,以及负责此次展览陈列招标策划工作的彭祥风先生,展览陈列协调人何淑君女士、简杰先生、张骞先生、李煜婷女士、蔡峰先生。湖北美术馆书记、副馆长李和清先生在文化厅开会,不能参加此次会议。此外还有文献编辑组的张娜女士。下面我把话筒交给傅中望馆长,由他来介绍本次展览研讨会的议题及意义。

   傅中望:各位专家,上午好!在座的各位都是展览陈列设计的专家,今天邀请大家过来主要是为了共同商议此次文献展的展览陈列设计思路和方案。“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整个展览的陈列大纲已经基本形成,目前已经进入到展览设计实施的阶段。自建馆以来,我们一直希望做一个梳理区域性美术史的文献展,以全面呈现20世纪湖北美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自20世纪以来湖北重要的艺术活动、艺术家、艺术作品、重要的美术文献史料。前几年,湖北美术馆做了一系列考古式的展览,对国油版雕各个画种进行了回顾性地展览,通过这系列回顾展我们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史料和许多有影响的艺术作品,湖北美术文献展就是在这些系列回顾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为美术馆,我们会策划展览,举办研讨活动,推广活动,这是美术馆本身的职能所在。但作为一个美术博物馆,我觉得还应该要有一个固定陈列展来反映本区域美术的发展史。大家手上所看到的这些资料,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形成的。现在文献展马上要进行陈列设计,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方案,所以今天请各位展陈设计专家结合湖北美术馆的展场环境和空间条件对这次文献展的陈列大纲内容的整体呈现加以讨论,希望各位专家提出不同的建议和意见,探讨文献展陈列设计的多种可能性。

我们希望在中国的美术馆系统当中,首次进行区域性美术文献的梳理,同时探讨历史性文献展的陈列方式,希望大家提出许多好的创意,在展览的平面设计、整体空间的艺术氛围的营造、展览的观赏流线上,展览的声光电的运用以及在展品空间形态的处理上,提出合理的意见。今天的研讨会非常重要,我们之前开了两次研讨会,上次研讨会主要对这个文献展的展览大纲进行了讨论,许多美术史家、美术批评家参与了论证,这次请的是展览设计专家,今天的研讨会我希望听到各位专家的建议。感谢从北京、上海来的两位专家,还有省里的设计师、艺术家,感谢你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会议。非常感谢!

    冀少峰:谢谢傅中望馆长。下面有请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的执行策划人、湖北美术馆学术部主任胡莺女士,就此次展览的内容、结构及工作设想向各位嘉宾作评述。

    胡 莺:展览大纲内容PPT演示与讲解。

    冀少峰:谢谢胡莺女士,在短短的时间内要把百年湖北美术的发展介绍清楚是很困难的,所以难免挂一漏万。她把文献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新时期。而且每个阶段都有重点,比如民国时期美术,她重点介绍了武昌艺专,因为它在早期中国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有请湖北美术馆展览陈列部主任肖传斌先生,就文献展使用的展示空间、展厅面积,以及三大部分的特点,提出展览陈列的初步构想。

    肖传斌:PPT介绍展览的展示空间和初步构想。

冀少峰:谢谢肖传斌先生。现在希望听听各位专家的意见。下面请北京来的顾训铭先生谈一下。

顾训铭:湖北美术馆做的这个文献展,在全国来说应该是一个风向标。梳理地域性的美术史,这是应该中国美术馆要做的事,而湖北美术馆先做了,这就起到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并给全国美术馆一个很好的示范。我们中华世纪坛主要是做世界艺术的文化交流工作,其实我们是来借鉴和学习的,因为做美术馆性的博物馆不是我们的专长。这个大纲的内容非常丰富,逻辑性很强,同时也涉及到了展陈的灯光色调的要求,可见贵馆在开这个会之前,准备工作做得很细。我就谈一些自己对展陈的感受,然后再结合咱们馆这个文献陈列展具体展开说。

我认为在展览陈列中,展品是展览的主要核心。这次文献展的标题“百年纵横”是跨越时空的概念,如何把展品有机体现出来更好地提升展品的展示效果,这是展陈的工作。展陈工作如同喝咖啡,我们在哥伦比亚喝咖啡,喝的是自然人文的东西,而加工包装后小口袋装的咖啡,再喝就不一样了,在一个有氛围的地方喝咖啡,比如在旁边有小提琴、钢琴伴奏的大酒店里喝又是另外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展陈的包装,一定要适度,其根本的精神就是要营造氛围,和喝咖啡本身是一样的,环境改变了,味道就不同了。比如像餐馆的文化氛围,要讲究情调的契合,不但是吃东西,而吃的是一种文化。所以,展陈营造气场很重要。还有就是多媒体的运用,从博物馆来说,多媒体的运用也是要适度的,不是说为了营造高科技就用高科技,多媒体使用要配合展览,什么地方需要才用,它是作为补充的手段。比如文献展展览小人书的时候,平面展览的是封面,多媒体就展示内容,方便大家观看。展陈给人的感受应该是立体的,展览本身主要是满足观众的视觉概念,展品主要是通过眼力去体验,整个过程是立体的,看、听、触摸的体验,因为人的感官是立体的,传播来说也应该是立体的。现在传播手段发展了,这种展览在美术馆是固定的展陈风格,如果出去后,就扩大了展览空间,传播力强大,比如网络在线的展览,《美术》就做得不错。这算是宏观地说这个问题。

此外,关于如何营造和包装展览本身我也谈谈自己的感受。我抽空看了四个厅,内容丰富,非常饱满,很充实,但场地有限,要容纳这么丰富的内容是很有难度的。这对怎么做展陈是一个挑战。我简单看了一下,“百年纵横”这个名词,它是时空的跨越,我们是否能用时间记录轴,从一开始到后头就是一个故事,这样展览的布置就会很好玩。用时间轴来做的话,能体现出当时历史年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符号。但我们一定要拿捏好这个度,展陈一定要衬出展品,比如民国时代,前言部分的文字就用繁体字,竖版,从右向左读。如果我要做这个展览就这么做。再比如时代的道具,民国时期的厅能否就用木地板,上面吊挂上老吊扇,摆列当时用的饰品,图片用黑白色调来衬出内容。比如到了“文革”时期,我们就用那个时代的符号做,字体不用传统的标准字体,因为那时候都是手写的字体,就用这种手写体来做。总之,我们要回到历史年代的环境,拉近观众的观展感受。我就先说这些。一会儿再补充,随时想到随时再说。谢谢大家。

    冀少峰:谢谢顾老师。我们会议的第一轮是发言,然后再讨论。下面有请上海美术馆的杨奇先生。

    杨 奇:刚才顾主任谈了展陈的宏观感受,我觉得谈得很好。我们湖北美术馆在资料的准备上已经做得很仔细了,能够把这么多资料收集到一起确实很不容易。对于文献展,这些年我也多少接触了些,但能够整体梳理一个地方性一百年跨度美术史的,湖北美术馆应该是第一个。上海美术馆去年开始筹建,之初我们也想到做上海地区的文献展,梳理上海从开国以来的美术史。但目前为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在梳理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湖北美术馆能够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对于展陈这一块,我想谈的主要是以下几点。

    首先是展陈的形式。我们做展览的起手式非常重要,对动线进行合理设计,这是决定展览架构的重要因素。展览陈列分两种,简单的分法是西洋的和中国的,中国传统的是右手起,往左走,好处是方便看画,竖版的文字也是从右到左读。而这次文献展的陈列大纲,从我的整个看法上讲,还是以西洋的方式为主,是从左往右,反过来走,看起来顺,反走的话陈展方式上会有问题。会倒着走,能不能考虑下换一种方式。场地这块我不太熟,如果不是场地原因,我们还是要考虑起手式的问题。从展厅的格局上,从左到右是可以的。看场地时我想,展陈形式应该是完整的,有几个过渡区,几个走廊,统一形式的话便能破解这种情况。从楼梯上来后,观众一般想法是以这块为起手,这边是货梯和卫生间,路线很长,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氛围感。我的意见是从这个地方进去,作为开始,这一块大概50平米左右就可以。然后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以及后面的新时期。这样走,倒过来的话,这条线会好些。这是第一点。

    第二,展览氛围。我们有三个过渡区,单要从展陈的概念上把它们涵括进去,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空间,最忌讳的是进去了,刚调起情绪,出了这个门,便没有了,形成观赏情绪的中断。涵括进去后,便能不断气,使情绪连贯起来。

    第三,情境营造。观展过程中,我们还要控制观众,要引他们进入情境里。要注意展览陈列当中是有情绪线的,我们要根据观众参观的过程、身体移动情况,以及观众对文献和作品的理解来控制。进入后控制情绪,中间调出来情绪,中间有累的时候,要有休息、思考的过渡区。一波一波的情绪,越来越高,一直到最后能很好的散发出来,这就是顾老师提到的叙事性、故事性。这个展览就是个故事,有开头有伏笔有高潮。动线的这一块,要以情绪线为考量。

    第四,展览的体例。各个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展览方式,一个展览还要有自己的展览体例,我们之前看到,大纲上民国时期美术的资料性很强,而新时期的作品很多,我们要在这上面做控制,解决顾老师提出的空间小、内容多的问题。做展览可以做面,可以是线,但空间小,可以以点为主,找几个重要的点,串联起来,这样就非常好了。在对点的梳理上,这块东西我们拿什么?放什么?还不能中断线索,思想要明确,这个非常重要。谢谢!

    冀少峰:谢谢杨先生。第一轮发言以美术馆空间发言为主,接下来有请省博的邓佳平先生发言。郭正善教授请作准备。

    邓佳平:我看到展览大纲里有一个重要的要求是,这个文献展要区别于博物馆的陈设展和固定展,但从我在欧洲看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来看,其实两者在西方的概念里基本上是同类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者其实是一个逐渐趋同的过程。但我们现在的要求很有挑战性,因为我们要求要与博物馆的陈列不同。博物馆的展陈一般来说强调历史性,它做陈列是历史性、叙事性的,要求很严格。而通常美术馆做专题展是很少有时间概念。固定文献展是百年跨度的,多种形式结合的文献展,我个人认为,其实它也相当于或接近于博物馆历史展的属性。要进行区分,我觉得很好,但是难度太大。这是第一个。

    第二,湖北美术馆梳理的内容和逻辑是做得很不错的,但是按照时间线展开的时候,这几条线怎么处理?处理得不一样,展览结构、空间结构方面也就会不同。

    第三,湖北美术馆做美术史梳理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在户外进行设计,让它成为户内展览的补充,从而形成两个不同的空间。我在台湾看到过这样的展览形式,他们是个人的美术文献展,不是地域性的,作品主要是雕塑,还有绘画,分成很多展区,很多便在户外,他们结合起来展示,只是纯文献资料是在户内。

    在展览平面上的设计,我赞成杨先生的说法。我觉得,美术馆从一层到三层都设置了主通道,但为什么要通过这么长的通道来进入入口?从比较远的厅开始看,并不太符合方向。如果按照顾先生说的,按照古代的排版方式,从右到左,这条线的设计是有合理处的。但如果还没有做好这个方案,我更趋向于杨先生说的,从主通道上来,第一个厅还是放在7号厅,至于门怎么开,那是细节问题,但大的流线要做出来。从展线来看,我个人觉得还缺少深层次的查询空间,欧洲那边的馆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观众的需求做一些延伸性的、深层次的信息量的空间。美术馆也好,博物馆也好,面对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研究人员,还有普通大众。我们要从不同方面培养观众群体。

我曾经在德国的几家博物馆参观过,我觉得他们展览的人性化服务做得很好。他们展厅里有文献阅览室,有很多柜子桌子,可以休息翻阅,不是单纯的美术展。湖北美术馆这几个展厅我看了一下,空间确实不太理想。从文献展这一块来说,展柜、展板、墙面都是没问题的,但到了后期,比如新中国新时期这部分时会有很多作品,空间就会吃紧了。博物馆通常是从展墙上来说明线索,美术馆这边一件作品就需要空间,需要很大的尺寸,甚至一件雕塑展品需要给它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来展示。在设计的时候,博物馆有个套路,但美术文献展在这样的空间下,难度还是比较大。

第四,博物馆在导览方面,我们通常的格式是作品名称、年代、作者、尺寸,和之前说的一样,我们要面对不同观众群,但是仅仅展示这个标签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在语音导览、文字说明牌上要做得更人性化一些。我在德国参观,其中就看到有家美术馆用盲文来介绍作品,也许很久都没人用过,但人家的以人为本的精神让我很感动。我不是说非要使用这种方式,但细节上应该学习和借鉴。灯光照明这块,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博物馆还是美术馆,光的使用非常非常重要,除了空间尺度和展品,博物馆的用光和美术馆的用光还是不一样的,在博物馆这块据我了解,在使用光的时候主要的着眼点还在于罩子上,没有更深入地对展品进行光的塑造。对于美术馆来说,用光应该比博物馆要更讲究更科学,具有更多艺术感。对于绘画作品的灯光设计还好说,雕塑作品这块就复杂了,因为光对雕塑作品的诠释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项目里既有文献,又有资料,还有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光这一块尽管是注意到了,但还要细分。此外还涉及到天棚改造,这需要大量经费来做。如果想搞好这个展览,光这块很好的话,以现在的照明状态尚做不到的。风格这块,目前来说不大好说,没有看到展览的更详尽的方案出来,博物馆因为跟它的属性有关,整体风格偏重凝重的,美术馆的这个文献展,差异性在于它的开放性,尽管是文献展,如果很凝重,势必和博物馆的陈展览更接近,既然想把两者拉开,就在于开放性,不要那么凝重、厚重,比较直观的、浅显的方式也好。其他细节想起来再说。谢谢大家。

郭正善:我刚才看了展厅的现状,这几个展厅在空间中要制造节奏和秩序,烘托展览是比较困难的。文献展空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静止的空间,一个流动的空间。静止的空间是展区的结构和布置上的平面立体的安排,让观众看的时候不平淡,但不能过度渲染环境,而弱化展览效果,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所以在把握度上需要多动脑筋。另外从展览环境来讲,一个是文字,一个是展览作品,平面和立体要结合。我们有四个展厅,按照杨老师说的,要把气场调动起来,分成几个高潮,几个主要的节奏上的安排要形成次序,让观看过程很丰富,使观众看的时候不感觉平淡,不容易疲劳,更好地投入看展,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主要环节。

另外在展览背景上,我觉得是可以在灰色的色度上进行区别,用色彩的饱和度和色相来区别,也就是百分之八十、六十、五十的灰度来区别。不要把它隔绝得太厉害,要有通透的流动感。这样的文献展才是比较综合的,在展览流动空间上梳理得比较好,让观众在展厅集中精力有更大兴趣去观看。在布置上我们重新来根据现状来制造一个空间安排,四个方形里面,互动上要深入,平面的、立体的,图片这些东西要有整体的划分,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比较灵活的,“文革”时期的,在程序上可以有些区别,但不应该过分制造区别,而弱化了展品本身,好比一道菜,如果配料过多的话,原味就会受影响。在这个度上要控制好。

设计的时候还需要重视空间节奏和展览布置、内容、形式上的安排,不让观众有疲劳感觉,要不断改变观看的口味,但又不离开主题的范围。另外就是平面导视,图片的色彩、展览的规格,这些也都是很重要的,做得要好可以提升展览品质,使内容很丰满。我们要在这样一个长走道上,摆列提示的内容,让观众知道展厅里面的内容,才不会浪费观众的时间。其他的说得比较清楚了,我也赞成顾老师说的那个时间轴,比较合理,包括楼梯的方向也很合理。到时候要制造空间来改变,下一步更细的地方我们再来做。

    冀少峰:谢谢郭老师,周益民老师请发言。

    周益民:刚才大家都谈到展览方式,杨老师建议采用从7号厅开始展出再到后面的方式,应该说比较顺。但是顾老师提到一点,我觉得很有新意,也就是从10号厅进去,展出民国时期美术部分,这个时期的文字、阅读的方式,确实很有特点的。从这点来看,这三个时期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区别。我很同意他从10号厅进去看的想法,从右到左的方式。这个时期用这个展厅很好,但从图面上看,从楼梯上来后,四个厅的空间,不太适合我们安排参观展览的流动序列,因为当中有分散的因素,这可能会给展览带来一些副作用,很可能形成穿插的状况。如果要是从10号厅开始,这几个空荡的空间要想办法做些东西隔断,来阻碍和引导观众从走道过去观看。入口的序列做得好,可以调节参观的心态,然后从这个区域进去,适当地想办法做一个隔断,沿着这里走过去,从这里出去。到另一个厅,隔断在这里处理一下,顺着这样一个方式走过来,这是一个顺的方式。这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这是我的初步想法。

另外一个,在展陈方面,按照胡主任和肖主任介绍的情况,明显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东西很多,空间很小,这是一个矛盾。我觉得因为这是一个有一百年跨度的文献展,用冀老师的话说就难免挂一漏万,文献展里面重要的是文献,文献是不带主观色彩的,不做任何评价的,是客观的,要把历史时期的实物展现在观众面前,由观众进行了解和评价,要按照这样一个方式来布置。实际上,在展览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文献、作品,是不可能不带有展览主办方倾向性的,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点上,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在一百年时期里进行筛选,不能把所有东西放进去,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何况在文献展的呈现方式里面有多种手段,一种是实物照片,一种是现代手段,比如影视多媒体。文献展示是一种视觉的展览,展品图像资料一定要很好,民国时期很久远,我们从档案馆搜集的资料,当时的拍照技术很低,分辨率很低,确实不适合放得很大,会有很多马赛克点,达不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不清晰我们就放小一些,这样也解决了展厅不够大的问题。为了得到当时的感觉,不同时代的最重要的东西要挑选出来在展厅上布置,而其他相对不太重要的,不一定要在展厅展出,可以用电子书的方式,多媒体循环播放的方式来展示,以此节约空间。

文献展在内容上给我的感觉,不一定要平均对待,不是说每个时期非要面面俱到,我自己觉得民国时期的文献更有意义,因为它们经过历史的检验,确定性更明确,意义更加重大。我觉得应该更加重视下力气搜到更多的东西。在民国时期,武汉是有自己特色的,比如武昌艺专,比如抗战时期的政治部三厅。这些资料我们应该更充实一些,搜集的这些民国时期的文献,角度基本上属于民国政府的文化体系下来的资料。还有抗战时期,当时除了延安,在国统区也有红色美术,所以红色美术应该要充实些。谢谢!

     冀少峰:谢谢周老师的发言。下面有请湖北美术学院的周彤女士。

     周 彤: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很有感触。我是做设计的,接触展陈不是太多,主要是室内设计,在展陈这一块应该有点教训,因为我们曾经有两次失败的经验。这是公共活动场所,展览的动线要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我是比较赞成从左往右的方式,因为流线符合现代人的习惯。杨老师特别提到展览体例的问题,这非常重要。作为实际操作者,如果对这个概念不明确的话,操作中就很困难,造成在设计中的混乱。展览的体例对整个展览风格非常重要,从展览视觉因素上说,前期的东西,大量的文献、小的实物资料,后期体量尺度很大的作品,这些内容的体例都是要注意的。展览视觉的过渡也很重要,在整体风格上还要有取舍。

    我觉得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比如周老师建议从展览内容上进行深入,郭老师提到作为一个展览从视觉因素上不要过分强调年代的断代,应该更符合现代人的视觉感受习惯。当我们进入具体操作的阶段,我觉得除了展览体例,还有就是注意展览里面隐含的东西,这虽然是个文献展,但要区别于博物馆的编年史,除了要进行开放式的引导外,在文本上面还要有一个深入的过程。我就从我的角度先谈这么多。

    冀少峰:谢谢周老师,下面有请湖北美术学院吴老师,吴老师发言完以后,我们就进行自由讨论。

吴 珏:刚才听了各位老师对关于展览陈列的具体想法,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此次展览是文献展,它其中包括有艺术家、艺术活动、艺术作品、研讨活动、教育推广等,内容非常多,也非常详细。怎样把这样一个内容全面的文献展现出来?我觉得在整体的处理思路上,可以将历史的时代特征,与作者的思想状态、精神追求相结合,可以把时代背景、生活方式,以及作者的爱国情怀通过投影影像进行展示,将观众引入到时代的背景中,从而让观众体会和感受美术在时代特征中特定的价值。

具体来说,第一在空间方面。因为现在的内容相当丰富,我们可以考虑将展厅地面和顶面结合起来。现在这种展览方式相当多,比如说以三维图为例,在它的顶面,形成湖面状,在膜上面打上投影仪,上面是影像,下面具体的画,这样会有一个立体画的展示效果。

    第二,可以将展厅的负空间利用起来。通过负空间来制造场景,同时负空间也可以起到总领性的作用。刚才各位老师都说了,流线的设计非常重要,这个地方现在可以利用这种负空间,在这个地方搭建临时性场景,当观众看到这个场景,就知道我进入某个区域了,这种指示性可能更加生动一些。

第三,在色彩方面。我非常赞同郭老师说的,可以采用同一色系的不同色阶,比如80%70%60%,有这样一个递减或递增的过程。

第四,照明的设计。照明这一块可以将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相结合的方式。总体照度可以暗一点,强调局部的重点性照明。因为这个空间只有300多个平方,如果全亮的话,就显得非常小。但是我们把它暗下来以后,只对局部的作品进行一个展示,这样可能会产生一点联想或者幻想,我觉得这样会更好一些。总体的色调暗一点,重点局部照明。

    第五,导示系统。我觉得这方面可以通过真实模拟的方式,在进入口的地方形成一个导示关系,比如我们做一个模型,或是互动的方式,让别人知道我在什么位置。

    第六,我建议在最终的时候加入一个礼品、纪念品或者复制品的展台。因为这个展览,不光针对的是专业人士,还有公众。那么这个时候,比如说像我们原来搞九十年校庆的时候,有原来老艺专的校徽,还有等比放大的小雕塑复制品,别人带回去以后会有一个念想,看到的时候可能还有一点联想。所以我觉得这个也可以考虑一下。

    第七,文字和复制图片可以进行一些艺术性的处理,比如像上一次组织的武汉双年展,它虽然是工程化的展览,但是CAD打出来以后,它有画面的感觉。所以在文字和图片,特别是复制品这方面,我觉得可以加一些艺术性的处理手法,既有艺术的美感,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知识。

    总体来说,我希望能够采用集约化表达和重点表达的方式,两种方式相结合。所谓集约化就是说,将这种非原作,引用的资料集中在影像上面,以纪录片的方式,或者复制品的方式进行展陈。重点可以进行局部的照明和重点照明的方式凸显出来,最终营造一个时代的场景,引导观众的理解度、兴趣点,通过纪录片、故事片的方式为载体,使观众客观地了解百年纵横的主要轴线关系,又能深入其中,了解美术在时代中的价值体现。这是我的想法,谢谢大家。

    冀少峰:谢谢吴老师,有请沈伟先生。

沈 伟:刚才各位专家提了很多非常好的意见,在一些细节方面也进行了很深入的考虑,表明大家对这个展览的关注程度很高。其实我们今天讨论更多的是宏观的东西,就是一个整体的格调和方案走向。我想说明的就是我们在开会之前讲到,刚才也有专家提到了,我们这个展览做得不要像博物馆,这个我们过去也在考虑,实际上是傅馆长最早提出来的。长期以来,我们业内美术界对于展览的认识总是停留在展览馆的形式,就好像国庆节到了,或者是几届美展到了,然后就做这样一个,把作品一悬挂,分门别类地一布置就可以了。我们这个展览的性质,不仅涉及到作品,也涉及到文献历史的梳理,所以说我们首先应该回避的就是要摆脱过去的一个习惯性思维。

听了几位专家的意见以后,其实我们也在反思,要想绝对回避博物馆的形式,我觉得好像不太可能。因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美术馆、博物馆在现代这个体制里面其实是趋同的。我们湖北美术馆其实还有一个名称叫“湖北美术博物馆”,也就是说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就像我们参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它没有说自己是美术馆,但是大家注意看它的展品都是雕塑、绘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视觉艺术,并没有说美术就一定要和博物馆区分。很多博物馆是属于民俗类的博物馆,也就是说大多不是纯艺术的。但我们看省博,也并不是说和美术就截然分开,比如青铜器是不是美术作品?陶瓷是不是美术作品?而且很多博物馆里还有历代收藏的字画,那也是纯粹的美术作品。我想,要完全和博物馆这个方式分开是不可能的。

对于二十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首先要考虑它是什么性质的展览,它要给观众看什么东西,其实它就是一个跨度相对来讲比较大的展览。我们把各方面所能收集到的东西都收集起来,呈现湖北美术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大家要来看的,不光是看美术作品,而且还得看其它的东西,帮助大家对湖北美术进行认知。如果说它只是一个作品,很简单,我们没有必要花三年时间,我们只要列一个标准,然后去选择作品,一个月开一次会,只要开十次会就会把作品筛选出来了。也就是说我们花十个月就可以完成这个展览,但实际上我们花的更多的功夫是在思考,或者在挖掘湖北美术到底什么样子。

所以说,这个展览的设计成功与否,不在具体的形式上的东西,也就是说它的成功不是在于我们对作品原作的呈现,而是通过全方面的各种文物、文献资料,以及少量的原作,提供一个完整的大家对于湖北美术的认识,如果要欣赏美术作品,那么可以到别的展览上去看,没必要看这个展览。也就是说这个展览是综合的,它是一个整体形成的,所以说整体大于局部。我们在思考展览设计的时候,应该从一个整体的方面来思考,而不是首先思考细节。对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杨奇先生,首先要考虑它整体结构性的问题。也许我们刚才有专家谈到一些细节,实际上我觉得这个目前好像为时过早。因为当宏观的东西还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有些东西不是说要多还是要少的问题,可能有些东西我们还得考虑要和不要的问题,那你现在讨论要和不要的东西就很有意义了。所以说整体服从局部,在形式上面、设计上面,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什么个性,刻意要和什么不一样。陈列展是一个长期的展示。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回归现实,这个展最好还是四平八稳为好,选择一个最公众性的方式来看待它。

刚才杨先生提出的整个思路,我觉得非常清晰,也非常有效和实用。他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就是并列的这些空间是可以通过设计来把它打破的,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按照现有的模式,马上考虑怎么把这四个空间利用起来。其实我们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体问题,而不是细节的问题。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把这四个厅打通,打通这个墙以后,然后设计出来一个我们想要的样子,那我们湖北美术的大事记就可以在这个墙面上完整地呈现出来。比方说在新中国到新时期,可以加入影像、录像等,那么这个入口可以拦起来,进门以后,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主标,就是湖北美术文献展的主要看牌,一上楼梯就会看得到,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我的意思是,我们没有必要局限在目前这样一个空间结构里面去考虑,我们可能需要按照动脉线的方式去考虑怎么去进行整体上的划分,也就是回归到一个最简单的主题:我们这个展览给观众看什么。我们目前的湖北美术馆确实就是个展览馆,它还不是博物馆,但是我们又不能把它办成博物馆,这个美术文献展应该是博物馆和展览馆两者功能的合一。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个展览的性质就是博物馆性质的,就是需要通过各种文物、文献给大家提供一个历史的厚度。如果我们这个美术文献展没有文献的话,哪怕即使是收了一千幅作品,它也是没有厚度的。我们目前所做的文本资料收集,其实不存在多少的问题,就看怎么把它合理的布置进去。无论是整体思路也好,还是细节考虑也好,其实都应该考虑怎么把我们现有的挖掘出来的这些材料相对客观的呈现出来。所以我的意见是先进行整体考虑,至于灯光、色彩、墙面处理等细节问题可以不着急,宏观问题没考虑好之前,细节都是次要的。所以首先我们要解决宏观上的问题,即我们要什么东西,不要什么东西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拓宽思路,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美术作品陈列展,但是它也不是民俗博物馆,不是各种各样的资料简单化的陈列。谢谢!

    冀少峰:谢谢沈伟先生,接下来有请湖北美术馆收藏部主任张跃平先生,张跃平先生参与了大量展览具体的工作,同时他本人也做过博物馆,又做收藏,我想听一下张跃平先生的意见。 

张跃平:刚才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我深受启发。在这里我想说一点,这一点可能跟展览没关系,跟设计也没关系,但跟人有关系。我们做展览的目的是给人看,这个“看”可能是人看人,人看物,或者是人看自然,人看宇宙。在展览中,我觉得人看人和人看物的机会比较多。那怎么去理解人看人?在展览馆的展览空间里,观众注意某个东西,主要是看它有没有价值,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一些能量,从物体的展示方式,我们一般人可以感受到它价值的存在。还有就是人看物,这个物体是不是给人有价值,它是哪个方面的价值,适合哪个人群,适合哪个领域?这也就是人看人、人看物的关系。那么人看人、人看物取决于什么呢?它取决于人的心理。我们也要从人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来考虑这个展览的陈列方式。

我们看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心理要求,而且人的心理要求是千奇百怪的,比如有的人比较理性,他不看行为方式,他的心理要求是比较有逻辑的。可能他进来一看,首先看它的文字、条理、大纲是不是严谨,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有价值,我能从中得到什么东西,这是一种很理性的人。还有一种人很感性,他说我进来我不看文字,就看图象,就看空间。还有一些人,他是非常被动的,我走到这了,看这个东西,我是不是非要进去看,他犹豫半天,像这样的人,你就得在后头推他一把,那么推他一把就要有技巧。有的人很胆怯,我被朋友拉过来的,我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随便进去看看吧,也有这样的人。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理性的,有感性的。还有慢热性的,就是很慢,他对一个物体,他一开始不会很激动的,或者是很投入的,但是一个真正的好东西,他慢慢接受以后,在他的思想当中,心理上产生一个共鸣以后,他会慢慢的走进去。还有一种被动的我刚才说了,就是人的心理决定了人的行为。但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一个什么东西,被人尊重,这个很重要,不管是在哪个场合,我们去吃碗面条,去小吃部搞个什么东西,都需要被人尊重的感觉。这种感觉,我觉得是非常需要的。

    那么怎么去尊重人?社会上有普通老百姓,有专家学者,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我们这个展览,不仅仅是给专家看的,而且也是给老百姓看的,但是如果你把它的搞的太悬乎,搞的太学术,他就接受不了,或者是很难进入,因为他如果没有一定的学术背景,他就很难进入这个展览,很多人进去以后走马观花看看,然后就走了。可能开幕式那天会有很多人去看,去了解,去学习,过了一段时间观众肯定会逐步逐步的减少。这个时候我们怎么样去发挥展览的作用让所有城市的观众持续不断地进来看这个东西?我觉得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怎么尊重呢?从脚下尊重。不是用头尊重,也不是看你的服装,而是从脚下尊重他。我就在想,是不是要从展示的方式上面给人进来有一种纯净、庄严的感觉。从脚下尊重,我们的地面空间可能也要处理。这个该怎么做?我现在也没想到很好的办法,只是从心理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我们走在一个石板路、水泥路上,和我们走在红地毯上,那个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我不是说要去铺红地毯,但是地上肯定要进行设计,把观众抬起来,让他们庄严起来,让他们受尊重起来。观众真正接触这个展览的时候,首先是视觉,其次就是脚。展览是需要观众的,我们需要他们,我们就要把自己放低一点,把他们抬高一点,从脚上开始尊重。这次在香港去看艺术博览会,我也有这种感觉,我觉得他们真正做到了从脚上尊重开始。当然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看法,其他的专家说的都非常有道理,我也非常赞同,谢谢大家! 

    冀少峰:谢谢张跃平先生,他认为展览要给更多的给观众看,而不仅仅是给专家看。下面有请湖北美术馆策划推广部主任朗雪波先生发言。

朗雪波:湖北美术馆自成立以来,对于展览陈列还没有开过相关的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在座的专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对于我们以后举办展览以及呈现良好的视觉效果,我觉得非常重要。我觉得馆里以后应该多请专家过来,从技术的角度对我们美术馆的展览陈列多进行讨论。以前在美术馆,大家更注重谈论的是学术、观念、策划,但是它最终呈现出来的是视觉结果,这个视觉结果的呈现是非常重要的。怎么通过灯光、环境,通过你的设备,通过更多的动线的关系,把作品呈现出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展陈和整个空间的分割,我觉得就像一件作品一样。展览陈列不是很简单的把作品一挂,灯光一打,然后就可以了。在这方面,整个美术馆,我觉得都应该重视起来,重视展陈方面的营造和设计。最终观众所看到的,是展陈最终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我们这一次去香港去参观香港艺博会,它有300多家画廊,这里面的作品是非常丰富的。怎么样区分这个空间,以及它分了多少个部分,怎么样对于大的画廊的展位以及小的画廊展位的分配,每个画廊它站在一个什么角度来展示它的作品,以及灯光的选择,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其实对我们美术馆做展览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经验,我觉得这个是我所想到的一些东西。

对于专家刚才的发言,我个人认为,包括杨奇老师、顾老师,以及各位其他的老师,我觉得说的都是这个展览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些问题,而且应该从整体框架到细节都进行考虑。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因为时间很紧,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现在是一股脑全部都得上,不是说你先考虑一个大的结构,然后再考虑细节,然后再考虑设备。现在没多少时间准备了,怎么样呈现出这样一个完整的展览出来,这个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觉得张主任刚才谈的特别好,就是关于地面怎么处理,我觉得地面是我们在展陈的时候,很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大家可能抬头看天,头稍微低下来看墙,但很少关注地面是怎么样的,还有展厅里面观众所感受到的声音,你的声音怎么分区,包括观众进入之后,他的脚步怎么样和地面发生关系,是一种以静态的方式发生关系,还是以声音来发生关系,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每个人的鞋都不一样,他走入展厅的时候这个细节会导致对其他观众的影响。刚才张主任一说到这个问题,我就有同感,我们踩在地毯上和踩在木地板上面,和踩在大理石的地面上面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去考虑一下的。还有我们声音的这个部分,我们可能会采用一些多媒体的装置,虽然说这个空间很小,但是它和装置之间是有关系的,有的是用耳机,有的你必须要调动频率,你怎么去找到这个频率之间相互不影响的关系,让观众贴近一定距离的时候,他又能够听到。我觉得如果要深入的话,要把这个展览做到一定程度和高度的话,我们真的是要认真的去思考这些问题。

 从展示的角度上面来说,我觉得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展示,甚至包括我们逛街的时候看到一些商场、家具店、专卖店,其实都是展示,只不过展示的内容不同。大品牌的展示不一样,一般的那种市场,同样也是展示,它的展示也不一样,我们要取一个什么样的节点和什么样的角度,我觉得这个是需要我们来把控的。然后就是关于展览后期,开幕完了之后,观众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什么情况下限制多少人流,然后再来进入保持最佳观赏的状态,而不是说大家全部都进去了,这样就很乱,你要控制一定的人流量。后期的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个管理不光是人员的控制,还包括你的设备更新。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陈列展,这个展览可能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它的很多设备都是新的,包括贴上去的东西都很新,但是它随着时间,它会老化,它会旧,那么旧的时候我们怎么办?我们需要后期进行维护,甚至包括设备,包括投影仪,投影仪的灯光烧到一定程度就报废掉了,报废掉了之后,你怎么去替换。我觉得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包括一些字牌,它随着时间的关系会剥落,或者是松了。这个也要进行一个更替。我觉得这个展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不是一个很简单的展示,它是一个长期的陈列项目。我觉得这是我们都必须要面对和考虑到的问题。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冀少峰:谢谢朗雪波先生,第一轮发言,我们基本上都告一段落。那么下面是自由讨论。 

    顾训铭:听完以后我也感慨万分,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从我自己的展厅设计经验来谈一些展厅设计的问题。刚才沈老师和邓老师说的是博物馆和美术馆界定的问题,我觉得目前来说它不是个问题。现在在中国是分了两个体系,一个是博物馆体系,一个是美术馆体系,但在国际上,其实这两个是合二为一的。比如大都会博物馆,它不分什么是美术的、文物的,其实它本身的美术作品就是文物。像意大利,米开朗基罗那些作品都是文物,但是它又是纯粹的美术作品。所以在意大利就没有分出这两个部分。所以我觉得大家不用担心这一块,我觉得美术馆在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大家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就行了,没必要去给它界定是在哪一个层面上。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刚才我看了动线。整体来说,我特别赞同沈老师的说法,因为咱们展览分了几个部分,但在实际的物理条件下,它是整体分了七号、八号、九号、十号厅来做的。我认为应当把它统筹为一个大的元素风格来做展厅设计。我做展陈习惯的设计顺序,基本上也是像张老师所说的,有许多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心理需求去做的。我一般开始做展览的时候不给观众一个突然感,突然感的东西就是没有感情培育的,我们要有过渡,有一个序,先把人的心情沉淀下来,让人有心情可以进入进去。那么这个序还要有一个点,这个点是能够吸引你的眼球,让观众感兴趣的进去参观。展览设计的时候刚开始先要有过渡,跟看电影一样有一个培育的过程,其实展览本身它也是一个作品。做到一定的时候,它还要有几个高点,不能平平淡淡。展览展陈的过渡实际上是跟音乐有关,它是要有节奏感的。一般展览要计算它参观的动线和整体的时间,大约是多长时间能够参观完,我有时候做展览是要研究它的。我往往在展览的时候开头是不会做设计休闲椅和资料查询的,如果说用四个厅来考虑的话,可能在第三个厅、第四个厅,我会设置一些休闲的地方,让观众停留下来坐下来休息,也让他们去消费,同时又让他们去感受艺术的氛围环境。比如莫奈展,中间那一块区域我就做了一个查询的区域,又配了一些咖啡,可以放映一些资料,文化氛围跟你整个的氛围是统一协调的。从参观展览的习惯来说,一般结束语后,观众很想要索取一些展览当中需要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往往就出现在礼品和商品这一块,它就是一个连贯的人的心理状态和活动状态。咱们这个展览还要去考虑学术的问题,同时像张老师所说的,大多是普通观众,这两个相对确实有一些纠结的地方,既要专家看,又不能挑出毛病来,而且又要符合专业的陈述。但实际上普通观众要看得懂,就要在展陈文字上区别学术的语言和普通直白交流的语言,在说明牌上要有一些解读,要更广泛一些,更大众一些。刚才张老师所说的从地面做起,也是从人文心态上考虑的。我最初的时候说展览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它不单是脚感,它的触感,还有嗅感。我做古玛雅展,那个展览搁在一片丛林之中,让观众进去能闻到一些丛林的味道。同时,这个部署一定要拿捏好,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赞同郭老师的说法,就是营造气氛,形成一个展陈的立体空间,烘托你更重要的展品。否则就叫过渡包装,就像咱们买月饼一样,本来是要吃了它的心,最后却吃了一大堆的盒。这个拿捏度数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一种感觉,这个拿捏要根据展品的情况,哪一块是要放松的,哪一块要突出表现的,都要注意。

刚才我看了这个展厅流线,我挺赞成杨老师的动线路线设计。中国的习惯还是从左边向右边看,但是在民国时期,能否有一小块别扭的设计,就是让你感觉有一些别扭,而这种别扭却显示的是一种文化。解放以后,人们阅读习惯才开始从左边向右边念,过去民国时期的人就从右边向左边念。这种别扭,其实本身给你带来一种文化的差异感。还有,我觉得从参观的动线来说,既要让它有一个统一连贯的参观路线,又可以每个作为一个个性化的独立参观,因为有时候散客观众是不会按你的逻辑思维去参观的,他可能上来之后会进这个厅,有可能会进另外一个厅。所以这块,既要有一个连贯性,又要有一个相对性,这个可能对于展陈布局和动线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杨 奇:其实我个人是把展览当做一个作品来看的。当做一个作品,事实上就是回应刚才沈老师说的,对于一个展览,我们首先看的是它的整体,所以我们首先讨论的也是它的整体。我上一次看巴洛克那个展览的时候,我非常感动,而且印象非常深刻,它的展览里面设计了一个资料阅读区让观众参与进来。我觉得作为一个文献展来讲,这个想法非常好,也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通过几年准备其实有很大部分工作,不仅仅是在为展览呈现的东西去准备资料,而是对整体的文献和历史的一个调查。我们在任何一个文献展览,不要说一千多平方,即使包括现在的中华艺术宫拿出来两万平方,也不见得能够把所有的历史说清楚。所以在这个里面,我觉得设一个资料区,把我们过去前段的一些工作给汇总起来,把我们自己本身所做的这些资料呈现给观众,它可以充实内容,并使整个展览丰富起来。另外,在没有展览呈现出来的东西也可以在后面的资料区里面放出来。资料区里面可以有各种形式,可以是陈列的资料,比方说视频类的,互动类的,可以丰富这个展览的形式。

第二,度的把握。做展览,尤其是博物馆的展览一般是以实物呈现为主,做美术展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作品往往是不解释的,而是以一个中立的形式来呈现。这个问题对于过去一些主题性的作品是这样,对于一些百花齐放类的东西更应该是这样,有些东西可能越解释越不对。所以应该有度的把握问题。前面我提到体例问题,我想再强调一下,为什么展览要考虑体例?在博物馆里面可能不大出现这种体例的问题,因为它是分类的,比方说青铜器、玉器等等,他们本身是分类的。但对于美术展,尤其是文献类的,我们要考虑体例,它从前到后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叙事方式,既然是文献展,它就应该有叙事方式。这个叙事方式从前到头不能够跳跃。所以我在之前也谈到,前面部分资料性的东西比较多,后面部分作品类的东西更多,这些东西不要做到最后,前面和后面不一样。

    刚刚前面张老师提到了,对于地面的处理等等这一块,我没有想到很好的形式,事实上在展览当中,也很难形成很好的形式。这一块我想说具体一点,地面为什么不处理,或者是很少去处理。因为在展览上,大家集中的眼睛是看墙面的,地面顶面这一块,如果做的丰富了,一个会造成视觉上的干扰和思想连贯性上的干扰。另外一个是展厅安全,这块其实很重要。你重新把这个地面扒掉重做,但是很难找到一种又安全,又能够让人有感触的东西。之前郭老师提到立体化的这个概念,我觉得是可以考虑的。关于视觉的问题,我们都有情绪性,观众看展览对于第一件作品会仔细观察,会一边看一边思考,但看的多了,他的视觉就已经开始疲劳了。所以在展陈形式上面,这种段落的取舍是需要考虑的。另外,过去是一个展览的大纲完成了,所有东西完成了就放到后面去了,前面可能我管了,后面的事情我就不管了,或者说很少管。但是我们现在要求是从开始进入这个资料收集的时候,自己是要进去,跟着一块做,到最后和策展人形成一个联合体来做这个事情。

    还有就是对于策展人的要求。曾经一个策展人说:观众是猪。为什么观众是猪?这话很难听,我当时也很反感,我说为什么叫观众是猪?他说,因为观众是你给他什么,他就吃什么。所以,作为策展人,他要有一个高度,他要控制整个展览,当观众进来以后,他要调动观众的情绪,这个情绪在哪,到哪给他吃什么,这个是需要考虑的。这个东西可能跟我们之前刚才老师谈的所谓的中立性又有一点点不一样,这点不一样是必须要有的。这里面我表达的东西可以通过展品,可以通过文字叙述,可以通过一些资料来呈现,甚至包括所谓的灯光方式、墙面色彩,把这个东西都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东西交给观众。关于动线问题,其实我们这个动线的划分还是比较简单,真正的动线是让观众在不知不觉当中,在没有任何人指引当中走向你设定的路线。包括灯光形式,有的灯光暗,有的灯光亮,这个东西其实都是控制这个展场的氛围,氛围也是情绪,它可以调动观众。所以说一个展览不能够眼花心乱,但是也不能做的太平,一旦平了,尤其像这种文献类的东西,当他读不下去就会转眼跑掉。所以刚才顾老师提到有一点,观众的停留时间我们还要测算一下,要设定他在哪停留,在哪要快步跑,在哪要坐下来。

顾训铭:我认为展陈是视觉艺术,而视觉艺术分好几块,平面设计是一块,形式设计是一块,再到网站等,这个统称视觉设计,应该是一个统一的设计概念,千万不要说平面设计只做平面,形式设计只做形式设计。   

    冀少峰:这个会开的非常热烈,观点鲜明,而且争论激烈。总结性的发言,还是交给我们傅馆长吧,大家欢迎。 

    傅中望:今天这个会开的非常好,我觉得这是我们美术馆界开的一次很重要的关于展览陈列设计的研讨会。我们湖北美术馆对这个展览很重视,也希望国内的,包括本省的优秀的专家在展览设计之前,提供一些对展览设计的想法和建议,这样有助于我们下一步具体的设计。刚才各位专家谈了很多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对我下一步做这个展览有很大的启发。事实上对于湖北美术文献展,我个人对我们的学术部,包括我们展览部的要求都是很高的,这个“高”首先是一种艺术的境界。我们现在是讨论展览设计,展览设计就是一种艺术创造,它是需要有境界的,有的展览设计,我认为就是一件艺术作品。

    美术馆区别于博物馆,其实差两个字,应该说是区别于中国目前的博物馆,而不是西方的博物馆。我也接触过博物馆很多的陈列设计,确实有很多展览在过渡地装修,过渡地制造人为的环境,最后我们要看的东西反而没有了,这就是目标不明确,很多辅助性的无意义的装饰品太多。好的展览陈列在某种意义上不是靠金钱堆砌的,而是对空间、材料的一种合理的把握,所以像美术文献这样一个历史性的陈列展,其实跟博物馆是一样的。刚才大家从空间、色彩以及人性化的这些服务提了一些建议,我想说的是,首先我们的展览是做艺术展览,它要营造良好的陈列与观赏空间,还要强调它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再一个还要强调观众的情感体验和人性化的参与性,我们在所有的空间形态、设计以及材料的运用上,都应该符合展览的主题,以突出展品为原则,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设计其实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高度控制,同时也是一种限定性的创造,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当中,我们如何将这100年的文献史料以及展品统一在整个展厅当中,让观众去观赏,去接受,我觉得这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艺术问题。在设计方面,在座的都是行家,有很多的经验,我们会好好采纳。这个展览,首先在流线上还要考虑。关于流线,其实我们刚开始也提出从左到左,为什么?因为这个地方有一个门,十号展厅有一个门,其他都没有门,就这边有一个门。一般来说,电梯一上来以后,从这个上来绕进去再出来,从这个门进去以后往里面走,这是最初的预想。但这个空间是可以改变的,真正要做这个展览,我觉得要不受墙面的限制,几个展厅之间的门都可以拿掉,也许这个地方可以把它封闭起来,不要有门的概念,应该把这些连接的区域形成一个整体。

    还有,这个展览节奏涉及到人的心理的、美学的,甚至各个方面的因素,所以这个节奏的控制很重要。我们上次做法国艺术家瓦尔达的展览,其实他们设计的时候做了很简单的空间划分,刚进去不是很开阔,把你限制在一个小空间,然后走到另外一个空间以后,突然又很大,大了以后又回来,又有一个通道,它有空间上节奏的变化。所以在空间的节奏上,可能也是我们下一步思考的问题。有些还需要在风格上定位,在色彩上控制。在风格上,我们做一个美术展览,不需要装饰品。我们跟博物馆不一样,它可能在它的辅助展品、展台,甚至立面墙上,做一些和文化形态相关的装饰品。我希望这个展览是人性化的,简洁、明了,排除一些多余的,无意义的形态,我们所有的空间形态,我们所有的色彩,所有的元素,都应该强调它的意义。

     我们下一步会对各位专家今天所讨论的一些问题一一的进行消化,最后把这些想法、理念,把它转换成我们认为的比较理想的一种状态。我们湖北美术馆建馆五年来,一直立足于我们本省文化艺术的梳理,美术史的梳理,最后形成一个湖北百年美术这么一个文献展,这是为了让我们的观众,让我们的专家,甚至让我们的领导,对我们湖北的美术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总体的概念。我们觉得这个展览要体现它的创造性,体现它的创新。这次展览得到文化部,包括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的高度关注,这是我们在美术馆界首次来做的一项工作,文化部也希望我们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今年10月我们这个展览开幕以后,2012年的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会有将近100多个美术馆专家,美术馆馆长将在我们馆召开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所以,我们还是有一定压力的。我们今天的研讨会,其实是一个高水平的,关于美术展览陈列的研讨会。我觉得今天的会开的很好,也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参加这个会议,谢谢各位! 

冀少峰:再一次谢谢各位专家的到来,谢谢你们提出的意见,谢谢!

                      

附件:

免费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 话:(总服务台)
  027-86796062
  027-8679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