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物游心——田少鹏艺术作品展”研讨会

时间:2012-07-21发布者: 湖北美术馆

研讨会纪要

    间:2012720

    点:湖北美术馆艺术交流中心

学术主持:傅中望(湖北美术馆馆长)

与会嘉宾(以发言先后为序)

吴招才    湖北省京剧院党委书记

唐小禾    著名画家

梅昌胜    湖北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著名表演艺术家

       著名画家

丁素华    湖北省艺术研究所一级导演

周向林    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

习志淦    湖北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

陈绿寿    湖北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

江兆旻    武汉市艺术创作中心一级导演

任建军    华中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刘忠源    湖北艺术研究所湖北舞美学会副会长

       湖北研究所副研究院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金海波    湖北省京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师

陈人钰    著名画家

瞿晓桦    湖北省电视台一级美术设计师

吕墩墩    《美术文献》编辑

朱明健     著名画家

魏光庆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院长

郭正善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宋克静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傅中望: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田老师是跨界艺术家,不仅参与过省内许多大型舞台美术的设计,同时也从事油画和壁画创作。今天研讨会来了很多舞台美术设计和艺术界的朋友,首先有请湖北省京剧院党委书记吴招才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吴招才:首先,非常感谢各位来参加今天的开幕式和研讨会,共同鉴赏田少鹏老师的艺术作品,分享他给我们带来的艺术作品,感受他融情于画的心声。

我欣赏并研究过田老师的许多作品,包括他写的很多关于舞美方面的专著和文章。他主张舞美设计介入戏剧主体,探索富有深刻内涵的表现形式,创造符合戏曲表演的空间。他的很多舞美设计作品誉满剧团、享誉全国,富有象征意义。例如《徐九经升官记》中的歪脖树寓意徐九经,《膏药章》中四个摇摇欲坠的柱子使观众一进剧场就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除了舞美作品,他在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油画、壁画等作品的创作,勤于耕耘,善于思考,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艺术的见解融于画中,抒发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其作品朴实中见奇思,空灵中显意境,其壁画作品在很多重要的场馆和标志性建筑中获得人们的青睐。

     此次作品展有舞美作品,也有壁画、油画,展览浓缩了他一生的艺术创作,彰显了他于闹世中取静,于繁杂中忘我的艺术创作精神。田少鹏老师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他肯追求、肯钻研、肯勤奋的结果。

田老师性格开朗豁达,不因逆境而悲观,不因成就而骄傲,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希望田少鹏同志在今后的不断追求中取得更多的成绩。谢谢大家!        

      唐小禾:今天这个展览我看过后很感动,被田老师的勤奋所感动。此次展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舞台美术设计、油画以及壁画。我跟田少鹏是同一辈人,“文革”后我们都在思考如何突破“文革”的美术模式,如何使艺术回到本体,深刻地揭示其创作的本质和价值。当时我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思考,即文化思考。

    1982年,我曾在美术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主要谈创作心得。因为“文革”时千篇一律的创作方式受到了批判,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我们自己的艺术创作个性和特色,我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地域、人文、历史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南方文化以屈原的楚辞为代表,它是一种充满浪漫气质的文化,而北方则以诗经为代表,充满现实主义的特征。”当时说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文化从大溪文化发展到楚文化,这又是一个特质,并行发展的文化随着中原文化的南下,共同之处就更多了。

    当时谈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研究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特点,由此引申到怎么样探索自己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个性。所以看过田少鹏的作品后就让我回想起这些。他对楚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再创造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无论从他的舞美设计还是他的油画创作,抑或他的壁画创作,这些都有共同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辈人共同经历过“文革”之后在文化上的这些思考是相同的。刚才我们闲聊时也谈到,现在新一代的青年艺术家和我们所想的都不一样,但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自己的特点和价值。现在的青年艺术家很少再画像田少鹏这样的风景作品,但是这些讲究意境、情趣和写实性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非常亲切的。这些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追求的艺术价值,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另一代人,我们要承认上一代存在的价值,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任何一段都不是空白。吴冠中先生也说过,作品不论新旧,只论好坏,在每一辈的作品中只存在好坏的问题,没有新和旧的区别。所以我觉得他的这些作品非常有价值。

    田少鹏这一生的艺术之路还有很长可以走,这次只是画上一个简单的句号。他一辈子所做的好事很多,我省在全国有影响的这些剧目每一个都有他辛勤的劳动,他为我省的舞台美术、戏剧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特别喜欢他的设计,简洁而明确,从舞台美术的设计格局到范式都非常经典。我经常听说他跟着剧组走南闯北,他却还有这么多时间画油画,这说明油画创作和舞美设计其实有着很内在的联系。19世纪时法国和俄罗斯的很多大画家们都做过舞美设计,特别是俄罗斯的索罗科夫等都有非常棒的舞台美术设计。这个现象现在在我们国家已经比较少了,但田少鹏依然坚持画油画,再把油画中的体会融汇到舞台美术之中,这条路是非常正确的。他在如此繁忙,工作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油画和壁画创作是非常难得的。我和田少鹏有过几次壁画的合作,其中比较重要的创作就是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古代战争馆的壁画。他对古代题材研究很多,在草图阶段就非常认真,也很主动。他按照军事博物馆的提纲把中国的军事发展史分为五个部分,创作出了200多平方米的大型壁画,他的勤奋和努力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也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合作。

     我们的另一次合作是在红安的李先念纪念馆,那次并没有什么报酬,而且要在那么的大面积中表现李先念的一生,当初那张稿子就是田少鹏画的,非常精彩,我们那次的合作也很愉快。

   我认为田少鹏的艺术创作最可贵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在文化内涵上的思考,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谢谢大家!    

     傅中望:唐老师长期与田少鹏老师合作,对他比较了解,刚才对他做了三个方面的评价,都非常中肯。下面有请梅昌胜先生发言。

     梅昌胜:我与田少鹏老师的合作主要是在舞台美术方面,除戏曲剧目的创作外,他还与我合作完成过许多省内大型综艺晚会的舞台美术设计。看过田老师的此次展览后,我对他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此次展览名为“乘物游心”,但我觉得是他的心比物更静,我们也可以从展览中看出他的性格。

唐老师谈到田少鹏老师对文化有很多思考,舞台美术的设计涉及文化的很多更深的层面,这使我深深受益。我与田老师在探讨舞台美术设计和制作时也经常会谈到文化。

现在各种科技的发达给现代舞台美术设计提供了很多便利和条件,但现在的年轻设计者们恐怕就缺乏对文化、人性和事物本身的本质性思考。而田老师的舞台美术就不同了,他一直希望在设计的过程中为整个舞台带来灵魂般的视觉冲击。我觉得田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人,他的心非常宁静,这也是我在与他合作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

除此之外,田老师还有着开明的艺术思想。他的这种思想理念总是处于一种火花般的迸发状态。他在戏曲创作的过程中,基本不会按照固定程式,而是对每一件作品都有新的思考和突破性进展,尤其在京剧界。除表演以外,他在舞台设计方面也是非常开明的,永远不停追求,这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可以说在京剧,特别是戏曲的发展中,当程式化的东西制约了京剧发展的时候,舞台美术相反率先对京剧的很多程式化东西进行了突破。

     田少鹏很安静,做人做事都是如此,而我认为我们做事从艺确实得先从做人开始。田少鹏老师现在的创作是“第二春”的开始,他退休以后可能还会脱离之前浮躁的、事务性的,或指令性的工作状态反而迸发出更大的张力,田老师的艺术思考以及他的活跃理念应该会在“第二春”的过程中得到更加灿烂的表达。谢谢大家!

     傅中望:无论是从艺做人,还是对舞台艺术的思考,梅昌胜先生都谈得非常好,谢谢。下面欢迎程犁老师发言。

       犁:今天看了少鹏的展览我特别感动,他一生做了很多事,除了舞台美术设计还创作了那么多优秀的壁画和油画,这让我自愧不如。

少鹏的人生是成功的,他的成功与他那敏锐的感悟能力、谦逊的人生态度以及勤奋钻研、一丝不苟的事业精神有关。我们一起有过很多次合作,特别是在军事博物馆和李先念纪念馆的合作,现在回想起来都特别愉快。今天看了少鹏的展览以后才知道,他对待绘画一直都特别认真,却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利益。

少鹏喜欢对周围的事物做一些思考,也很注重自己的学习和提高,这与他自己的文化素养有着极大的关系。我认为“德艺双馨”的称号非他莫属!

       傅中望:唐老师、程老师和田老师长期合作,并从他的从艺以及人品方面进行了评价。田老师今天的艺术成就来源于各个方面,其中与他的为人处世以及艺术上的造诣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有请丁素华老师发言。

      丁素华:非常荣幸今天能够来参加田少鹏的学术研讨会。我和少鹏兄是同乡,既是同学又是同事,我们在一起磕磕碰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到现在,与他合作真的是一个非常愉快的过程。

     看过今天的展览我感受很深。一方面,少鹏兄是一个感情非常浓烈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理性、严谨的人。他此次的展览触动了许多在我记忆深处的东西。比如他画的几棵梧桐树树干下面的落叶,触动了我儿时的记忆,让我回想起珞珈山的秋天;还有作品中的那些乡间小道、水流、油菜花田等,都是我记忆深入抹杀不掉的东西,所以说他的感情色彩非常浓烈。同时他又是一个思想严谨、理性而扎实的人,这从我与他的合作中可以体现出来,如描写李卫当官的黄梅戏。他对楚文化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非常扎实的功底,他能够始终把握住楚文化的浪漫、灵妙,甚至还带有一点诡谲的风格和味道。无论是他画出来的心灵图,还是他所设计的舞台中的灯,都让我感受到非常浓郁的楚文化氛围。

     所以我觉得跟少鹏兄合作是一个非常愉快的过程,不仅因为我们是同乡、同学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在创作中有着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追求。毕竟一件事情的结果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其过程是否愉快。而以我们现在的年纪,功利对我们来说也已不那么重要,我们更看重精神上的愉悦。少鹏此次的艺术作品展是一个非常好的人生小结,也希望他今后还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也期待与你的再次合作。谢谢大家!

      傅中望:丁素华老师是编导,所以对田老师的总结是感情浓烈、富有理性的思考。作为一个画家需要有很多感性的体会,但是作为一个舞台美术家又必须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是舞台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下面有请美术学院周向林老师发言。

     周向林:我小时候看过很多田老师的画,记得“文革”时期看他的风景画我很受启发,那时候我还在学画。后来又看了他的壁画,也与他有过几次大型壁画的合作,如深圳的《世界之窗》等。田老师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注重搜集资料,每次画壁画的时候涉及的一些资料,他那里几乎是应有尽有,尤其是楚文化的,他对这个很了解,而且在他的油画、壁画、舞台美术中都得到体现了,这些东西都用上了。

      田老师脾气非常好,几乎从来没有看到过他发脾气,印象中只看到过他有一次着急,1994年的时候我们到欧洲去,那个时候出国都是因公,发了一个出国须知,我看到好笑就念给他听,上面说国外的窗户都很亮,小心撞上去撞到头了。结果到了巴黎的第一天,我们从地下通道一出来他一头就撞到玻璃门上了,更糟糕的是把眼镜也撞碎了,本来到法国就是为了去看博物馆的,结果他高度近视,眼镜又撞碎了,后来花了大价钱配了一副眼镜,非常心疼。那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他着急。

      刚才有一位记者采访说,田老师既创作壁画,又创作舞台美术,又搞油画,一个人这么多怎么顾得过来?我说舞台美术是他的专业,是他的工作,油画、壁画是他的兴趣和爱好,而且我觉得艺术是相通的。正是由于他的油画、风景画得这么多这么好,所以对舞台美术和壁画的创作都是有促进作用,这是相辅相成的。

    我刚才看到小展厅过去的老画,包括现在最近画的几幅新画,我感觉特别好,一个是特别亲切,有些画我小时候就看过了,而且我觉得作者的心态特别平静,而且没有更多功利性的东西,就是想把这块颜色画好,把这片风景画好,特别单纯。我在这里借题发挥一下,很多老先生,包括我们很尊敬的老先生都是这样,长期不画画以后总是有一个心理上的障碍,一画就觉得没有原来画得好,因为原来有一个很高的高度,现在几十年没有画了,一开始觉得总是不如自己期望的好,有些人画一两张,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了,我觉得田老师这一点很好,他坚持画下来。当然现在有一个矛盾,因为这些年的艺术发展非常快,过去很单纯在画风景,到今天就想加一些新的观念进去,这时候就会产生矛盾就会不协调。我觉得一方面是要与时俱进,同时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把自己原来的东西怎么尽可能的融入新的时代,能够加新的东西进去最好,它是一个逐渐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只要画的时间多了,一定会有所升华。现在田老师退休了,也不用再去搞舞台美术了,专心画油画,相信他画一段时间手更熟了,他就会不满足于现状,就会往前有更大的发展,我期望过几年再看到田老师新的展览。谢谢大家!    

     傅中望:刚才周院长谈到了与时俱进,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和语言文化。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背景、创作思想以及生长条件都与我们不一样,所以他不可能有我们五六十年代艺术家的感受。下面有请习志淦老师发言。

     习志淦:作为综合性的艺术,舞台美术与戏曲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一体。20世纪80年代初,年轻的湖北省京剧团由于一个戏在北京打响,被全国的戏剧界誉为“异军突起”。湖北省的戏曲能有今天的成就,与田少鹏先生的重大贡献是不可分的。他既是我的同学、同事,更是我多年的知己。在我创作上演的二十几部戏中,我跟他合作的一共有七部,包括海峡两岸的。可以说我许多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他的指导和帮助。他的美术思想、艺术观念、创新意识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古老艺术,在今天如何适应当代观众的需要,已经成为当代戏曲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记得《徐九经升官记》排练之初,我们在湖北省文化厅开会,恰逢谢添导演的电影《七品芝麻官》上演,便一同观看。看了以后我们两人都很紧张,担心我们的作品会与其雷同。毕竟这两部戏都是写丑官的,而谢添导演的作品确实已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于是经过三天的仔细研究,我们把《七品芝麻官》舞台剧中与其雷同之处进行了删减。这部戏经过一年多的打磨,于1981年在北京演出,当时吴祖光先生专门把两个剧本进行了对比,他认为《升官记》的美学价值已大大超过了《七品芝麻官》。

      少鹏参与创作的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舞台美术,而是介入到整个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并全身心地投入。我的很多作品就是在与他一起的打磨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80年代前后正是中国戏曲从“四人帮”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时期,这时候戏曲舞台上如何既保留传统艺术的写意之美,同时又符合广大观众新的审美趣味,是摆在我们这个创作集体面前的首要课题。作为舞美设计的田少鹏以他独到的思考在这个戏中创造性地把传统戏的程式化表演与现代审美观结合在一起,使《徐九经升官记》舞台面目一新。虽然是一部全新的创作剧目,他却没有采取当时比较时髦的实景设计,而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大写意手法,全剧没有用一个实景。比如上任一场,仅一棵歪脖树的造型,既点缀了环境,又揭示了人物孤独的内心世界。而在王府一场,田少鹏刻意把武士们安排在纱幕后面站堂,这既是传统戏里龙套的运用,却又成为舞台美术的一个部分,舞台的纵深感大大加强,王府的那种威严和阴森瞬间被表现出来。而且在二道幕的运用上,他也独具匠心,两扇门关拢是幕布,推开是布景。正是这些舞台构思,给导演提供了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在排场上,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样一个情景——田少鹏与余笑予导演争得脸红脖子粗。在原戏校的学生中,他是唯一一个敢对余老师毫不客气提出尖锐意见的人,而正是在这种争论中,余笑予的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我每次写出了剧本初稿都会给少鹏看,他会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时候甚至是带有毁灭性的意见。但他的意见我都认真听取,因为我相信他的艺术直觉和对朋友的真诚。记得在80年代中期,我应武汉市京剧团之邀为他们编写一出表现上古时代的新京剧,因为知道田少鹏对上古文化颇有研究,初稿《大禹治水》出来后第一个便请他看。他从作品的样式、原始思维方式到情节的铺排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正是他的启发和鞭策,迫使我去研究过去不熟悉的东西,京剧《洪荒大裂变》才由粗糙到慢慢成熟。这部戏的舞台设计虽然没有挂他的名,但其实包含了他的许多美学思想。例如第一场月亮型的平台,就是他在与我和导演谈论时画出来的。

他的舞美设计一出戏一个招,但却丝毫没有那种自我表现,故弄玄虚的成分。比如汉剧《美人涅槃记》中,中间一个大景片,旁边四个小景片,前面仍然是传统的一桌二椅样式。大景片正面是“天地君亲师”,讥讽牛家的那种表面仁义道德,暗地男盗女娼的虚伪;反面则是端庄的观世音像,象征着女主角胡翠花的单纯和虔诚,后来观音显灵,布景与人物又融为一体了。景片一翻转,环境时空马上发生变化。既是传统手法,又有现代特色。而四个小景片也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使整个舞台调度十分灵活自如,与全剧的喜剧风格融为了一体。

在《膏药章》一剧中,他设计的似乎摇摇欲坠的平台,既预示着清王朝即将崩溃,同时又为导演的舞台调度提供了多层次的表现空间。而《射雕英雄传》中虚实结合的构思手段,恰又迎合了当代青年们的审美需要。

在京剧《襄阳米颠》这出戏中,田少鹏作为一个对前辈书画大师热爱和崇拜的艺术家,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他把中国书法艺术之美与戏曲舞台之美巧妙地结合,从开场的清明上河图的大幕,到后来一场场书画条幅、篆刻,印章布局等等,实在是别具匠心。尤其可贵的是,每场的布景与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交相辉映,成为舞台上不出声的重要角色。比如在米芾被抄家的一场,破碎的书法条幅迎风摆动,给人一种凄美的感受等等。

“丹漆不文,白玉不雕”是田少鹏舞美设计的特点,也是他艺术功力和人格魅力之所在。纵观今天的戏曲舞台,当我们被那些金碧辉煌,动辄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现代布景的豪华装饰弄得目不暇接、不知所措之际,当我们看到在大钢铁和木材堆砌中被削弱的剧情和表演而倍感遗憾时,尤其感到田少鹏舞台美术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之重大。戏曲舞台的本质是为表演服务的,如果本末倒置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根本意义。谢谢大家!

       傅中望:习老师谈了很多关于剧目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谈到田老师的美学思想、创新意识,以及他舞台美术设计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对湖北美术舞台的贡献。谢谢习老师!下面有请陈绿寿先生发言。

陈绿寿:我是从小就认识田老师,时间非常长,但我们的交往很少。

我今天看到了田老师的画后,感觉到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强大的,他画的那些舞台美术设计和油画风景都是意象的。上次我们一起开壁画评审会时,田老师非常谦虚,说他是边缘的,但我觉得在这个艺术的寂寞之道能够选择边缘却是一种境界。

现在我有两个冲动,一个是最近再来安安静静看一次田老师的画展,第二个冲动就是与田老师单独约见,好好聊聊。我的素材有限,并没有跟田老师合作过,只是总听说田老师很有才,看了很多书,也很有学养。看过他的作品,我也感到田老师确实是一个勤于思考和努力的人,他在画中的宁静,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超然,壁画的设计中也可见胸怀真是至大无极、至小无微。谢谢大家!

       傅中望:下面我们有请江兆旻女士发言,有请!

江兆旻:我与田老师认识的时间不长,我们直接的合作仅有一次,但却已变成我这么多年来的牵挂,一直都希望能再次与他合作,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关注着他。在与武汉大学合作《西望乐山》话剧的时候我就特别希望跟田老师合作,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如愿。这让他觉得自己失去了一次非常好的机会,我也有一种失恋的感觉,也更加期待与他再一次完美的合作。

      田老师的作品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我也在思考一位跨界的艺术家是如何在这三个行业中融合的?

      我和田老师的第一次合作是方方的小说《树树皆秋色》所改编的话剧《好听的都是伤心的歌》,小说写的是武汉大学。方方有很浓厚的武大情结,武汉文化也有着潜在的武汉大学情结。我与田老师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后,再次见面时田老师拎了“扫把”,然而就是这一个扫把让我把武汉大学的精髓掌握了。他把扫把分成了像树一样一把一把东西,小说中所提供的表演空间是精神层面的树林,人在精神中所有的四季,这个空间是非现实的,因为现实空间不能提供一个非常完美的精神表达,而田老师这个“悬空的树林”代替了想象中的树林,表达出了生命流程的春夏秋冬。

     田老师的作品非常洗练,有克制力。现在有克制力的舞台创作不多了,因为创作者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所以将可能表达的东西全部放入舞台。而田老师很好地完成了这种选择,他在舞台上明确表达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这不是每一个舞美设计师都可以做到的。我们现在的舞台呈现繁杂,而田老师能非常清楚的传递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并且非常准确的传达了文本所传递的文化精神,所以我觉得克制和洗练是一种修养。

     田老师也很张扬。当他的作品中要表达什么时,他会不遗余力地强烈地表现出来。舞台装置常常会简单地理解成表现演出的环境,,可是他给舞台提供的是非常具有文学性的舞台装置,不是单纯的环境表达,而是环境中人的精神层面的表达。

      同时田老师也有很强的融合性,这可能是他跨界的缘故。今天我在他不断的跨界作品中发现了许多熟悉和新奇:他的美术作品带有很强的装置性,包括他的壁画作品,作品所传达的环境和物质感都非常强而且充满了戏剧性。在我们的舞台设计中其实有着很多油画的意识,像《好听的都是伤心的歌》,舞台像一幅非常精致的画,但是他很克制他的舞台呈现,同时也给灯光和服装等留下了很大的表达空间,任何一个色彩融进去都可以变成为其色彩添枝加叶的东西,没有一点多余,形成极强的色彩和造型表达空间。

      正是因为这些跨界艺术家,我们的舞台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想象和扩展空间,使舞台视觉显得更加有张力了。

      田老师的作品不是单纯的舞台装置,而是有很多的文学参与进来。他在作品中能够把剧本的文化精髓抓住,甚至在每一个空间、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层面的表达上都很清楚。《好听的都是伤心的歌》中,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营造出家庭的氛围,主人公的精神被物化地呈现了。另一个人物环境则是非常质朴的家具,一张桌子、一部电话,还有一把芦苇,这些非常简单的符号就把这个人的精神层面展露得淋漓尽致。这些文化的表达是田老师从文本中提炼出来的,他有自己的文化追求和思考。这件作品虽然没有参加任何比赛,但看过这件作品的人都会觉得非常震撼。总之,田老师这样的跨界人才非常难得,希望他还能继续做下去,我也会争取与他的不断合作。谢谢田老师!

     傅中望:江导演对田老师的作品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分析,她谈到其作品很有克制力,这是一个艺术家非常重要的修养。艺术是感性的,更是理性的,两者需要有机地结合。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很强的跨界意识,因为他的舞台艺术中包含着许多装置艺术,这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其实田老师目前的装置艺术仅表现在舞台之中,我还希望他还可以跨出一步,因为装置是一种具有很大空间张力的语言。下面有请华中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任建军先生发言。

     任建军:我看过展览后感慨万千,一个人到底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获得今天的艺术成就?田老师不仅跨界,而且在这三界中都做得非常成功,并已被载入美术史。通过肖丰老师刚才谈到的田老师对他的影响,我可以看出田老师的艺术影响更多是在人格和精神层面,如他的大度、谦和。

      此次展览筹备过程中,我通过配合肖丰老师对田老师艺术生涯进行梳理的机会多次到田老师家里观摩他的作品,和田老师进行交流。我非常有幸地看到了我本部了解的田老师的另外一个艺术世界,尤其是舞台美术和壁画,从而加深了我对他的艺术更深的理解。

     在今天这样一个既讲究进取又很浮躁的年代,欣赏田老师的油画就会觉得他如同一个清晰的路标,引导我们回望过去称之为艺术的“艺术”,虽然今天艺术的边界已被完全扩展,也许按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待田老师的艺术并不会觉得非常重要,但是我特别认可唐老师说的:“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艺术没有新旧之别,只有好坏之分。”欣赏田老师的艺术能够让我们重温艺术曾经让我们拥有过的愉悦感和神圣感,那就是艺术。

     田老师的油画大体上可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契合了他的人生境遇,各具特色。相对而言,前两个时期的油画在语言和风格上都有着持续性的探索,其题材、语言丰富多样。我认为田老师的油画经历了外师与内化的过程,他早期的油画受到其大学时期教养的影响,在造型语言、笔触机理和色彩等绘画本体上有着深入的探索和推进,他的作品中融入了文学性抒情表达的成分。80年代之后他的作品如戏曲人物,着力于画面的形式语言和叙事风格方面的探索,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性表达的手法。他最近的作品在形式和语言风格上似乎没有什么突破,但依然有他自己的精神品质,他表现的题材“田园风光”、“历史遗存”、“塞外风光”等体现了一种“可以入画的毁墟”绘画美感,渗透了很浓郁的古典绘画情结,同时显示出他的豁达以及不受外界束缚的宽阔胸襟。在此我特别感谢田老师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审美体验,祝他的艺术之路常青!谢谢大家!

     傅中望:任先生谈出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田老师的作品有着清晰的目标和一种神圣感。下面有请刘忠源老师发言。

     刘忠源:田少鹏的很多作品我都经常看到,但是能够汇聚在一起做这个展览,给人的感觉不再是一个平淡的句号,而是一个惊叹号。

     我记得在二十多年前给少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衣带渐宽终不悔》。二十多年过去了他的衣带没有渐宽而是渐窄了,但依然 “终不悔”,因为他对艺术的追求从来没有松懈过,无论是舞台艺术还是绘画都能够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

     我与少鹏在舞台美术上的合作很多,我觉得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准确、迅速地把握戏剧的核心与深层内涵,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像京剧《膏药章》的舞台美术设计:几根东倒西歪的柱子,一块千疮百孔的龙旗,这些简单的物象便揭示了风雨飘摇的清朝腐朽没落的历史背景,对膏药章这个小人物的生活环境把握得准确、清晰,并且具有很强的视觉张力。在《襄阳米颠》这部戏的设计中,少鹏更把书法作为一种舞台上的视觉语言去营造这样的戏剧氛围。总之他在舞台美术设计中都能非常集中地把握住这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戏剧元素和符号。

     在壁画创作中,由于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素材,古代图案、青铜器、丝织品、漆器等,因此在壁画创作中得心应手。他把自己掌握的这些资料充分地跟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别致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他的壁画中形式感很强,具有生动形式与深刻内容相结合的特点。

     苏式教育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在他早期创作的油画中,苏式风格比较明显。但他也一直在寻求变化,后来逐步走向“国产化”,更多地注重意境和意趣的表现。这说明少鹏确实勤于思考,总是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这是作为一位艺术家难能可贵的品质。

      早期的京剧团对于田少鹏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作集体,哪怕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个这个小团体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探讨也从没停止过,而少鹏则更进一步同时跨入了另一个领域。

      总之我认为田少鹏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他的好学,离不开他充当艺术的有心人,离不开生他养他的这一块土地。所以不管是楚文化还是传统文化,我们这一代人即使都在这方面都做过功课也不及他的成绩。所以我希望他退而不休,继续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谢谢大家!

       傅中望:谢谢刘老师的发言,刘老师从开始就说田老师的展览是惊叹号,从各个角度去阐述惊叹号,并从舞台美术的角度阐述了其受传统影响和西方绘画影响所发生的变化,谢谢刘老师。下面有请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炜女士发言。

炜:非常荣幸地能够受邀参加田老师的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田老师是我省戏剧和舞美界资深并且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从事舞台美术事业近40年来创作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如《徐九经升官纪》、《膏药章》、《法门众生相》、《沧海作证》、《襄阳米颠》、《大别山人》等等。这些作品都先后在全国演出中获奖,并且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赞赏。

        田老师一直主张舞美设计要介入戏剧主题,并探索富有深刻内涵的表现形式,创造适合戏曲的表演空间。因此我们在他的许多设计作品中都能够品味出简约中透出的意味,并且发掘出一些对当今戏曲舞美设计具有启迪性和开拓性的价值。

      我记得田老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这样提到,他说:“戏曲的空间形式必须冲破消极的状态,向着角色思想的空间深化。”在田老师看来,戏曲的空间应该是角色思想的空间,是表现人物情绪的空间。他十分赞赏著名舞台设计师阿皮亚的一句名言:“不要去创造森林,而应该去创造属于森林气氛中人的幻觉。”强调心理气氛的营造和舞台形象的表现性、象征性,表现戏剧主题的整体意向和角色自由行动的空间,我认为这正是田老师所追求的创作理念。

      意向空间是表现舞台设计者主观世界的造型空间,是设计者在长期生活积累的基础上,从戏剧的内涵及对角色的感悟中萌发出的造型语言,我认为田老师正是通过这种符号性意向空间的创造,把他对剧作的种种感悟和理解传达给观众,并且激起他们产生类似的感受和理解。如在《膏药章》中,他运用巨大的体积、倾斜的线条、陈旧破烂的布条、宽广深邃的黑暗空间构成了表现膏药章悲剧情感的一个意向空间。那些固定在舞台中心的裸露的木质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剧情的展开,组成了不同的舞台调度空间,这些都为演员的动作和导演的场面调度提供了全新的舞台格局,并产生出空间的流动美。整个空黑的布景、色彩凝重的景物都奠定了整个演出的基调,并且在视觉上对观众构成了一种暗示,产生了一种寓意。

      在京剧《徐九经升官纪》中,田老师巧用歪脖树来象征人物的风骨和品行,阐述了深刻的寓意。这个戏得到了著名美术家王兆文先生的赞赏,王先生是这样说的:“一般说我不欣赏戏曲舞台中那可有可无的背景,但是这个剧的这棵歪脖树与戏剧内容的关系比较紧密,它几乎可以说是一个角色,这棵歪脖树是徐九经品质和性格的象征物和对象画,它始终贯穿于全剧的始终,它那简练的形象没有分散观众对表演的注意力,它的具象化对徐九经性格的表现起着一定的衬托作用,这样的布景和徐九经的打油诗相映衬,它对人物的自卑与自负的复杂情绪,可以说是一种视觉形象的补充,所以显得这样的布景并不多余。这个戏的其他布景未必都很动人,但歪脖树的造型也还显得太实,但是它之所以值得肯定在于它不单纯是人物活动场所的注释”。歪脖树的造型是具象的、写实的,但是田老师通过视觉隐喻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角色的性格和心理意象进行了物化,达到了描绘和表现的高度统一。

      在京剧《法门众生相》中,田老师模糊了舞台环境,创造出了独特而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和符号,并且紧紧伴随着戏曲的情绪而流动,表现了戏剧的主题。比如剧中屏风和门的运用就表达出了较强的表现意识和隐喻意味。

      田老师的舞台设计简洁、大气,内涵深刻,样式新颖别致,空间自由流动,它是以神似的舞台设计理念为原则,追求的是以少胜多和精神意韵所构成的时空自由,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显示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纵观田老师的创作,他已经从早期的单纯画、装饰画走向了新的中性画,他不再拘泥于剧情地点的具体表现,而是力图创造能够适应整个演出动作需要的空间,并且以局部的变动或者增减来关照各个层面的特殊需要。

      我认为田老师的设计风格是独特的,舞美样式也是多样的,在他的作品中我总能感到戏曲十足的韵味,他能够尊崇戏曲基本的美学规律,继承传统戏曲的美学精神,坚持“戏以人重、不贵物也”的审美原则。正如他自己所言:“戏曲舞美设计不仅要满足观众视觉美的要求,并且要通过舞台形象和演出体进行融合,并转化为一种空间的流动美,在与观众的交流中推动剧情的发展,并逐步完善自己的语汇,揭示戏剧精神的深邃。”在《膏药章》和《法门众生相》的时空处理上,不管是平台、龙旗,还是屏风,都是在传统戏曲的艺术思维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场景的变化和转化非常流畅,舞台的速度和节奏准确紧凑,舞台处理得干净明快。这些舞台的呈现也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而且这些灵活自如的时空转化,明快流畅的戏剧节奏,更加具有一种灵动活泼的美学风格,极大丰富了戏曲舞台美术的形式语言和演出形式。

      田老师的艺术创作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第一,在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创新上,田老师没有原封不动地保存戏剧传统,也没有完全游离于戏曲之外进行大制作、大包装,而是取其神貌,与现代舞台条件相结合,创造出体现民族精神和现代意识相契合的意味形式。

     第二,他的舞美从来不是冷冰冰地交代环境和地点,而是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戏剧创作中,体现出剧作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戏曲情趣的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戏剧的参与意识。

     第三,舞台美术创作不同于画家的创作,它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如何使戏剧的题材内容和外部形式达到统一,这是艺术家们一直探索的一个课题。我认为田老师舞台美术的成功就在于他能够牢牢跟随戏剧的主题内容,并且寻找到一种最符合该题材的舞美样式,创造出准确、新颖、耐人寻味的视觉形象和有意味的空间,从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最后祝田老师身体健康,并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谢谢大家!    

      傅中望:李炜女士谈到田老师对意向空间的创造,这些空间虽然是意向的,但是它通过相应的具象物体来承载,田老师在舞台艺术方面的表现和创造值得我们学习。谢谢李炜女士!

丰:今天很多戏剧界的专家很生动地解读了田少鹏的舞台美术创作,以及他在戏剧界团队里的角色故事,让我非常感动,这也是大家对我的舅舅(田少鹏)的一个重新认识。

一般展览都是从视觉、平面的角度来呈现,而此次展览策展人拿出了很多壁画和舞台美术的手稿,通过这些来呈现田老师最原始的出发点和最初构思,然后形成光鲜亮丽的舞台效果,为剧情的发展进行层层铺垫,最后走向戏剧高潮。所以说美术馆为其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我要从“家属”的角度感谢美术馆!

虽说大家都属于艺术门类,但其实互相并不十分了解。戏曲界的这些专家讲述了舞台美术和戏剧、导演、编剧之间所碰撞出来的故事,让舅舅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神圣化了一些。

今天很多人谈到合作精神,我也确实已在他与大家合作的公共艺术项目中感受到这一点。其实很多项目都需要合作,如壁画、戏剧等,虽然他不是最重要的,但他却是不可缺的,壁画创作也是这样。中国改革开放初,武汉全面建设时期,他参与了很多公共空间的美化以及空间中文化意义的再造,是社会发展给了他这个机缘,凭借个人的独特价值参与了公共空间的创造团队。那时他对传统的理解以及长期从事舞台美术所具有的草图绘制能力使他成为这个团队里的一个重要角色。

     在壁画中,传统工艺早期的制作,以及对传统纹样的理解、传统文化的一些图形,他都对其有着深刻的理解。我在初期学美术时就看到了他出的传统纹样图案书籍,内容都是他亲自搜集并手绘出来的。这些早期的积累使他在精英团队中有自己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在壁画、舞台美术及戏剧界都有他的地位和影响,这跟他自身的专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我想谈一下油画方面。虽然舅舅早期对我的影响可能是从他的舞台美术开始,但我对他最初的印象就是绘画一定要写实,等到我学成自己进行创作时才发现,其实最好的油画作品应该是戏曲人物和小风景,那时候的这些作品既没有“文革”遗风,同时又有着东方文化的意境和现代意向。可是当时讲究造型,讲究色彩笔触表现,他的那些作品已经开始慢慢摒弃早期苏联老师教给他的笔触塑造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那些作品现在看来依然让人觉得色彩笔触形态的控制力轻松而自然,精神被完全投射进去又很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但是很快他就有了另一个主业,就是戏曲。    

后来还有壁画的创作。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了他这种新的创作的可能,因为改革开放之后的壁画创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他们很快就占领了这个领域,在全国有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油画也就被慢慢搁浅,我觉得这是非常遗憾却也没有办法的。但无论哪个领域他都会全力以赴,所以都很有建树。当代艺术很多强调真实和理性色彩的判断,而我舅舅具有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虽然身处团队的他没有完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他没有离开。

他不仅在舞台艺术和壁画方面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湖北省内的佼佼者,油画也是如此。19801987年间,他的油画是湖北油画中最突出的,并成为青年美展中湖北唯一两位获奖者之一。那时候油画的主流是现实主义、符合当时文化潮流的作品,而他的装饰性作品显然被认为是非主流的。而我一直认为这种非主流的,与社会保持若即若离但又独立前行的探索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对主流价值不可或缺的补充。如果我们始终只是强调和宣传主流,这个时代就会过于单调,文化也会单薄。正是这样一批始终站在自己的审美和视觉判断上不断实践的人,才给我们美术馆提供了重构历史的机会,让大家看到当时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舅舅在当时就有他的独特价值,但很遗憾他的油画探索之路在1987年那个阶段就慢慢断掉了。

    今天我还是要借这个机会感谢傅馆长以及美术馆,尤其是戏剧界的朋友。是你们这些专家的讲话让我对舅舅为什么那么不舍离开找到了答案。今天大家的发言中有许多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一定会成为我舅舅未来艺术创作的重要精神资源。谢谢各位!

       傅中望:肖院长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对田老师非常了解。开始他说田老师是他的引路人,温和且平易近人,有脾气而不发脾气,这就是修养。刚才肖丰老师从舞台艺术、油画、壁画几个角度都对田老师进行了个人分析,讲得非常好。下面有请金海波先生发言。

金海波:我首先要说的是,田少鹏的艺术作品展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展览:

第一,为从事舞台美术设计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舞台美术是一个二度创作的美术,它的行为受编剧、导演和表演各方面的约束。但是田少鹏从事舞台美术,正如一些编导所说,他们合作得很愉快。但我了解他的苦衷,有时候明明违背自己的意愿,但是他必须从职业的角度服从,有些完全影响他艺术创作的思路无法接受时他也表示抗争,会摆出很多理由说服你。这一点作为从事舞台美术设计的同志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但是田少鹏做到了。所以说他舞台美术的成功是他自己敬业的一种表现。我和田少鹏共事几十年了,对他的成长过程很了解也很敬佩,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除了勤奋之外,同时还善于学习,他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什么,而且他学以致用,能够把自己急需的东西很快掌握而用于实践。除了天资聪颖,他平时也很注意知识的积累和资料的搜集,所以说在壁画创作中总能很快地拿出草图。

    另外,他善于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延伸到其他领域,这是一般的舞台美术设计师难以做到的。舞台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需要很多表现手段,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风格,而不同的风格又需要不同的语言来表现,除了绘画技法还需要动手制作,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

     刚才肖院长提到,沥粉描金这一技术田老师从小就会,并且运用得非常好,包括我们今天看到的壁画,很多都运用了这种古老的传统技艺。此外,他的油画和他的舞台设计注重意境的表现,舞台美术特别是戏曲舞台美术中除了原有的程式化设计,他不允许有其它类似声光电的大型制作,并坚持认为这些除了卖弄玄虚外对舞台表现没有太大作用。因为舞台美术的核心是配合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而过于繁复的舞台美术反而会与戏剧主题格格不入,所以他的设计总是既简练又贴切,和剧本创作及演员表演都非常融合协调。

     田少鹏还甘于寂寞。改革开放以后,外来的艺术思潮涌入现实生活,就在大家寻求标新立异的时候,他却甘守自己的观点,不急不躁地创作,他没有想清楚的问题绝对不轻举妄动。所以他今天的这些成就,无论是舞台美术设计还是油画、壁画创作,都是在这样一个观念指导下创造的。

     田少鹏的成功是一个范例。舞台美术从来是二度创作,从属于别人,很多从事舞台美术的人都会自暴自弃,而田少鹏的成功就在于其作为舞台美术设计者不仅仅是一位舞台美术的设计家,也是一位壁画家、油画家。

所以我们对这次展览的肯定为后来者做出了示范,树立了榜样。现在的舞台美术设计后继无人,而田少鹏之所以留到今天,甚至以后也得配合剧团事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说明舞台美术设计的人才匮乏是一个当务之急,舞台美术设计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没有价值,田少鹏的价值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田少鹏今天的成绩只是一个起点。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他的画创作起来非常快,但他的这种速度没有丝毫的粗制滥造,而是得益于他长期的积累和基本功。他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工作,他的画室相比其他画家的而言有点寒酸——一个40瓦的日光灯,加上半开不开的一扇窗户,唯一让人振奋的是有个音箱,里面可以放点音乐,但这些伟大的作品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一旦他离开了舞台,创作速度还会更快、更新,也会通过更多的思考迸出新的火花。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他更多的新作。

     美术馆的同志们在协助筹备展览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要求,但我们知道这是因为他们考虑得周到而且非常规范,也正因如此今天的展览才会得到大家的这么多肯定,也说明展览是非常成功的。最初我们认为此次展览仅会展出其油画作品,最多也只会包含一些舞台美术和壁画的复制品。然而在傅馆长的建议下,舞台美术也成了此次展览的一个部分,甚至还有展厅中的装置作品。也只有这三个部分一起才能全面展现田少鹏同志的艺术成就,毕竟将舞台美术作为展览在国内几乎还没有过,将来美术馆的馆史上还可为此书写一笔。谢谢大家!

     傅中望:谢谢金老师的发言,他对田少鹏老师作出了高度评价,同时也给了我们美术馆一个认可。在他所从事的三种艺术中,舞台美术、壁画这两项可能都是受制约的,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限定。而艺术家最终如何把这种有限变成无限创造的可能,是需要智慧和能力的。下面有请湖北美术院油画家、壁画家陈人钰老师发言。

      陈人钰:今天的展览和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

      刚才很多专家都谈到田少鹏是一位跨界的艺术家,我认为这正是他作为一位艺术家非常有内涵的特色。艺术实际上并不存在跨界不跨界的问题,英国某位著名的艺术史论家在艺术论述的导言中第一句话便是:“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艺术这种东西,存在的只有艺术家。”作为一位艺术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与是否跨界无关。所以我认为田少鹏是一位实至名归的当代艺术家,无论是舞台艺术,还是油画、壁画,他都用传统或现代的艺术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我比你还长一岁,我们跨入美术界的时间都已经不短了,走过的道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湖北美术的发展也着有共同的感受。我认为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优秀代表,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也要诚恳地向你学习。谢谢大家!    

     瞿晓桦: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舞美设计专业,因此才得以在田老师身边工作学习。在艺术上,田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与指导;在做人方面,田老师也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激励着我。为此我想在这里说几件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开幕式宏大的场景设计为其起到了奠定性作用,文化和旅游部因此而举办了一次高级别的研讨会,并邀请田老师参加。而田老师把这次难得的机会让给了我,并鼓励我多参加此类会议,让我接触了众多重量级专业人士,也开阔了眼界,学习到很多东西。

    还有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舞台美术的高级研讨会,田老师把机会让给我,并鼓励我观摩学习,还在会上发言,使我感受到舞台艺术设计这个职业的神圣和高尚。

    这几件事情让我深深体会到田老师在人才培养与启用上的大胆以及在舞台艺术上对我们的信任和重用。所以我更加觉得唯有兢兢业业把舞台美术事业做好,才能不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和培养。

    田老师的舞台美术作品形式新颖,手法丰富,充分把握住了戏曲的特性,并在继承、发扬、创新上下足了功夫,从繁到简,从宏观构建到片语细节,从浓墨重彩到飘零的写意驾驭其间,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他的作品带给观众美的舞台艺术、美的视觉冲击和美的艺术享受。

    今天我们看到他众多作品中的并冰山一角,田老师从事舞台设计几十年,创作出了《沧海作证》、《膏药章》、《法门众生相》、《徐九经升官记》等许多作品,获奖众多。我曾经试图从主观上将田老师的艺术风格做一个形式上的归纳,他的作品不拘一格,虽然是学院派出身,却不受传统舞台程式的羁绊,彰显着自己特立独行的艺术特质,并将他所擅长的油画、壁画等姊妹绘画语言含蓄其间,营造舞台空间,赋予演员充分的表演空间。

    舞美设计受剧本的影响和剧情的左右,但田老师在营造表演空间的同时保持了整体舞台的完整性,这是很难得的。这些有影响的作品都得益于他对绘画语言艺术的娴熟驾驭。

    我认为田老师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舞台艺术家,他的艺术语言风格广泛而深远。他是舞美界奇特而又亮丽的风景,是我们湖北舞美界的骄傲,我衷心地向田老师致敬,也感谢田老师对我们年轻人的培养,谢谢田老师!   

吕墩墩:今天的展览让我发现风景画也会受到舞台美术的影响,这也是田老师的特点。

舞台的布景就是一个陪衬,前台有演员要表演,后台布景就是一种低调的陪衬,这是需要奉献精神的,风景画也是如此。田老师不张扬,只是默默地通过作品自身透露出自己的语言。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作品没有视觉冲击力,但我认为这正是田老师一个珍贵的特点,所以一个人的人生会对自己的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就像刚才傅馆长跟我谈到的以前在博物馆画过很多漆器、棺木图案,这些图案互相交错,对他后来的卯榫结构系列作品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舞台美术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创作,那种感觉是低调而珍贵的。谢谢大家!    

      朱明健:田老师的作品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真诚。无论是从他的舞台美术、油画,还是壁画,都可以看到他对艺术追求的轨迹。我们也可以从他的油画、壁画中可以看到舞台美术,从舞台美术中又可以看到油画和壁画,就和他的人一样“真诚”,画品如人品。

     湖北的壁画个展很少,因为壁画和舞台美术都是受到限定的艺术类型。但我从田老师的壁画小稿中看到了他对艺术态度的严谨,也看到他在创作中所花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一位从事舞台美术设计的艺术家能够把人物造型画到如此好,足以看出田老师深厚的艺术功底。从展览作品中对历史材料准确的运用也可以看出田老师对文化的思考和追求。

以上这些便是我参观今天的展览后最大的感受。谢谢大家!    

       魏光庆:今天的展览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一台戏上所要出现的舞台元素需要做到很简洁,油画作品也是一样。而田老师的油画作品确实如此,其作品特别注重经营,构图严谨,画面纯粹而干净,这就是一种艺术修养。

      此次的展览具备了很多当代元素,而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很多艺术家都是从舞台美术中走出来的。正是田老师的谦虚低调以及他对空间的独到理解成就了他在当今艺术中的地位。

     田老师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对空间的独到理解,做人上也很有空间。他之所以有着自己强大的人脉和气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做人的空间和包容性。他的学生刚谈田老师到把机会让给他们,说明他对人的态度,做事的认真,精心的细节,都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这也是一个空间。

      田老师这一代人是经历过“文革”的一代人,他们都经历了很多不同寻常的事情,然而在田老师身上却丝毫看不到对立面的心态,这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相信田老师凭借着自己对空间的独到理解,其作品绝不会在这个时代落伍,他也一定会在将来的艺术发展之路上有找到多的空间。谢谢大家!    

       郭正善:看过此次展览,我觉得作为一位艺术家,田老师将他的风景写生和对环境现状的记录作为一种舞台素材的积累是很难得的,而油画作品本身也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田老师其实在很早时期就已在油画方面有了很高的水平。我在30年以前就看过田老师的风景画展,那时他就已经是一位非常有高度的油画艺术家,已经有了很高超写实的技能和处理对象的技巧,也为我们晚辈提供了一些学习的机会。

      我认为舞台美术其实是一种很当代的艺术形式。作为一部电影或一台戏的载体,如果没有优秀的舞台背景,所有的演员都会变得非常乏味。就像唱卡拉OK的时候,没背景音乐就会唱不好。所以作为一个载体,它衬托了演员,使整体得到提升。而从空间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优秀电影和戏剧,它的优秀不仅是演员本身,而是一个整体,与环境和气场有着重要关系。

       此外,舞台美术还具有互动性。它既有主题,又有和其他方面合作所产生的效果。这其中需要艺术家的个性、判断力、把握来相互配合完成,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许多舞台美术设计师都有着自己的助手和团队,以共同营造舞台氛围。舞台美术会不仅仅是在一个平面上所产生的东西,而是在对环境和整体关系的理解上产生的结果。

今天看来,田老师不仅从油画本身以一代人的身份完成了一个时代的东西,同时在舞台美术上也做到了非常完美和优秀,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谢谢大家!    

       宋克静:我对田老师本身的了解不多,更多是从他的作品、画册以及耳读方面来了解。所以我想谈一下自己对田老师作品的感受和解读。

     很多学者专家都谈到跨界,跨界本是汽车中的一个专业名词,而我在田老师的作品中很早就已看出。他把二维画布上的东西与舞台美术、公共空间中的壁画相互运用得非常得心应手,而且非常协调。这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自己从学生时代走到现在,在艺术方面有时候内心会非常浮躁,但是田老师的作品就像一面镜子,使我从中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

       田老师作品对空间特别敏感,尤其是在当代。我曾从事过舞台美术,深知同时静下来进行其他美术创作的不易,因为很电影美术和舞台美术工作者更多是跟剧情和人打交道,谈出自己的观点。此外,舞台美术创作中不受自己的支配也是非常痛苦的,这点我也深有体会。而田老师这些都做到了。    

从田老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为人、情商方面和对艺术的态度上都非常严谨而沉静,逻辑性非常强。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人和剧情的空间、人和舞台的空间,他都把握得非常到位,这是我要学习的一个方向。谢谢大家!    

       傅中望:今天研讨会开得非常好,很多导演、编剧的发言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田老师的此次展览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文化界、艺术界的关注,刚才大家从他对湖北舞台艺术的贡献以及他在油画和壁画艺术方面的成就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充分讨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湖北美术馆我们不仅只是为了举办展览,更希望通过对艺术家成功之路的探索、研究得到学术上的成果。田老师通此次展览得到了所有专家学者的共同赞赏,我也期望他把本次展览作为他艺术上一个新的起点,我相信他会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创作出更多、更好、更加自由和自我的艺术作品!

我在这里代表湖北美术馆,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参与我们今天组织的研讨会,谢谢大家!    

附件:

免费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 话:(总服务台)
  027-86796062
  027-8679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