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6日上午10时,由湖北省美术院主办的“讴歌时代——昙华林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群体研究展”研讨会在院樱花讲堂举行,研讨会由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和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主持。
研讨会现场
出席研讨会的有,来自省外的嘉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世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池瑜;来自我省的嘉宾: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刘一原,湖北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施江城,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张广慧,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刘茂平,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文新,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方正,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志新,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陈晶,湖北美术馆副馆长胡莺;参展艺术家代表:雕塑艺术家陈育村、李三汉、郭雪;湖北省美术院创作交流部主任王昇,院美术馆馆长方志凌,院创作交流部办公室主任左奇卉,展览策展人、院美术馆展览策划部副主任汪唯楚,以及院部分专业创作人员和新闻媒体的朋友。
谢晓虹介绍参会嘉宾并代表湖北省美术院致以诚挚的欢迎,她谈到:本次展览是我院自2018年起持续举办的昙华林“湖北群体”系列研究展的第5个展览。研讨会邀请到省内外知名理论家、批评家、艺术家进行研讨,既是聆听大家对于本次展览的意见和建议,更是希望能够通过学术研讨促进我院创作、研究、展览的持续提升。
策展人汪唯楚简单介绍“湖北群体”系列研究展历史沿革和本次展览策划思路,她谈到: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美学观念进入中国后,其美学内涵的每一次变化和延展,都与社会的飞速发展息息相关。这则构成了筹划本次展览时候的一个愿景:不仅通过展览来呈现这群艺术家在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是为讨论和促进当下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的勃发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学术主持于洋主持研讨会,他谈到:本次展览汇集了许多的名家,他们不仅超越了昙华林,甚至超越了湖北、中原乃至于华中的地域界限,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和中国美术史中均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新时代以来,国家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国家性主题创作工程,让我们真正看到新时代以来主题性创作的新变化,其中也感觉到有一些问题。比如,艺术作品的尺幅和规格越来越大的问题,以及艺术家如何解决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等。恰恰是在本次展览展出的这些前辈艺术家们的耕耘之上和他们的作品之中,能给我们很多的答案和启示:能够代表时代和反映时代的作品,不一定很巨大,更重要的是具备艺术的水准,能够在时代的进程中立得住。
罗世平提出了两个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一是现实主义的阶段性和它内在的资源动力;二是现实主义写实的绘画技法在不同画种和不同表现形式中的作用。
他谈到:本次以昙华林和湖北美术家群体为关键词,展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题材的多角度,现实主义不是单一的题材,也不止关心单一的人群,而是多题材和多社会面向的。二是主题的时代性,从多角度的社会生活中提炼主题,反映时代。三是更加丰富的艺术的表现性。上述三个方面在每一位展览艺术家的艺术思考和艺术创作中都有很明确、很独特的呈现。
陈池瑜称赞本次展览规模精、种类全,他谈到:展出作品都是艺术家的代表作,有些甚至已经变成图像符号写进了当代艺术史。这些高质量、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映出湖北省美术院在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同样是现实主义题材,艺术家的创作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既有传统的方法,也有在表现形式、语言和材料等方面的创新。希望广大青年艺术家在前辈们的基础上,把昙华林现实主义传统向前推进,创作出更多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刘一原认为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是艺术的备忘录。他谈到: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既是湖北省美术院的创作强项也是工作主轴,本次展览体现出省美术院在此方面的积累和成果。做主题性创作需要很多前期性的文案工作,比方说表现历史题材就必须要查阅很多的历史资料。有一些重大主题创作,还会有时间的限定性,需要艺术家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令人感动的是,每位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标准化、概念化、表面化的,他们满腔热忱、充满使命感,艺术作品既动人,又契合主题。
施江城谈到:本次展览是一次文脉的展现。这里有两条文脉:一条是昙华林的文脉,昙华林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文化人士的集中地。我们的前辈走出过非常好道路,他们不是在体验生活,而是生活中的一份子,切合时代、深入群众,满腔热血将自己融入到时代当中,尽可能的采用艺术手段、有什么材料用什么材料,来埋下艺术的种子。一条是湖北省美术院的文脉,作为一所有近60年历史的综合性画院,院内有着开放的氛围,艺术家间朝夕相处,互相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因此看到今天展览中的一些作品,都觉得十分的动情。
刘茂平谈了六点思考:第一,湖北省美术院作为湖北重要的创作机构对本地区的美术发展进行梳理,体现出了历史的意识。第二,展览作品构成了时代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从反映时代面貌、反映时代生活各个侧面和反映有时代特色的典型艺术形象三个方面提供了完整的历史画卷。第三,展览艺术家个性鲜明,对生活的观察很细致。第四,展出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成果。第五,有两个遗憾之处,一是展览体量稍小,二是部分艺术家个人创作数量稍少。第六,老一辈艺术家把自己放在生活里面,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所描绘的人物情感都是相通的。今天的艺术创作往往侧重图像的制作,未来在生活细节和社会切片的丰富性上还可以下功夫。张广慧以蓝玉田和查世铭两位版画家为例,他谈到:前辈版画家强调艺术的质朴与对生活的关注。在我看来,对生活的关注是一种艺术的方法,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种理论和思想。艺术家们把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分解成技术和方法以及思想和理论的问题。
对于蓝玉田和查世铭在改革开放后的创作,张广慧谈到:在绘画语言、绘画方法和绘画观念上,他们做了一些转换的思考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和研究的范本。
王志新围绕主题性创作的问题展开,他谈到:现实主义是长期存在的哲学传统和世界观,主题性创作是一种创作方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往后,主题性创作稍微的弱化了一些,大家更多的关注艺术观念、社会形态和艺术家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但是在湖北省美术院,主题性创作一直没有停下来,这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线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明年将迎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未来如何挖掘精品力作,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王文新谈到:本次展览作品时间横跨半个世纪,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湖北省美术院现实主义创作的面貌。现实主义是一个不断丰富的概念,每个时代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主题也不一样,它没有固定的样式,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批艺术家关注生活的人文关怀让我十分感动,也为当下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现实主义关注生活,怎么关注生活?怎么记录生活?前辈艺术家们充满希望的来描绘生活和关心生活,正是最好的启示。
胡莺认为本次展览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地域辐射全国,以湖北省美术院所处的昙华林这样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推出创作群体的研究展览,是梳理地域美术构建学术品牌、推广传播艺术的一种方式。展出作品很多参加过全国性展览,进入了国家美术与公共美术馆的收藏序列,也意味着它们获得更为妥善的保存和有序地流传、研究推广及时记录美术史的意义。二是以现实主义观时代之变。在地域美术的书写中以展览为载体、以图像为质,构成相对客观的叙事线索,使之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研究的重要的文献依据。同时在美术创作和系统地梳理中,注重艺术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并遵循其观展的规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美美与共。
陈晶把湖北省美术院称作中南地区最重要的美术创作中心之一。她认为:对于在这里生活创作的群体的研究,具有典型性的视觉文化的样本意义。在“讴歌时代”的主题下,展览中图像与历史间的互振与互动显得更加的清晰。艺术家们在讴歌时代、拥抱时代的同时,也被拥入到了时代洪流中。每件作品还原到当时的文化语境中,都有明确的价值诉求和社会立场表达,标志着艺术家积极参与的瞬间。
展出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朴素、真诚、生动。作品表现技法非常的娴熟和精彩但不炫技,对于表现对象的情感非常深沉。艺术家们虔诚地体验生活而不是冷眼旁观,这是今天的主题性创作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方正谈到:主题性创作一直是艺术创作的主流,如何创作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主题性美术作品,是每一代艺术家都需要终身追求的。主题性创作并不是图解主题,艺术作品也不是看图说文,它需要激发起观者的思考、追问和探索。同一个主题该如何表现、如何处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案和结果,但不管如何诠释,表达的初心是不变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作品的辨识度非常重要,但对于主题性创作而言,仅仅有绘画语言探索还不够,需要进行综合修养等多方面的实践。我个人有三点体会:一是形式,二是视觉,三是感受的真实。
李三汉动情的谈到:本次展览的大部分艺术家是我们的老师和前辈,很多作品是我们学生时代学习临摹的范本,能和他们一同参展,我感到很荣幸。美术工作者凭良心、发自内心的呐喊,感同身受的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湖北省美术院作为一个国办的创作单位,延续了文艺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我坚信尽管时光变迁,但经典作品的价值会被人记住。
陈育村从自身创作体会出发,他谈到:很高兴参加这个展览,展览的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艺术家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我的雕塑作品《众生》是对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的感受。我把自己对于时代和个人生活的理解通过雕塑的方式转化成视觉形象。过去我更多的是单体的、个人的表达,在这件作品中我则找到了对社会意象的集体表达,我希望在艺术样式上和风格上有一些新的表现。
郭雪回忆了自己刚进入湖北省美术院工作的时光:1990年我从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湖北美术院工作。1992年的夏天我正在创作雕塑《牛》,当时我远远看到牛还有农民融在一块,看不见脚,只看到土地,第一感觉牛和人就像是在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一样。回到院里以后,我勾了很多草图,想把这个作品呈现出来。创作的过程中,汤文选老师和唐小禾老师到我工作室来,给了我很好的意见。后来这件作品有幸参加了湖北省的大展,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后续我在主题性创作上一直探索,希望有一些创新的东西。
方志凌谈到:本次展览的14位艺术家有3个共同特点:一是深入时代,二是扎根人民,三是以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容易交流、并且更加具有公共性的具象对象来进行创作。
展览作品的创作年代涵盖了近70年,作品的形式、题材和语言都很多样。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大多是艺术家所处时代的公共话题,或者说是社会精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能够反映出他们对于时代精神生活的敏感性。这也正是我们举办本次展览特别关注的地方。于洋对研讨会进行总结:本次研讨会非常集中也很高效,我主要有三点感受:一是有学理,嘉宾们的谈话挖掘出了展览呈现出的学术意义;二是重本体,讨论不陷入文本,真切、深入又具体;三是动真情,凝结了几代人的学术成就和感受。没有艺术作品,只有艺术家。本次展览和今天的研讨会均验证了这一点,最终传下来的还是艺术家和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