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湖北美术馆工业版画藏品展”研讨会
“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湖北美术馆 工业版画藏品展”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纪要
时 间:2012年8月24日
地 点:湖北美术馆艺术交流中心
学术主持:张新英(《中国版画》副主编)
主 题:美术馆收藏与区域美术
与会人员(以发言顺序先后为序):
张新英 《中国版画》副主编
宋恩厚 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
张跃平 湖北美术馆典藏部主任
肖 丰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袁晓舫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教授
禹季凯 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研究员
宋佳林 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研究员
邓朝金 武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吕墩墩 《美术文献》责任编辑
朗雪波 湖北美术馆展览策划部主任
胡 莺 湖北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
张宁宁 湖北美术馆典藏部馆员
张新英: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美术馆收藏与区域美术。这个话题与目前社会环境下美术馆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美术馆大多数主要以展览馆的形式存在,只有少数的大型美术馆在收藏和陈列方面形成一定的体系,后来才开始突破单一的陈列模式,慢慢变成一个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推广于一体的综合体。如果说学术是美术馆的灵魂,那么藏品就是美术馆的血液。国家文化部也对美术馆收藏以及文化遗产整理工作极其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美术馆的收藏以及对这些藏品的合理利用就成为美术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天的研讨会有下面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
第一、要明确美术馆收藏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收藏?收藏行为背后支撑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和使命?
第二、我们的美术馆怎么样才能在众多林立的美术馆当中一枝独秀,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这是美术馆可持续发展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三、如果我们认同了自身特色和区域文化之间必然的联系,我们又如何突破地域限制,产生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如何既能在大的格局当中寻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又使地域文化得到有效的彰显和弘扬?美术馆作为一个地域文化单位是不创收的,背后运营所需要的资金都需要一个稳定持续的来源,我们如何去保证这个资金的来源,我们应该在城市文化建设当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怎么样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公共文化空间,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第四、如何有效利用藏品资源,让其生根发芽壮大?
下面先请宋恩厚老师介绍一下此次藏品展的情况,以及他对这次展览的学术思考。接着我想请湖北美术馆典藏部的张主任介绍一下湖北美术馆收藏工作的情况和学术构想。
宋恩厚:事实上,工业版画创作是与工业生产、生活和建设紧密相连的,它的发展反映了我们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各个时期留下的足迹。湖北美术馆连续举办了两个大规模、影响广泛的工业版画展,一个是工业版画三年展,一个就是在今天开幕的藏品展。展览的举办有利于使我们的工业版画从地区走向全国。我们工业版画着重于从地区性,行业性和企业特色方面来进行创作实施,比如说,在工业版画创作活动中各个群体都能突出它本身的地域和行业的特色,如武钢和一冶,它们是以冶金为主的版画创作,大庆则是以开采石油为主的版画创作。这次展览的作品中不仅展现了各行各业的工业面貌,具有地域性的鲜明特色,也大大丰富了工业版画表现的范围。
工业版画覆盖了整个社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进步的展示,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反过来我们的工业发展同样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在享受它发展的成果,所以我们今天有责任去表现它,通过我们的工业版画展,从而看到中国工业发展前进的步伐。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创作更加丰富,从艺术表现形式到创作题材、观念,艺术家们都进行了思考和探索。现在的版画创作不仅有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还有一些新的创作探索,我们的表现手段不断丰富了,而且科技发展进步又使艺术家创造了很多新的表现形式,甚至在电脑上制作,然后转化成我们的艺术作品。
我相信全国的工业版画发展会越来越好,祝愿在座的各位艺术家在未来的工业版画创作道路上创作出更好更好的作品!
张跃平:下面我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第一、美术馆的收藏意义与使命何在。收藏工作是美术馆的使命和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美术馆存在的主要原因。没有收藏,我们这个馆就成了一个只有展览功能的场地,而收藏的方向与体系取决于美术馆的定位和发展的方向,也能直接反映美术馆的特点与风格。一个美术馆健全能否与声誉所在常常取决于作品收集、准确的程度和是否有自身定位。每个美术馆都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特色收藏,来展现不同的使命和任务,完整而有系统的美术馆藏品能显示出它的地域性、独特性以及国际性,进而激发人们的历史意识与文化认知。美术馆正是以收藏来书写艺术史和文化史。
第二、打破常规性收藏,以特色收藏为主。湖北美术馆收藏管理建立在以重构艺术史和文化史展开,以代表作品为出发点,以年代为线索,以能够代表反映湖北现当代历史轨迹的作品为面,点、线、面结合,争取收藏的完整性、系列性、科学性,并结合湖北地域文化特色,构成两大收藏特点。
第三、发挥国家公益性收藏的优势。湖北美术馆是隶属于湖北省文化厅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机构。从事公益性收藏,一经收藏均属国家收藏,其藏品为永久性的收藏。收藏是为了在适当的时候为大众陈列展出,这样才能保证它有更大的共享性,我们的收藏虽不可能给予与作品价值相匹配的价格,但是我们一直在用真诚,尊重和真心和艺术家交流沟通做朋友,对征集到的藏品给予其应有的历史定位,并加强保护与宣传。
肖 丰:美术馆收藏是一种文化使命,是为了保存文化基因,为未来的人类提供可供研究的资源。美术馆能有一种前瞻性和洞察力去收藏反映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的作品,这对文化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未来是否还会有工业化的创作,我认为将来很难再存在一个群体性的工业题材创作集体了,工业版画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来它应该会慢慢淡化掉。从美术馆收藏的角度来说,它相当于是去收藏共和国历史进程当中的一段特殊的历史,因为它承载和反映了社会的转型和变迁。工业版画的创作主体其实都是产业工人,他们客观地记录了生活,也记录了他们当时的精神世界。这是在当时那个时代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图像,而这类图像证明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化。我认为这批作品的价值是和共和国的历史一并存在的,它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也是很大的。我们收藏的是这个时代,美术馆的展览和收藏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保存了一段历史,保存了一种文化基因,这些图像证明了那一代人的精神状态。
袁晓舫:收藏是一个美术馆的家底,如果一个美术馆没有收藏,而且收藏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那么这个美术馆仅仅只是一个非常一般的展览馆或者展厅,这样就失去了作为一个美术馆的意义。湖北美术馆做这个品牌展——工业版画三年展,以丰富自己馆内的藏品,并作为一个重要的收藏特点,我觉得很有建设性和文化意义。版画早期产生于传播媒介发展不成熟,在今天传播媒介发展成熟的时候,我觉得版画在传播上有一个它存在的意义。虽然在创作上,现在已经形成了跨媒介的现象,或者是叫超媒介,但我觉得这个收藏将来肯定很有历史意义。
张新英:我还要提一点,其实很多其他的版画家也从事过工业题材的创作,我在来之前粗略地翻了一点资料,在老一代的画家当中,很多人都在工业题材上有所表现,比如李桦的《征服黄河》、《一楼盖成一楼又起》,古元的《鞍钢修复》《工人上夜校》《咱们是工厂的主人》,彦涵的《祖国向工业化迈进》《淮河水闸的伟大工程》《炼钢工人》,王琦的《炉前大战》,陈烟桥的《修建佛子岭水库》,陈晓南的《浇钢锭》,酆中铁的《山河新貌》,路坦的《孟泰肖像》,赵宗藻的《力量的源泉》等,那时候有很多非常经典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我们要进行抢救性收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也在做工业题材版画,而且他们当中有的版画技术很高,做得非常成熟,但是并没有纳入到我们的视野当中来,希望我们策划下一届展览的时候把他们考虑进去。
禹季凯:工业版画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实也有一些新的尝试,在这次展览中,我看到艺术家王胜红的作品提出了工业对自然造成污染的一些看法,废弃的塑料袋、垃圾,工业事故,他的作品当中这些场景就反映了这样的现实问题,他不是从歌颂的角度去创作的。我觉得,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怎么去深化作品,提出一些社会问题。我们现代的工业版画不应该等同于50年代那个时候的概念、观念和艺术表现方式,而应该是与时俱进。我认为做展览是一种总结,至于下一步怎么做,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尤其是观念上面。
宋佳林:我认为只要有工业存在,工业版画就不会消亡,因为绘画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而工业是我们整个社会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在座的每个专家、每个画家都可以反映这个题材。我对工业版画创作一直很坚持,也很固执,希望专家们来共同关注工业版画,加入到我们这个创作队伍中。
邓朝金:我觉得收藏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收藏领域里面也需要一个很负责的骨干,像这样的事情一般人还很难做好。但是,从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美术馆必须要走这一步,迈开这一步。对于如何开展这个工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美术馆在收藏工作方面的成熟经验。我们应该一代代传承和坚持下去,脚踏实地做好收藏工作。
吕墩墩:现在理论家、批评家规定什么是当代艺术,一旦界定完成之后,很多艺术家就会对号入座,这可能会压抑艺术家个人的爱好,因为大家其实是在预谋一个主题,就像一种变相命题的创作方式,这实际上脱离了作品本身和自己的思想。我觉得工业版画这个概念也许可以把它进一步拓宽,而不是局限于一种画种的类型分类。
宋先生谈到现在各地有很多人在充满热情地去搞工业版画创作,还有很多这样的群众组织,不过我就不知道了,我心里还是有点怀疑的,其实现在真正在搞工业版画创作的艺术家很少了。但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有他们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面貌肯定是不一样的。
朗雪波:这个展览是我们美术馆办馆五年以来,做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展览,而且这个展览的关注性和主题性以及藏品的研究方向是非常完整的。从美术馆收藏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多的是站在公共收藏的系统来谈论的,美术馆收藏区别于私人收藏和机构收藏,因为美术馆的收藏属于国有资产、固定资产的范围,而其它的私人收藏则根据收藏家的想法实施,并且不能确定最终归属。当然也有很多的收藏家最终会选择把藏品捐献给美术馆,让其进入公共收藏的范围。现今也有很多机构在收藏,包括一些公司、财团、画廊,但是这样的收藏都存在最终归属的问题。作为美术馆,收藏需要有很明确的定位,方向、功能和归属,并且围绕藏品展开各种各样的学术研究,梳理藏品的学术脉络、上下文的关系,包括对艺术家资料的整理,这是美术馆要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如何对待收藏,让美术馆的藏品和公众更好的进行互动和交流,最后需要落实到展览。美术馆需要把它的藏品不断拿出来,定期地展示给公众,配合学术研究的成果,从美术史的角度找到清晰的脉络进行梳理,介绍给广大的观众,让他们了解美术馆的藏品。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或方式去征集藏品,我觉得,这个工作一方面需要艺术家对美术馆工作的支持,以及收藏家对美术馆的支持,因为美术馆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是一个非盈利的事业单位;一方面也需要美术馆不断去努力工作征集到好的作品。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和火热,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也得到了很多商业上的支持,这是特别好的一个事情,但同时也给美术馆的收藏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美术馆如何在平等的条件下,公平的状态下对藏品进行有效的征集,这个问题是必须要动脑筋的。美术馆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让艺术家能够理解你的工作,给艺术家的作品提供一个良好的保管环境,让艺术家对你的工作产生认同,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胡 莺:首先收藏是美术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藏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体现美术馆的特色。美术馆藏品的丰富与否,藏品质量的高低,以及收藏管理体系是否规范完善,对一个美术馆的收藏工作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些工作中间,研究工作贯穿始终。收藏的价值基于研究,权威的阐释需要研究,藏品的展示需要研究,同时公共教育的推广也离不开研究。美术馆的收藏除了必要的经费之外,更需要合理而明确的定位,长远的规划以及灵活的策略,决策者和收藏者良好的知识储备。湖北美术馆作为一家区域美术馆,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收藏和研究工作,比如说,我们针对20世纪湖北美术史的发展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小组,对上个世纪近百年来湖北美术发展的脉络进行了认真地梳理,这个项目以研究为基础,以收藏为支撑,它不仅填补了区域美术史研究的空白,而且在研究和梳理的过程中也收藏到一部分有价值的文献史料和艺术作品,让湖北美术有了一次较为系统和集中的呈现。
湖北20世纪版画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阶段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抗战时期的木刻版画,另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兴起的工业版画。抗战时期的版画更多带有政治意识形态的使命性质,工业版画对当时的时代特征、文化方针等进行了很好的注解和反映,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宣传性和传播性。我们在梳理新中国湖北美术的史料中看到,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中国画、连环画、版画、摄影艺术的展览有很多,而版画作品在其中就占有相当的比重,工业版画藏品展中间有一部分作品是70年代初的一批作品,这些作品出自于1973年在武汉展览馆举办的中国画、连环画、版画、摄影艺术作品展。在展览中,作品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不管是综合性的作品也好,还是版画作品也好,他们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唤起和保留一种文化记忆,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区域美术在某一个阶段发展的视觉见证,同时也会为现在和将来的研究工作提供非常有益的实物证据。美术馆的收藏不仅意味着藏品是一种所有权属于国家的文化财富,还意味着它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都具有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不仅仅是保管留存和展示,最终还以文化的共享为归属,以延续和传承文化的精神为责任。
张宁宁:我从我在典藏部的工作谈点感受。我觉得,我们的收藏工作还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年轻人,在他们的作品没有被市场挖掘出来,还没有被市场认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去发掘部分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对于青年艺术家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市场的认同,而是公众对他们作品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或鼓励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湖北其实也有许多好的资源,2008年的时候,我们通过八艺节收藏了很多好的民间艺术,如木雕等。现在中国美术馆正在展出民间玩具,展出的玩具有3000多件,也许我们单独看这件展品或许不能称之为艺术品,更多地称之为工艺品,但是当3000多件作品以一定规模展示出来的时候也是非常惊人的,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启发。
张跃平:湖北美术馆建馆之初对收藏工作非常重视,一个是硬件,一个是我们秉承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得到了文化厅领导和馆里领导的直接支持,我们从多方面筹集资金建设了全国一流的画库。首先我们的藏品进来能有地方,是有条件的。首先依据国际标准确定温度和湿度多少,其次防盗设施标准,我们设计了很多探头和防火设施,而画库的防火不能用水来灭火,只能用气体灭火。硬件上我们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作品存放方式,用钢结构做藏品的储藏,悬挂式一张一张并排放得很整齐,另外纸本的作品是平放着。进入库内的识别系统也很重要,谁能进去谁不能进去,符合条件的作品能够进去,怎样才能取出作品,制度的建立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制度上,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在硬件设施上参照国内外画库建设标准,而画库的功能划分明确,包括库房、周转空间、摄影室、修复室,库内管理严谨,未经邀请不得入库,有全天候的监视系统。
傅中望:这次展出的工业版画作品是湖北美术馆建馆五年以来最成体系和规模的藏品。我们馆经过五年的发展,通过各种展览其实也收藏到大量的油画、国画、水彩画以及民间艺术等等,但这次展出的工业版画是最有规模和成体系的。我们这五年一直在全面地梳理湖北美术史,在开馆的时候就拟定一个大的计划,在这五年里不断努力开拓工作,藏品的建设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作为一个美术馆,藏品是立馆之本,一个美术馆没有藏品就是一个展览馆,不能称之为美术馆。在这五年里,我们在全面梳理湖北美术历史的过程当中得到了各位艺术家对我们馆收藏工作的支持,包括我们在做湖北版画回顾展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很多工业版画作品。
我们从上世纪以来一直到今天的艺术家作品当中,我们发现了大量各个门类优秀的作品,但我们是通过回顾展的这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策略才收藏到这么多的作品,而工业版画恰恰是我们在这个大的收藏系统当中的一枝独秀。我们认为湖北的工业版画有与其它省、其它的工业版画区域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我们发展得比较早,而且队伍规模比较大,创作的作品也很多,开展的活动从60年代、70年代一直到2007年延续至今,有很强的持续性。第八届艺术节的时候,武钢的版画在美术馆做过专门的展览,当时我就认为这是我们湖北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加上宋老师一直热衷于这项工作,并且较早在湖北建立了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目前来说工业版画已经在社会各个展览层面上被忽略,这些作品都是我们即将失去,即将丢掉的文化基因,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抢救性地收藏,建立一个工业版画的平台。
在城市化进程,工业化不断地快速发展的时候,工业将成为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不断发展和建设实际上掠夺了我们的土地,甚至还带来资源的破坏、污染,能源问题等等,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工业版画体现了我们工业版画家对中国工业化进程建设的歌颂和赞美,今天我们可能也需要要进行思考和反思。但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版画不会消亡,只要我们这些艺术家还在创作。工业版画研究院以后的工作可能需要进一步讨论工业版画的创作发展方向,同时还需要引进、吸纳、培养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并且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去思考工业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工业版画可能才更有广泛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价值观的时代,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做当代艺术,但我不属于前卫艺术家。美术馆应该体现这个时代不同门类、不同观念、不同形式语言的艺术作品,因为美术馆是公众的。美术馆所做的精神盛宴要面对不同的人群推出不同的艺术产品。我们也努力试图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让我们美术馆的展览既有学术的、前卫的,也有很传统的、民间。美术馆是公益性、非盈利的一个文化服务机构,我们所有的公民都是文化的受益者,享有文化权益。我们不能单只做一种东西,若他看不懂就没有这个权利,那么权利就被剥夺。艺术是一种生态,只有不同的艺术生态同时发展,不同层面的公民才能得到一种享受。美术馆是公共的,也是公平的,是有公共品质、公共原则,而不是个人的。美术馆作为非盈利机构没有收入,也不卖画,市场跟美术馆没有直接关系,我们所有的藏品都是艺术家无偿地或者以一种奖励性的经济补助方式捐给美术馆的,如果美术馆做生意,我们的工作就会受到质疑,就违背了国家美术馆公共非盈利性机构的基本底线。谢谢!
张新英:谢谢在座的各位专家的支持,让我比较圆满地完成傅馆长交代的任务。谢谢大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