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起点——关于“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

一个起点——关于“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

时间:2014-10-27发布者: 湖北美术馆

一个起点

——关于“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

胡莺    湖北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



     “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是湖北美术馆以地域美术史为课题策划实施的固定陈列展,旨在反映近百年来湖北美术发展的主要脉络及创作成果,为公众提供一个相对完整、客观的20世纪湖北美术史脉络。展览以梳理史料为主,从构成重大美术史意义的思潮、现象、事件、人物等出发,一方面从代表性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入手,同时,多方面的收集文献史料及研究著述;整个展览的陈列以历史为线索,由“民国时期美术”(1911—1949)、“新中国时期美术”(1949—1978)和“新时期美术”(1979—2000)三个部分构成,在展示美术作品等创作成果的同时,也呈现相关的历史文献、手稿、印刷品、美术出版物等资料。

      展览从2008年底立项、2009年开始筹备,到2012年展览成型,历时四年。四年来,湖北美术馆先后召开数次专家会议,对展览结构、展览大纲内容及展陈方式等进行论证,征求多方意见;四年中,湖北美术馆专设展览文献编辑组,广泛查阅、收集相关文献史料,深入研究、梳理脉络;四年里,湖北美术馆成立展览办公室,尽一切努力对重要作品与文献进行抢救性的收藏。这是一段颇为艰辛的历程,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历程。
一、缘 起

     “藏品陈列是美术馆面向社会的主要方式,有无长期陈列也是区别美术馆和展览馆的标志之一。”固定陈列展对于一个美术馆的意义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固定陈列展的选题,更是至关重要的。策划“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的一个首要原因,是源于湖北美术馆对社会、历史担当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出于推进区域美术发展的文化自觉。

      可以说,固定陈列展是一个美术馆的重要基石,它既是美术馆办馆特色与学术水平的体现,也是地域美术面貌和历史文化的集中呈现。湖北美术在近百年来的发展中,有着丰厚的成果,但由于诸多的客观原因,并未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展示,而对20世纪湖北美术史的整体梳理与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虽在不同时期举办过各种展览与活动,也出现过一些对个案与现象的研究,但这些工作对于呈现湖北美术的整体面貌与发展历程来说,并未构成完整的意义。作为公共艺术展示与研究的平台,湖北美术馆有责任去推进湖北艺术的发展,并使之产生影响。

二、策划与实施

      1、设立展览筹备办公室,运用社会专家资源、集合研究力量。

      “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是作为湖北美术馆的一个重点学术项目来策划实施。展览筹备期间,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驱使、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开展工作。2009年3月,湖北美术馆正式设立展览筹备办公室,由傅中望馆长负责整体策划,馆内相关研究人员具体执行实施;同时,充分运用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博物馆等社会专家资源,组成文献编辑组,并聘请在相关领域有重大影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等作为展览的专家委员会委员,为该展提供学术指导和专业支持。

       2、以学术为支点,分阶段召开专题会议。

       学术研究在整个展览的筹备过程中是贯穿始终的。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湖北美术馆根据每阶段的工作主题,先后召开了四次专题会议。

      2009年5月,湖北美术馆邀请省内专家召开座谈会,就展览的策划方案、展览结构,以及展览的性质与意义等进行了讨论,也得到了各位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随后,在筹备的过程中,文献展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美术界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让此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2011年8月,文献编辑组形成了“20世纪湖北美术大事记”和可以进入展览陈列的作品清单,成为展览实施与细化展览结构的基础。为了确保征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展览结构、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细化,湖北美术馆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聘请与展览相关的重要艺术家、重要美术高校和机构的负责人、美术理论家作为文献展专家委员会委员,来论证“20世纪湖北美术大事记”,提出合理建议;同时讨论可进入展览陈列的作品与作者名单,以及入选作品和文献的征集方式。在此次会议的基础上,拟写展览大纲,并全面展开展品征集工作。

     2012年5月,文献展展览大纲成型。为确保其学术性与合理性,湖北美术馆邀请美术理论家和湖北省美术院校/机构的负责人,召开展览大纲论证会。随后,于5月23日召开了展览陈列设计讨论会,邀请博物馆、美术馆界的展陈设计专家及环境艺术设计专家等,就展览的陈列方式、整体布局、设计思路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四次专题会议,成为展览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3、梳理史料,寻查主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梳理史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是一个具有美术史性质的展览,对文献史料的梳理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献搜寻的方向及范围,以及对文献史料的甄别等,会直接影响到所呈现事件等的准确性和对历史的客观判断。因此,从2009年5月开始到2011年底,文献编辑组用近三年的时间,在湖北省、市图书馆,省、市档案馆,高校图书馆,省、市博物馆等收集查阅文献史料,并结合采访老一辈艺术家和相关专家等方式,来收集第一手资料。目前,共查阅民国时期(1949年以前)的图书及期刊原刊50多种、影印本报纸27种,并从中找出可用的资料、翻拍了近千张图片;查阅期刊、报纸缩微胶卷233卷,扫描了1300多张胶片;整理形成文字100多万字。新中国时期与新时期的资料,查阅1949年到2000年间的报纸、期刊、档案文件等近300种,包括《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中国美术报》、《美术思潮》、《美术》等重要报刊,整理形成文字资料64万字,翻拍可用的图片资料6000余张。同时,通过采访,收集到800多张宝贵的图片资料和40余套文字资料、画册,其中有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图片、有艺术家代表作品与重要活动的图片,也有对历史事件、活动的记载与描述、艺术家的创作自述等文字资料。

      在梳理史料的过程中,湖北美术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并形成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史料的积淀,让展览的框架有了具体的支撑。

      4、以研究作为收藏的基础,以收藏来促进研究。

      文献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展品的收藏。征集的方向和藏品的质量,不仅关系到美术馆特色收藏体系的建构,也关系到展览项目的内容显现。文献展展品的征集收藏,以前期的史料梳理与研究为基础。文献展的展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美术作品,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因此,该展的展品征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品的征集,另一方面是文献史料的征集。

      作品征集主要根据专家会议论证确定的展品清单来进行。由于年代较远,也由于种种因素,很多重要的美术作品已经难觅踪迹或流失在外,为了让这些作品在历史中显现并留存后世,湖北美术馆合理运用有限的收藏资金,尽一切努力征集,往返奔走于艺术家、家属、艺术机构之间,根据作品的不同情况,通过购藏、借展、复制等方式进行,现收藏有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省美展的获奖作品以及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含雕塑、中国画、版画、油画、水彩、连环画等种类,形成20世纪湖北美术史的专题收藏。

      文献史料征集,主要通过购藏、接受捐赠的方式进行。通过网络搜寻确定,共购买文献史料与实物约300件,包括民国时期在武汉出版的期刊,“武昌艺专”校徽和毕业证书、教员聘书,社团展览会小启、徽章等实物;还有新中国时期重要作品的宣传画、相关展览目录、“中南美专”校徽等;以及全国美展、湖北省美展画册,湖北老一辈艺术家的画集、重要理论著述等资料。此外,还有接受捐赠的各种美术期刊的创刊号、与湖北美术相关的文献书籍、以及连环画等珍贵刊本共计627本。这些文献史料与实物,不仅是展览内容的重要组成,也是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与有力佐证。

      5、“回顾与展望”——湖北艺术系列展

      在收集、整理、研究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也得益于各方的支持,湖北美术馆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4月,先后自主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回顾与展望”系列展览,将20世纪以来湖北的国、油、版、雕、水彩的发展分别进行了梳理,积淀了很多珍贵的史料与作品。该项目入选2011年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获国家重点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作为湖北美术馆的品牌展之一,“回顾与展望”系列展览,在梳理并呈现地域美术成果的同时,也为“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展陈设计

      展示陈列是美术馆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固定陈列展视觉表达的关键。在文献展展陈设计讨论会的基础上,湖北美术馆经过综合考察与多方比较,最终选定与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专家,以研究课题形式进行展陈设计合作,由本馆展览陈列部协调实施。通过实地考察各地重要博物馆、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和反复的沟通、修改等,确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展陈方案。方案以突出展览主题和展品内容为原则,以时间线索展开、合理安排空间尺度,强调观众的情感体验和人性化的参与。

      合理的展陈设计,使文献展的内容得以充分的显现和展示。
三、一个起点

     “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的策划实施,是湖北美术馆收藏、研究、展览、陈列等功能的集中体现。四年来,湖北美术馆以尊重历史为原则,以强烈的史学意识开展工作,甄别史料、寻查主线、积极征集,随着文献展的推进,我们的特色收藏体系逐渐完善,研究工作逐步展开,展览策划、展示陈列等工作日益成熟。

     “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的成型,凝聚了多方面的心血并集合了各界的力量。在展览筹备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上级领导的关怀与专家们的指导、肯定,得到了相关单位和社会捐赠者们的大力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凝聚力与向心力,馆长的整体把握、注重细节和亲力亲为,无疑是这股力量的中心所在。从馆领导到部门主任再到员工,大家同心协力,兢兢业业,为着对美术馆事业的热忱与执着而辛勤耕耘;这座年轻的美术馆,也因为这样一份信念而充满勃勃生机。

      但是,展览的成型,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的结束。对于近百年来湖北美术历史的梳理和研究,四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限于时间、人员等诸多原因,目前的文献展虽然初步建立了框架,但还存在种种问题和缺憾之处,比如,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艺术作品,由于资金或是其它客观的原因没有征集到位;还有更多的文献史料有待发掘、更多的问题有待考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发掘文献史料、收藏相关艺术作品、深入开展研究,不断完善该展览项目和研究课题。

      在向公众开放五周年之际推出固定陈列展,既是湖北美术馆由美术馆展览馆向美术博物馆转型的重要一步,也是湖北美术馆彰显地域特色、构建地域文化的一个起点。目前,“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被列入为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重点课题,这意味着该项目的研究将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其意义,也将由对地域美术的梳理研究,延伸成为构建当代的文化艺术的重要一部分。

       在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美术史书写中,湖北美术馆将秉承一以贯之的实践精神和责任意识继续前行,而我们的理想,亦将持续生发与践行。



免费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 话:(总服务台)
  027-86796062
  027-8679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