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动态 创作成果 艺术家

湖北省美术院4件作品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2-09-09 15:00 来源: 湖北省美术院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日至10月14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天津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
主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


9月2日,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主体活动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开幕式在京举行。
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共展出美术作品400余件,以艺术的形式表现新时代党和国家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现人民的奋斗风采和多彩生活,鼓舞中华儿女奋进新时代,扬帆新征程。经过初评和终评及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示,我院有4件作品参加此次展览。分别为谢晓虹的中国画作品《白衣执甲》、朱健翔的版画作品《基石》、项祎的雕塑作品《推行美育》、高佩育的中国画作品《卡哥卡嫂——移动的家》。
一、谢晓虹《白衣执甲》

纸本工笔 中国画
170cm×200cm
2020年

《白衣执甲》的创作思考

艺术与时代,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美育,一直是艺术家需要面对并思考和实践的课题。艺术和艺术家在人类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中,从未缺席。

2020年新冠肆虐,《白衣执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艺术记录历史为己任而创作的一件工笔重彩作品。以象征性的构思,用写实的艺术语言,采用平视的构图,塑造一群年轻的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投入战“疫”前的坚毅无畏的美丽形象。这件作品饱含了我对如她们一样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最美“逆行者”的敬意。

在创作手法上,工写并重。既有具象造型又有抽象意味,工致中融入写意笔性,将工笔画的写意精神蕴含在笔墨语言的表现之中,工笔和写意这两种不同表现形态存有相融、相通之处,写意画的“尚意”与工笔画的“尚形”在中国画《白衣执甲》的创作实践中得到自觉融合,互为发展,这也是我近20年在工笔人物画的当代语言上的探索,我想这也是当代工笔人物画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主流导向,同时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文艺创作的新要求与新期待。

中国画《白衣执甲》遵循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社会重大事件为创作切入点,描绘身边平凡而伟大的典型人物,反映时代精神。该创作表达了我作为艺术家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对重大事件中人性光辉的礼赞。

谢晓虹      

2022年8月于湖北武汉

艺术家简介
谢晓虹 | XIE XIAOHONG
1967年生于湖北黄冈,1989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艺术硕士。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二、朱健翔《基石》
版画
180cm×65cm
2021年

《基石》创作感言

夏日的浦市古镇,炎热、潮湿,作为曾经繁华一时的水运码头,在湘西的地位举足轻重,是湘西地区的交通和商业中心。沈从文先生曾多次从凤凰走山路来到浦市,再由沅江乘船,去到外面的世界。这些年,我也多次步行走过其中的一段古驿道,那是一段完整保存至今的明代石板路,曲曲折折、起起落落。
历史的沧桑变化,如同留在浦市古巷大院高墙上的斑驳印迹,耐人寻味。由此,在古镇的气息中,多了一份厚重和朴实。浦市人保持了相对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五天一次的赶集,每逢阴历二、七,古镇四周的乡亲从大山里走出来,聚集在一起,有的带上自家的农产品,换得一些钱后,跑到茶馆,花个三四元钱,喝上一杯老茶,配上些花生瓜子,一坐就是半天。当我看到那些穿着随意、光着膀子的老农,带着毫无修饰的笑脸时,竟忍不住多看几眼,却又生出一丝莫名的感动。我会把这种感动带到我的作品中,我想,那种鲜活的朴素是在有些地方无法触及得到的。
这次创作的版画作品《基石》,创作素材就来源于我的家乡。那是一位身体健硕正在搬运道路基石的农民工,在赶集之日,老街上人潮涌动,他却旁若无人,安安静静的干着自己的工作,阳光打在满是汗珠的黝黑的皮肤上,闪耀着光辉,从他的脸上,看到的不是苦难,而是从容与坚忍。
我在创作中,运用写实的木刻技法,采用与素材人物一样身高的画幅尺寸,以此增强视觉的真实,同时舍弃四周所有的场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作品通过表现常见的普通劳作,寓意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完善和进步,依靠在各行各业具有工匠精神的生命个体,不断的完善自我,传承专业的精神和品质,以筑成社会坚实的基础。
朱健翔
2022年8月于湖北武汉


艺术家简介
朱健翔 | ZHU JIANXIANG

1975年出生于湖南湘西,1998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院专职创作员、典藏研究部主任,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三、项祎《推行美育》

雕塑
高132cm
2022年

《推行美育》创作感言

《推行美育》纪录了20世纪中国美术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留学追求美育救国的中国艺术家代表。该雕塑创作的背景年代正处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情势之中,创作主题人物胸怀抱负、远涉重洋,前往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法国巴黎,不畏艰难、努力求索,书写了既是中西艺术交流也是现代中国美术创业开拓的壮丽篇章。作品主题试图透过历史的帷幕,将目光驻落于这些先驱所创造带有传奇色彩的“先驱之路”上,凸现主体人物的开拓性创举和一步步践行着的美育救国理想。
1911年-1949年间,中国的有志青年们开始陆续登上波尔多斯号邮轮,历时一个多月的航行,来到他们心中艺术的圣地——法兰西,开启了学习西方艺术的历程。这些艺术探索的佼佼者们大多成为了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中不可绕开的重要人物,他们改变了中国艺术的面貌,为中国艺术带来了现代艺术的火种,闪耀至今。百年后的今天,将这一中国现代文化史的重要事件用雕塑来表达,可谓是一种“坚固的、永恒的”历史纪念。
雕塑作品创作构思在于通过深入研究梳理众多史料、旧照、人物传记,呈现出这条负笈西行、求索新知的艺术道路上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20世纪初的40年间,这些来自东方的艺术青年们同去法国留学或游学,但每个人吸取的营养和带回的艺术主张却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百舸争流的面貌。蔡元培倡导的“美育救国”思想;徐悲鸿对西方古典艺术的汲取;林风眠主张中西融合而在彩墨中的运用,这些不可磨灭的先驱思想功绩以人物群像的雕塑创作形式予以表达。
此次雕塑创作是在雕塑光影上进一步进行创作实践,以雕塑新视效、光影塑造研究为研究基础,以历史人物为题材,在其时代背景中寻找贴合的造型特征及光影视觉处理,以突显人物性格和时代影迹。
项祎        
2022年8月24日于湖北武汉

艺术家简介
项祎 | XIANG YI

1981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学士、硕士,西安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2016年至今工作于湖北省美术院雕塑与新媒体创作室,现为湖北省美术院创作交流部副主任,二级美术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青年项目主持人,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主持人。




四、高佩育《卡哥卡嫂——移动的家

中国画
182cm×187cm
2019年


《卡哥卡嫂——移动的家》创作感言
《卡哥卡嫂——移动的家》作品源于聚焦卡车司机这一3000万的“游牧”群体,直观反映出他们在路上的生活现状。劳动人民是最光荣、最伟大的,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的付出,1368万辆卡车为我们共同富裕贡献着力量,卡车司机在这个社会充当着一份重要的角色,他们让中国经济的血液快速流动,然而他们这一群体并不为大部分人所了解,他们很多是夫妻同上阵,“卡哥,卡嫂(卡车司机的妻子)”是他们在卡友圈里的称呼。他们常年奔波在路上,风餐露宿,挥汗如雨。关上车门,打开家门,在这辆卡车里,充斥着生活的气息,有为方便储物的中控台,有生活所用的锅碗瓢盆,床铺被褥,有出发前“卡嫂”刚做好的老式蛋糕,有挂在驾驶室里孩子画的画……越来越多的家当跟着上路。此创作主题根植于现实生活,以现实主义的艺术视角,浪漫地表达了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直观地反映出了新时期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以及对美好时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品采用中国画传统绘画形式中的工笔重彩来表现,使用纯天然矿物质颜料设色,独特的构图形式与视角,增强了画面的层次与空间,赋予了画面冲击力,增强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营造出了“卡哥卡嫂”的幸福生活状态,再现卡车上“移动的家”的温馨场景,厚重,纯净与多感。现实,生活化,为主要艺术风格。
高佩育      
2022年8月于湖北武汉

艺术家简介
高佩育 | GAO PEIYU

1987年出生于山东泗水。本硕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画专业,2016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首届高研班。湖北省美术院中国画创作室专业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美术师,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



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参展作品名单(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https://mct.gov.cn/whzx/bnsj/yss/202209/t20220907_935846.html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