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交流

“承流会变——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研究展”研讨会在湖北省美术院举行

发布时间:2024-01-02 16:54 来源: 湖北省美术院

2023年12月27日上午,由湖北省美术院主办的“承流会变——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研究展”研讨会在院樱花讲堂举行。

研讨会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张晓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池瑜,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李和清,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董继宁、肖丰,湖北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刘茂平,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明,《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吴端涛,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陈晶,湖北美术馆副馆长胡莺,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馆长方志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傅梦妮参加研讨会并发言。张晓凌和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主持会议。

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主持会议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馆长方志凌介绍展览情况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馆长方志凌简要介绍展览情况:本次展览是湖北省美术院自2018年起持续举办的“湖北群体”系列研究展的第6个展览。去年开始我们就有意识扩大群体的概念,到今年群体的时间跨度又进一步拉大。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画家们面貌多、变化也多,能够基本反映出过去60年湖北地区国画变革的基本特点,促使我们思考未来中国画新探索的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张晓凌认为:昙华林创作群体延绵不断的向前推进和发展,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湖北人胸怀宽阔,湖北省美术院并不局限于地方特色,而是始终和国家整体的美术走向保持合拍。举办本次展览对于提振省美术院的士气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前,艺术创作、艺术推广、艺术传播、艺术市场销售和博物馆收藏是一体的,每个环节缺一不可,我们要主动的进入到当代艺术的生态系统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池瑜谈到:本次展览对湖北省美术院中国画创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回顾。几代国画家间流传有序,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领域都有代表性的画家,画家和作品都能在当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对创作群体和地方画派的研究,把创作和宣传结合起来,进一步来扩大省美术院和昙华林创作群体在全国的影响力。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明谈到: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几代画家在存续关系上有明显的承继关系,他们的发展脉络又以变革作为核心主题。昙华林创作群体既是脱胎于时代的,也是组成时代艺术的一部分,既反映了时代精神,也是研究中国画、中国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文献和案例。对他们的研究可以阐释60年来湖北地区中国画发展的脉络,为当代中国画创作提供更好的经验。


《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吴端涛谈了三点:一是从不同层面持续性研究,不断明晰创作群体的美学品格,是确立绘画群体的重要举措;二是根据展览特质,可以在作品选择上有侧重和区分;三是以展促研、以展促创,希望省美术院艺术家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精品力作来丰富时代审美。要把群体展览高质量地办下去,把昙华林创作群体的品牌做出来。


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从墨变与20世纪中国之变出发,谈到:昙华林创作群体的发展和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省美术院依托丰富的艺术家资源做好学术建构,用展览提升影响,用作品彰显自信,用院史书写湖北美术历史,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助力区域文化建设。


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董继宁作为参展艺术家之一,他由衷感到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通过几代艺术家的传承,真正做到了一人一品,值得很好的去研究和发展。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要强化对于生命意识、审美意识和笔墨意识三大意识的提炼,让笔墨成为一种与国运相联的重要精神载体。


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肖丰谈到:湖北省美术院建院近60年,各个时代的艺术家面对社会的变化有不同的自我反应,这种群体反应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在全国美术界形成了现象。张扬、大气、富有想象力的楚美术传统和改革开放后开放的社会风气造就了湖北美术的风气之变,形成了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会变中变的主要特点,成就了湖北省美术院出艺术家、出作品的艺术生态。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在湖北美协工作时的情形:湖北国画家们顺应时代潮流,打出国画创新的旗帜,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他建议以建院60年为契机,省美术院要在理论上做好清理工作,把握优秀的传统、创造新的传统,组织全省美术工作者一起深刻讨论,促使青年画家加强艺术理论上的思考,有的放矢的解决新时代创作中面临的问题,力争形成新的美术高峰。


湖北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刘茂平围绕湖北国画创作的多元化讲了四点观察:一是湖北艺术格局很大,不是地域性,而是时代性,画家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作品可以看到时代的印迹;二是湖北国画创作不是继承性,而是个性,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特质;三是湖北国画创作面貌是多元性的,画家和画家间拉的很开;四是湖北国画创作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陈晶认为昙华林创作群体的命名是经过仔细推敲且恰如其分的:昙华林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是美术创作的聚集地,进入80年代,创作群体、教学群体和组织机构都陆续聚集在昙华林,形成了完整的艺术生态。本次展览一方面可以看到画家关注生活的广度,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到历史代际的特点,每位画家的作品都是与时代同行的。


湖北美术馆副馆长胡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美术发展背景来看昙华林中国画创作群体:展览呈现了湖北中国画发展的一条线索,既是不同代际艺术家间的起承转合,也反映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美术的承流会变。未来可以把昙华林创作群体作为地域文化品牌来打造,进行更加深入的梳理与延续,并且逐渐形成特色。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傅梦妮近期在进行周韶华的艺术个案研究,她认为周韶华有两大特质:一是周韶华是一位先知先觉的艺术家,他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具有了明确的中国本土文化意识,坚定的对中华文化传统寻根溯源,对中华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周韶华是一位拒绝重复的艺术家,他的水墨革新创造了各个时代的图像记忆,建构了独特的新水墨体系。


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李和清总结讲话

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李和清做总结讲话:承流会变不仅是展览的主题,也是省美术院近几年发展的方向。一是在艺术创作上承流会变,聚焦传统、学习传统、超越传统,回应好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二是在美术人才培养上承流会变,不断学习、提升、超越和创新,让青年人快速成长,形成新群体;三是在社会影响上承流会变,通过持续性的出人才、出作品。随着办馆水平、学术水平逐步提升,昙华林系列群体展学术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接下来,我们将通过院史陈列馆的固定陈列以及建院60周年进京展览的筹备,向全国推介省美术院的历史和成果,为湖北美术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原副院长周石峰,湖北省美术院原副院长雷志雄,中南民大美术学院原院长钟孺乾,中国水墨画院副院长吕绍福,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施江城,名誉副会长张军、魏金修,艺术家吴良发、丁竹君和我院部分在职创作员列席研讨会。
展览海报


附件:

INFORMATION
DISCLO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