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漆世界——2010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

时间:2010-09-21发布者: 湖北美术馆

“大漆世界——2010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

新闻发布会会议纪要

录音整理:杜金玉  王山伟

 

  间:2010920

  点:湖北美术馆艺术交流中心

  持:冀少峰(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

 

冀少峰: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2010首届“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媒体见面会现在开始!

“湖北首届国际漆艺三年展”将于本月28号至1021号在湖北美术馆开展,将展出来自亚洲、欧洲、美洲三大洲的7个不同国家41位艺术家200多件当代漆艺精品。本次展览由湖北美术馆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以“大漆世界—材质·方法·精神”为展览主题,展出的作品分为漆空间、漆造物、漆平面,所使用的材料均为天然大漆。

本届三年展是湖北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带有国际化性质的国际漆艺三年展,对于有着深厚漆艺文明的湖北来讲,它有着特殊的追根溯源的意义。

下面我介绍一下光临我们这次媒体见面会的嘉宾,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湖北的老朋友皮道坚先生;独立策展人张颂仁先生;资深漆艺家陈勤群先生;主办方的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立辉先生,以及市场部副总经理刘建国先生;文化厅对这个漆艺展也进行了极大的帮助,我们有幸请到文化厅外联处副处长宋乐静女士,还有我们的老熟人、老朋友,湖北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本次展览的展览总监傅中望先生。

本次展览也一如既往的得到了我们省内各媒体的大力支持和热情的帮助,光临我们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日报、大武汉、第一生活、新华社湖北分社、武汉电视台文化绿洲、武汉电视台国际频道、湖北卫视、经视直播、荆楚网、《美术文献》杂志、《艺术家+》杂志、艺术在线网,感谢媒体三年来对湖北美术馆的支持,使湖北美术馆在业内取得了很大的反响。下面首先有请本次展览的总监、湖北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傅中望先生作新闻发言. 

傅中望(湖北美术馆馆长):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划,2010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即将于928日在湖北美术馆拉开帷幕。首先,我要感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给我们的大力支持,与我们馆共同主办本次首届三年展,为我们的漆艺文化注入了科技活力;同时我也要感谢三位策展人——皮道坚先生、张颂仁先生和陈勤群先生为本次展览所作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这次三年展共邀请了日本、韩国、美国、法国、西班牙、越南、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的41位优秀漆艺家参展,将为公众呈现200多件当代漆艺作品,作品类型可分为漆空间、漆造物、漆平面,所用的材料均为天然大漆。

湖北有着两千多年大漆文化的传统,是楚国漆器的发源地,在这里出土了很多精美的漆器作品,这些作品无论从造型色彩或者图案上来讲,都是中国古代漆器作品的经典之作。虽然湖北的漆艺传统很深厚,但是在传统漆艺到现代漆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断层,没有继续去传承发扬漆艺传统。在这个历史文化背景下,我们就想把漆艺在这个地域重新发扬。同时我们湖北又出产全世界最优质的天然漆,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保障下,我们应当有能力更有责任担负起复兴漆文化这一历史使命。

举办国际性的漆艺三年展,这在湖北省还是第一次。湖北美术馆以“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兼顾历史,重在当代”为办馆宗旨,此次携手社会各界力量,筹办首届“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欲借此次契机一方面延续东方漆艺数千年“器以载道”的传统文脉,让传统漆艺成为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当代漆艺家的创造以追寻古昔的文化记忆,重塑中国人的精神空间;一方面呼吁文化艺术界关注传统漆艺所具备的向当代转型的多种可能性,让漆艺重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使新漆艺走向国际艺术舞台;与此同时也推动当代漆艺的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以及漆艺多向度和跨领域的产业化发展。相信不仅的湖北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漆艺创作都将活跃起来,催生更多更精湛的漆艺造物问世。 

冀少峰:感谢傅中望先生热情洋溢的发言,他谈了几个方面,一方面要重塑我们中国人的精神空间,另一方面是漆艺在当代的转换,第三点是漆艺可以走向国际,第四点提出了关于漆艺这个学科的发展,第五点是在我们这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关头,提出了漆艺的文化产业的问题。谢谢傅馆长,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可以发现我们这是一个策展团队,三位分别是独立策展人、艺术理论家、艺术家,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对中国的漆艺的传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现在请三位策展人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介绍为什么或者怎么样在湖北举办国际漆艺三年展。有请皮老师:

皮道坚(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美术理论家):谢谢主持人,漆艺是起源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样式,现在已经成为整个东方世界非常重要的传统艺术样式,精湛的传统漆艺造物以其特殊的形、色、质、地,承载着东方人特有的精神与情怀,积淀着丰厚的传统历史文化。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漆艺近代以来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和更新。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大漆,叫做天然漆,我们这次展览的主题就是大漆世界,那个大漆就是天然漆,没有收到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中国有几千年的天然漆,这样一个语境被形形色色的现代人造物所屏蔽,从而偏离了东方传统漆艺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传统文脉。大家知道,湖北是举世文明的楚文化的发源地,在湖北,有悠久的漆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漆文化资源,尤其是对于大漆魅力的那份心领神会,可以说它至今仍融汇在湖北当代文化的血脉之中。就是说我们湖北的文化对于大漆的魅力有一种特殊的感悟能力。所以在2009年,湖北美术馆举办的《造物与空间》当代漆艺邀请展获得巨大成功,这显然不是偶然的。在那个展览上,有17位优秀的当代漆艺家,他们多年来的潜心传承与各自的艺术探索充分地呈现了大漆的魅力,那个展览不论学术界还是社会公众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据说有国外的参观者,好几次来到湖北看展览。大家知道,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界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思考,如何使众多有着优秀传统文脉的本土性文化诉求获得新的文化力量、传统艺术媒材,以及艺术方式的当代化呈现及其文化意义,已经越来越吸引世界各国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所以,湖北美术馆打造了《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这样一个学术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北美术馆的这样一个举措,实际上就是顺应了当今世界文化潮流,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个重大举措。

去年的《造物与空间》中国当代漆艺学术提名展,它的学术主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当代漆器艺术的转型,希望通过当代漆艺家们的“造物与空间”去探讨运用传统的大漆媒材进行当代表达的各种可能性,因为我们在一些坚守传统大漆媒材的艺术家的作品中看到了许多与纯粹西化的现代艺术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艺术表达。在这些作品中保留着东方传统文化的气质氛围,那是数千年来融化在东方的语言、文化、历史、信仰和价值观中的精神气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东方文化的自觉;另一方面的考虑是希望通过这些大漆的“造物与空间”去唤起一种新的文化感觉,或者说是去营造一种属于东方人自己的精神空间。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有回望传统和回归古典的意味,它的文化意义在于提示一种新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今年的首届国际漆艺三年展它的学术主题,刚才主持人已经说了,是“大漆世界——材质、方法、精神”。这个主题是去年那个提名邀请展的深化,熟悉艺术界的朋友们知道,我们今天对水墨、漆艺问题的关注,实质上是关注我们在文化方面能够给这个世界的未来作出一些什么样的贡献。简单的说:东方传统艺术媒材它所代表的观察世界的方式、艺术思考的方式,和当今满世界流行的主流的艺术方式有什么不同,我们觉得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当然当今主流的思想方式,包括它的艺术方式,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美好的、令人珍惜的东西,但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而且有是我们当下所必须面对的急迫的问题,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以及一些国际政治问题。总之,“大漆世界”的提法就是为了表明大漆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媒材,在它背后有一种独特的方法论智慧,它体现着东方民族的哲学思考和文化精神。强调“大漆世界”就是强调这独特的方法论智慧、哲学思考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差异性特质。在参展艺术家与作品的选择上本届展览比去年的展览范围更大,首先它是国际的、世界范围的,不只有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漆艺家,也有欧洲美国的漆艺家参展,这充分体现了世界当代文化的交融与互补性质。与《造物与空间》展览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大漆世界》不只包括漆造物与漆空间,还包括漆平面作品和漆工艺作品,参展作品的风格面貌与精神内涵显然更加丰富。最好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期待不仅仅只是引发社会公众关注漆艺的当代转型并缅怀、回望东方的漆艺传统,更希望《大漆世界》能让我们这个过份喧嚣的世界多一分安宁、平和、静谧的气息和含蓄内敛、憾人沉湎能够发人深思的色彩。谢谢大家。 

冀少峰:谢谢皮老师,皮老师是我们湖北籍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他对于湖北的文化他曾经编过一个楚文物图集,所以他对于楚文化有一个非常细致的了解。他的发言洋溢着几个关键词,比如漆的起源、东方样式、东方精神,他也再次提到了漆艺在当代的转型,他把它放在国际化的背景当中来讨论本次漆艺展览,所以就不一样,在当代艺术领域里,它背后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国际政治问题他都涉及到了。皮老师对于我们有一个深度的阐释,同时他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展览,就是湖北美术馆在2009年举行的《造物与空间》2009当代漆艺学术提名展,为什么这个展览皮老师要给大家交代一下呢?我们在发言的时候,讲究用一个历史的上下文关系,2009年《造物与空间》这个展览它是历史的上文,今年九月的展览就是历史的下文,如果想要知道历史下文更多的情况,那么后面还有主持人会给大家接着讲。今天张颂仁先生刚下飞机,不顾疲劳,饭也没吃,就进入餐厅,不让任何人打扰,就开始写自己的发言提纲,张颂仁先生的这种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的,有请张松仁先生。 

张颂仁(著名策展人):谢谢大家,我觉得这个展览在中国现代艺术界是一个出类拔萃,是个异类,是一个以后我们再找到独特的策展创作方法,重新把传统工艺集为一身的一种重要的尝试。大漆这个媒材本身就有很深厚的历史渊源,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皮老师说他还有方法论的智慧。方法论智慧里面决定了它独特的审美,我们现在在做的这个三年展,把大漆分为几个方面,一方面是顾及了现在漆在民间使用的慢慢衰退,希望鼓励漆作为一种日常器皿的重新开放;另外,回到刚才皮老师说的方法论智慧,这是在一种特殊的媒材,特殊的一种创造经验、制物经验里面,再找到一种中国的审美的方法,这种审美方法牵扯到不同的审美内涵,有一种审美内涵也可以重新??当代艺术。所以在本次的三年展里面,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一方面是关于一个日常的,以前曾经是每家每户都使用的一种日用品、工艺品;另外是从这种技艺很深厚的一个工艺使用品里面,再找到一种当代的、有社会意义的、有政治意义的、有文化交流意义的一个创作方法与创作媒材,媒材好像说的简单了一点,可是漆的这个媒材恰恰就因为有特定的审美方法,我们可以从这个审美方法里面再找到一个新的审美观。所以这双方面的推动下,我对三年展的期待,是希望它可以作为,一方面恢复漆艺,让漆艺回到民间;另外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中国的工艺家,可以从漆艺三年展的启发找到一条明路,找到一种新的审美方式,介入到当代艺术的世界中去。

 冀少峰:谢谢张松仁先生,张颂仁先生提到了日常的技艺深厚的面对当代社会以及政治文化交流的意义,他说日常的漆艺,无论它的方法论也好,无论它独特的智慧也好,无论它特殊的媒材也好,其实归根结底可以发现,一个日常的物品,如何取得了一种审美的体验。看到这个非常平常的东西,有种异样的审美,在这种异样的审美里面你就会发现独特的材料、独特的方法论。张松仁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广,现在突然进行的文化转型,要让漆艺走到民间,这个创意我觉得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也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一个问题,那么下面有请资深的漆艺家陈勤群先生发言。

 陈勤群(展览策展人、漆艺家):在举办这个展览的时候,我们在全国的漆的展览里面,从八十年代的漆画运动到现在的漆的三年展,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有这么清晰的提出“大漆世界”的一个概念,应该说是第一次,也就是说湖北美术馆在做这个展览,它一方面会书写中国当代漆文化和中国当代漆艺术史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就是把它放在在国际事业上去做这个事情;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上去做这个事情,这一定是会载入史册的。这里面提出了两个东西,一个就是大漆世界,一个就是皮老师作为主持人提出的关于材料、方法、精神的问题,我们圈内的很多人人,就感觉我们在较真材料的时候往往会引起人事的或者是不同派别上的纠纷,但是为什么会讲材料,是因为中国文字的漆和西方文字的漆翻译过来不一样,我们在上一次展览已经提出了英语里面,漆和天然漆是两个单词,在中国文字里,如果不加前缀后缀的话,漆就包括所有的。所以在湖北做这个事情,我们就觉得它的意义在于它有几个资源是全国没有的,一是全世界最好的漆王,就是??漆在湖北,二是漆作为艺术样式在全国首先获得金牌的,唐小禾的《火中凤凰》,就是漆作为当代艺术获奖作品首先成功的也是在湖北;第三湖北原来有一个武汉国际厂,就是从漆的生产到漆的提炼,有这样的一个流程,一个工程,它把天然的漆采下来然后变成精致漆,可以利用到艺术跟工艺里面去,这个厂在全国是非常有地位的,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地域文化的文化资产;另外在湖北高校里头有一大拨去深化角度去研究漆的成本的科研人员,这在中国的???里头,是一个重要的作者群,所以从漆的物质资源到漆的文化资源,刚才讲了就是楚漆器在汉代漆器的三分之二就在荆州博物馆,总共有三万多件,就是已经出土的有两万多件都在荆州的漆的博物馆里、就是说我们有这么好的漆的文化资源、漆的物质资源,然后也有这么多艺术创作的资源,有这么高校,有这么多好的艺术家,所以湖北美术馆非常明锐的站在文化的高度,在当代做这么一个具有中国方式的一个展览,实际上在这里不只是跟国际的一个交流,就在东方的漆文化圈、漆艺术圈里面,都有非常友好的博引,大家都在这里尽量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所以提出这个大漆世界在我们湖北这个地方做这样一个国际三年展,对于全国的漆艺家,对于全国最有可能去做这个展览的,比如说全世界第一个漆器河姆渡所在地,宁波市也想做,湖南的长沙也想做,扬州想做,湖州想做,湖州想花上千万来打造中国漆都,陕西整个秦岭地区整个都是漆,漆是非常棒的,但是它周围漆的文化资源,漆器是比较少的,漆的高校这一块,学术它也是很薄的,所以做是不充分的,而我们的资源是非常丰厚的,所以在这个地方做这个事情是登高一呼,包括东方的、国际的漆艺家来这里都有一种朝圣的感觉,他们来这里不只是参加展览,想着除了展览能不能跟我们这边的艺术家进行交流,能不能看工作室,能不能看除了一般的漆器,能不能看更精的漆器。所以这个地方其实是一个文化资源很深厚的地方,在这里举办这个展览,有了国际的展览,才有可能把最好的漆艺家聚集在这里,才有可能在文化的产业、文化的教育、漆文化人才的培养才有可能做的最好。我觉得这是应该非常感谢湖北美术馆、湖北文化厅,傅中望我感觉他不是一个一般的艺术家,他在文化这一块,我们正好张老师和皮老师他们作为对于中国文化非常深的感情,来做这一块的切入,所以就把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在湖北能够焕发出她应该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

 冀少峰:谢谢陈先生精彩的演讲,我听了陈老师的发言以后,我才明白为什么漆艺展要在湖北举行,也为什么这么有信心、有能力坚决办好首届国际漆艺三年展。所以陈先生对湖北的漆艺发展是了如执掌,同时也给我们一个词语的梳理,使我们对于漆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移动通信湖北有限公司不断的给湖北美术馆进行全程化的信息支持,移动这种高科技的力量,为湖北美术馆艺术活动注入了一股股清新的艺术活力,同时湖北美术馆这种高品质的学术活动也让湖北移动在服务上、生活、工作上有了更高品质的追求。下面有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立辉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罗立辉(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副总经理):尊敬的傅馆长,各位老师,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出席这个媒体见面会,928号举办的“首届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将为江城人民呈现一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艺术盛宴。中国移动湖北公司积极参与本次展览的主办工作。我们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郭永宏先生很荣幸与傅馆长一起担任艺术总监,借此媒体见面的机会,我代表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感谢大家一贯以来的对中国移动的支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信公司,连续十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五百强。今年七月公布的2010年全球五百强排行榜中,中国移动的排名由去年的99位上升至77位。中国移动的六项全球第一,有力的促进了国有生产总值,网络已经百分之百的覆盖全国,基站总数已经超过五十五万个,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多个运营公司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客服规模全球第一,客服总数5.2亿;收入规模全球第一,2009年全集团运营收入达到4521亿;品牌价值全球第一,品牌价值13亿美元;全球资本市场全球第一,资本就是我们的主要市场,以188亿美元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电信公司榜首;利润全球第一,2009年利润1150亿元,在湖北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覆盖范围广、通讯质量高的、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2009年移动用户全省达到了两千四百万。1999年至2009年共实现最低84.52亿,连续六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强。今年的首届国际漆艺三年展,学术主题是“大漆世界——材质·方法·精神”将通过这些大漆的造物与空间去唤起一种新的文化感觉,提出一种新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作为本次活动的全程信息化支持合作伙伴,中国移动湖北公司将为本次艺术盛宴提供环保、安全、高效的通信和信息化服务。移动改变生活,核心是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影响人的价值观,我相信移动信息化将会与本次漆艺展有效的服务于广大的民众。此次漆艺展期间我们将会以各种信息化的服务贯穿于各个活动,为了让世界更加低碳环保,此次漆艺展览的一系列讲座都将发放电子门票,电子门票真正实现了物质化、实名制和高效率,与国家节能环保、安全和谐的理念一致,这也是对中国移动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最好诠释。在展览开始前,我们利用12580为漆艺展提供预约订票服务,让游客足不出步就可以完成订票,免去排队的烦恼;同时还会通过12580下放手机报,宣传活动详情,展览期间,游客可通过手机,以获得详细介绍,还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或12580为自己喜欢作品投票,同时还会建立“139说客”网,作为漆艺展活动官方网站,让游客可以更加不断的了解各项活动,让漆艺展充满新的科技活力。最后祝愿本次漆艺展新闻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湖北的美术事业更上一层楼,也祝在坐的各位身体健康,预祝大家国际中秋节快乐,谢谢大家。

 冀少峰:谢谢罗立辉先生精彩的发言,罗先生有句话:移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把它翻译过来,说句大白话,如果没有移动,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所以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本次展览中,湖北省文化厅对湖北美术馆一系列的活动给与了一如既往的大力的支持,最后我们有请湖北省文化厅外联处副处长宋乐静女士作总结性发言,大家欢迎。

宋乐静(湖北省文化厅外联处副处长):谢谢主持人,作总结性发言不敢当,但是作为我省对外文化主管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我觉得跟大家谈谈自己的体验,特别是结合自己实际的工作经验。这次无论审核和审批这次三年展的事情就让我觉得特别高兴,刚才皮老师、策展人、傅馆长谈到我们湖北省的漆器可以说是在漆艺发展史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我对于这点是有切身体会的。曾经多次带着文物出展,在随展的时候,我总是感觉特别自豪,我总是对来参观的观众说,我们湖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地下水位比较高,所以我们的漆器在全国来讲,是第一。我就知道连故宫的专家都要来湖北来请教漆器的保护和漆器的脱水技术,非常自豪,每次听到介绍的嘉宾说确实是很了不起。那么反过来说一句,你们有这么特色、宝贵的、历史的智慧和资源,那么对你们现当代漆艺发展一定是非常有帮助,你们现在的漆艺发展一定是在全国走在前面?谈到这个脑子里就有断层的感觉,这种感觉特别形象的出现在脑海里。特别是有一次我到德国,去看它的一家全世界的专业的漆艺博物馆,当时我就感觉到它好像在漆艺的发展史上,好像就走过一个时光的隧道,从那种非常质朴原始的漆艺到现在都是日本的特别专业、特别精美的漆器展,你就可以感觉到是在一个时光走廊里走了一圈一样,我就觉得特别有感触。回来再看我们省博物馆的这种精美的漆艺,特别是漆器、漆棺,感觉就跟以前不一样,这个断层的感觉,就特别强烈。正因为如此,这次傅馆长跟我谈到要做一个漆艺的三年展的时候对我产生的共鸣感是非常的强烈,特别是他很坦诚的跟我说,他甚至觉得现在做这个漆艺三年展是不是准备的特别充分,都不一定,但是一定要支持做,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再来做补充工作,所以我觉得这一点特别有体会,特别赞同的。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我就觉得各位媒体的朋友,是前所未有的特别迫切期待的合作,因为我觉得在湖北武汉这样一个湖北的工作武汉工作者的都还不是很熟悉的艺术形式,三年展是当代世界艺术最高级别的艺术活动,他是世界追求世界最新艺术活动窗口,???,还有就是规模性和常规性的艺术体制,体系形成了之后,给全世界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的平台,那么这一点非常需要各媒体的关注支持以及信息的发布。所以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东方漆艺走向国际舞台,提升国家形象,我觉得这些并不是大话,也不是套话、空话。所以我觉得特别我就跟大家交流一下。今天下午呢,我还跟文化部外联部的一位同事打电话,我给她说谢谢你的大力支持,他说别介,就把媒体写的那些东西拿来给我看看,我觉得她非常重视媒体的反馈,也就说对艺术批评这块看的非常之重。我觉得我们既然做这样的事,我们就把它作为延续的事业来做,我们是把它作为一个品牌在培育,那么我就对他有要求,不能总是自己给自己发贺电,所以我们就是期待媒体有深度的反馈,当然我最后更希望,由于媒体的这种无尽的力量,也能够使我们更加了解艺术,说不定会使我们的周边产生更多的像罗先生这样非常有品味的艺术的赞助者,艺术的赞助企业,这对我们的当代艺术生态的培育是同样非常重要的。我非常高兴更跟大家谈自己的体会,谢谢。  

冀少峰:宋处长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一个张扬了我们湖北本土文化的辉煌,同时提出一个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提升国家形象,我们这个展览筑造了一种中国气氛、中国精神,它提升了国家形象,增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打造了一种文化的软实力。谢谢宋处长的发言。那下面就进入新闻发布会最白热化、最精彩的一个阶段,就是向在座的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进行提问。我想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媒体,比如说敏锐型的、不留情面型的等。我其实特别喜欢在座的能出现几个不留情面的,对我们这些资深艺术家提出白热化的问题,让他们很难堪,我觉得这样这个会就开的有意思了,那么为了让我们这个会更有向深度的发展,我给做一个引子,比如说可能大家对为什么是双年展,什么是双年展,双年展在国际上有什么意义,双年展是怎么回事,比如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什么惠特尼双年展等,那么关于在双年展和三年展这个话题上,张颂仁先生他有一种独特的话语。他自己不仅曾经担任过国际著名的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而且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方面应该说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长期在国际舞台上活跃,代言的这种重要的角色,他有着一个深切的体会。首先,有请张颂仁先生先谈一下双年展和三年展的现象,然后请媒体毫不留情、炮轰我们的三位策展人。

张颂仁:在现代的当代艺术界,基本上双年展跟三年展的格式已经成为一定的,每一个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为国际文化程式,尤其是当代艺术文化程式都在一定层面上会办这种活动,尤其是双年展、三年展。我先回顾一下这个历史,现在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艺术展览是威尼斯双年展,她创办于1895年,1995年那一年是它的100周年庆,那个展览从它最开始并不是一个国际性的,只是一个展览,后来就成为威尼斯非常重要的一个名片,成为大家去威尼斯的一个借口,也成为威尼斯作为现代文化形象的一个重要舞台。现在差不多每年都有一个活动,隔年是艺术双年展,另外一年就是间隔双年展。艺术双年展跟间隔双年展,中国现在基本上都有在那里出场,基本上每期都有参加。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史里面,应该说93年那次是中国艺术家第一次作为一个国家形象出现,那个展览是当时意大利很有名的策展人策划的,介绍了十几个中国九十年代初前卫的艺术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95年的那个百年展,百年庆上最关键的是一个大的百年展,百年展那年的策划总监是当年的毕加索美术馆的馆长策划的,题目是这一百年人的形象,对人的看法的一个演变。在那个百年回顾展上,也有两个中国艺术家,那场是找我来帮忙的。在中国官方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比较晚,从95年以后一直都有参加,到底双年展和三年展的意义在那里呢?我们回顾一下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双年展是五十年代在巴西开始的圣保罗双年展。在第二世界大战期间与之后,巴西成为一个西方世界向往的一个乐城,大家觉得新世界以后发展的希望就在巴西,欧洲人民好多都转移到那里,那里本来也有一些老殖民的重地,也有丰厚的资源,所以这个双年展是代表了对新世界的新希望,也是展开了巴西对世界的诱惑,所以从圣保罗双年展来看,就是作为一个地方也可能一个国家,对于自己重建的一个渠道,因为有这种文化的国际品牌,它才能有一个文化的国际交流点。到现在,圣保罗双年展还是最重要、重复性的展览之一。在学术地位上可能最让大家向往的就是六十年代开始创办的卡萨尔文献展,卡萨尔这个城市呢?在第二大战结束的时候,受红军惩罚性的攻造,因为它比较接近军工厂,所以那个城市毁灭的比较惨烈,创办一个国际展览,对卡萨尔来说,是他们自己的文明城建的一个渠道,从六十年代到现在,它基本上是每五年一次,然后卡萨尔的文献展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每一届都希望找到一个在欧洲人的立场最迫切的事,国际评论。可是比较有意思的就是从97年到现在,这二十年间突然冒出了大家熟悉的,双年展、三年展,最少有十几个二十个,认真去数一数,估计有上百来个。那么很多双年展、三年展,都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这些展览是为了每个地方自己文化的重建,他们各有各的目的,有些是战后重建,有些从某一个角度去建立自己的一个关系,说的最远的就是光州双年展,光州展本身也是当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尝试,所以最后也是作为一个偏僻的地方最后的文化呈现。我觉得在武汉本来就很重要的核心城市办一个三年展,它的意义在于,首先它就获得了本来应有的身份,武汉本来就是中国重要的二十四级,一个重要的学术城市,一个重要大学所在地,是中国的一个富有的城市,可是在当代艺术上头,在现代文化上头,并不是特别有为的,漆作为一个传统工料,在这里出现,可是关键是双年展或者三年展在这里出现,跟刚才说的当代艺术有平行的地方,也有不平行的地方,一方面是一个地方身份重新的界定,它通过国际力量对某一个项目背后的推动,另外也是把自己当代文化的身份向国际宣布。所以在这个时间上湖北美术馆办这个活动,不但是给武汉这个地方找到了重要的地位,也是给中国文化重新找到了民族文化重新呈现的当代艺术新的形态。 

冀少峰:谢谢张颂仁先生,张松仁先生再次把双年展和三年展的背景交代的非常请清楚,其实你们今天接触的这几位艺术家,都是在这个行业里头有卓越建树的,我想我们提问应该有一种针对性,比如说关于美术馆与展览方面的,或者说与创作实践方面的,像傅中望馆长他既是以为艺术家又是一位管理美术馆的馆长,那么在美术馆与展览,这些方面傅馆长可以给你一个回答,那关于在文化传承方面,方法论方面,就漆艺的当代转换,漆艺的在今天如何散发出她独特魅力的,大家可以问问皮道坚先生,而对于漆艺本体研究的,对于漆艺这个创作实践大家可以问陈勤群先生,我想呢大家知道有一个记者叫王志,王志以这个犀利的提问而扬名新闻界,我其实非常看好在座的,就是我们将来可能第二个第三个王志就在我们当中就出现了,所以我想媒体朋友抓紧集中你们的智慧来找一些对于我们这个展览比较有针对性的。或者说更能让我们展览走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的这些话题,当然呢你超越我限定的范围之外呢就更有意思。

《艺术+》:我就想“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中的“国际”两个字想咨询一下,在这里作一个小插曲,97号的时候,我去了上海一趟,看了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就说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她其实就是一个博览会,联系到国际的话就应该属于一个国际平台,然后,看了之后就有这两方面的言论,一个就是参展的艺术家,就华东地区的话,应该是非常少的,参展上,然后有人提出疑问,她觉得国际化的展览的话,他在地域本身就是有一个偏向的,这是其一,然后后来就这个问题问了一下策展人,她的一些问题,她说即便是办国际性的展览,作为策展的话,她只是发布消息,对于当下的人是否参与是她个人问题,所以我想问的话就是对于这个国际性的话如何才能把它推向国际,而且就像这次当代艺术博览会它的总监也说过,当代艺术的发展必然是联系未来,包括她的健康市场的形成,也是面向未来的。国际性如何才能引向国际?它的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它的市场也是面向未来的我想张颂仁先生回答一下。他对艺术市场还是有一个深入的解读的。

张颂仁:每一个博览会,每一个大活动都有自己的范围。博览会来说是众多画廊——我不知道在湖北的画廊业整个生态怎么样,可是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最热闹的画廊生意当然都是在上海与北京。所以一个博览会——画廊博览会也不可能放到别的地方去。所以上海和北京可以是是唯一的选择,那么自然它吸引了这样一些参展团体。至于其他的国际活动比方说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因为这些活动他有自己特定的范畴,那个就跟博览会不一样了。博览会到底到最后是由画廊自愿去参加的。它有开销,有大家对这个活动的期待。我觉得在双年展、三年展这个层次来看,湖北做这种活动,他和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相比,不论是艺术家还是评论家,都是不一样的。上海和广州它的成果也是不一样的。在湖北做“漆”这个具体内容来说,是一个非常恰当,也是一个非常有力度的选择。若是在这里做一个类似上海双年展这样的活动,肯定是比较困难,也肯定响应会比较弱。因为它本身在艺术家人口来说,国际艺术家对它的认识来说,都比上海低。可是在一个比较专业的一种国际展览来说的话,湖北武汉来做这个事情是会非常耀眼的,因为在中国没有这样一个活动。就像光州城在韩国。光州作为韩国的一个新文化身份,也作为城市建设。对这次双年展,我个人期待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在中国重建我们已经久违的漆文化。现在说到漆文化,不单是艺术家把它作为一个媒材来用的,好像刚才宋处长说的,东洋和韩国他们在生活层面上漆的出现,要达到这种每个人都了解漆,不需要陈老师每次都要提漆并不一定是天然漆,现在大家都要混了。大家都在想是不是要买一个真的漆器还是一个化学漆。在家里,都需要有一个天然的高档的器皿来使用,这样就达到这个画展长远的一个使命,这样才可以把要做的事情目的推到民间去,就变成了一个社会的事情。

《第1生活》:各位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这次参展的艺术家来自几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有来自欧洲、亚洲、中国台湾、还有日本的,还包括中国大陆的,那么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作品在风格特点上有哪些不同? 

陈勤群:国内的作者主要就是以“造物与空间”的作者为主。他们基本上就是囊括了中国作为一个学科漆画运动到现在坚持用这个材料去研究漆画研究漆器,研究漆空间的作者,就是以学院为主的,还有其他的职业艺术家。国外的人,我们为什么会说大漆世界?大漆只产在东方,西方式种不了的。所以西方的漆艺术,从1718世纪经过东印度公司,我们的漆工艺品运进西方的时候,他们一直欣赏,想仿制的时候没有仿制成,但是催生了现代涂装艺术和涂装工业,所以就有一个漆的概念的混淆。所以西方也产生了两个派别,就是来东方学漆艺的天然漆的一个流派。一个是以西方自己研发出来的,也就是现在的化学漆,油漆、涂料工程。其实我们一点都没有贬低他的优势,他的好的地方。比如说奔驰车,好的漆的涂料,他也是一个好的使用,日晒风吹水淋,七年才回收到厂里去。这漆我们是受不了的,我们是内敛的,不能经过太阳晒。所以我有一个比喻,如果化学漆是话剧的话,天然漆的艺术是昆剧。因为材料质感不同,它是无机物,我们是有机物,我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选择倾向于介绍东方漆艺标准的这些漆艺家。这些漆艺家里面有特点的就是越南的背景,越裔的美籍的这样的艺术家有一两个。西方有一个,欧洲法国的有一个,他们就比不上有一个日本的背景或越南的背景。有做平面的,有做当代艺术的,有做……像西班牙的就非常像Olga Aloy做笔,能够看到漆在当代工艺品精品上使用。这是女性艺术家欧洲艺术家的一个特点,她能够在欧洲学完以后,像一些品牌他就专门请一些艺术家,量身定做;我就给你做,每件都不同。作为精品这就是他们的一个特点。基本面貌就是这个样子。 

《第1生活》:傅馆长,我们也留意了很长时间湖北美术馆的各种展览,都觉得办得非常不错。那么您刚才也谈到了现在漆艺在社会中间产生了一种断层,可能以前在楚国的时候是非常流行的,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这种漆的作品,但是现在来讲的话,可能只有在我们孩提时代的时候家里会有这种仿制的果盘类的作品,但是现在基本上从每家每户的基本生活中消失。在这次展览中各位艺术家是从艺术的角度层面来讲这个作品,但是更多的观众是市民的层面,对艺术品本身的内涵不是特别了解。那么这次展览中美术馆有没有用一些特别的方式,跟更多的观众做沟通交流? 

傅中望:这次展览作为第一次国际漆艺展,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创作,在作品推广上,如何让普通观众走近艺术品,走近艺术家,对作品有深刻内涵的了解,这方面,我们会作一些讲座,从开幕式的第二天开始,就有关于漆艺的讲座。分时段在一个月中,都有一些推广教育活动。每一件作品会作说明,通过一些小的册子,观众在前台可以自由领取。同时通过移动公司数字平台观众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当然,每一个作者的创作不可能是用文字写的全的,文字只是一个提示,作品意义往往大于提示。观众看到文字看到作品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我们只是尽量把作者的创作愿望表达出来。这次展览和以前的其他漆艺展览不一样,这次有空间的,造物的,平面的。在中国出头的漆艺作品主要是以器型,造型居多,而平面、绘画都是附属在这些之上。这次即占空间的作品较多,墙面上是平面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还会请一些博物馆的专家做一些讲座。结合湖北楚国重要漆器的发现,经典传统的艺术作品向公众进行宣传。对当代作品如何进入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三千年的辉煌,好作品陈列在博物馆之中观赏,现实中已经消失,工业运动对其有很大的冲击——我们如何让大漆这种材料,尤其在强调低碳生活、自然环保的大背景下,重新回到生活之中。所以这次展览意义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通过艺术家的创造,表达如何让这些作品回到我们生活中去。我们展览有纯粹的艺术作品,也有一些概念性的,甚至家居、器物作品在里面。观众会通过这次展览获得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感受。

 《长江商报》:我想向策展人问两个问题。皮老师,因为你对湖北情况比较了解。这两个问题都是关系展览的内容与形式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是,因为这次展览有两百多件漆艺作品,也布满了110号展厅,规模很大,你从策展人的角度,给它定了一个什么样的线索?比如在布展过程中是否特别强调国际性的不同文化背景下漆艺作品的交流和碰撞?或者是强调别的什么东西?这个线索是什么样的?

皮道坚:刚才我们在介绍这个展览的时候实际上也已说到了你提的问题,这次展览的作品从形式上来说,它包括了漆立体、其空间和漆平面的作品,平面作品就是漆画,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工艺,比如工艺品、装饰品、使用传统的大漆材料来作装饰,和现在的化学材料装饰的现代物体、现在人造物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这次展览的作品有大有小,我们整个展览的布置是希望营造一种氛围。我想几位策展人和总监在发言里面都提到了要重塑我们东方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空间。这个是展览布展的一个核心,围绕这个我们要创造一个很好的空间。这个空间通过漆器艺术品和漆造物所形成的空间,让人感受到是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那种东西,如我所言:这个时代太喧嚣,行动太匆忙,我们需要一种平和一种宁静,需要一种静谧的讯息。这是我们策展布展的一个主要考虑。整个展览要好的话,它的展示要有魅力。首先要吸引人看,觉得好看。所以傅中望馆长和他的团队在布展上下了很大工夫,我相信开幕式时大家会看到一个非常精彩的漆艺展览。它穿插的有立体的、造型的、空间的、平面的。穿插布局。从内涵而言,有两种倾向,一是回归传统,回望传统,比如一些带有楚文化的传统文脉。还有一种是用大漆这种材料做当代的表现,用一种很现代的手法,当代的手法做一些雕塑,立体的或平面的漆画。所以我们的展览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既有很传统的文化,又有很当代的表现。比如说傅中望他作为当代一个在国际上很有影响的雕塑家,他这次就用大漆的媒材,作了很耐人寻味的东西。他做了一个椅子,椅子上面伸出两个很大的树枝,就很容易使人想到楚文化里面的镇墓兽。他把这些很好的结合起来。还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比如说树上长满椅子,很能够启发公众的想象力。另外这次展览又有跟实用结合在一起的。

说到这里,我想补充一下傅中望馆长刚才的发言。刚才《第1生活》的那位记者提到如何使漆器和当代人的生活发生联系,我想这正是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的一个长远目标,本次展览是首届,我相信它会一届一届的做下去。通过做这个我们加深公众对漆艺的了解认识,使他们喜欢漆艺,然后我们的漆艺家也会为了丰富今天公众的生活,设计制作一些和生活有关的漆艺。当然,漆艺由于其材质本身的限制,自古就是奢侈品。古文献就说过,漆器和青铜器的价格比例是“一文杯得铜杯十”。漆器价值是青铜器价值的十倍,今天仍然如此。所以漆器进入到日常生活是一个高档的消费。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的附加值,但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就是在比较之中产生出来的。

《长江商报》:其实我第二个问题您都涉及到了,在这次展览之前公众接触最多漆器的是省博展出的文物方面的东西了,本次三年展有很大一部分是跟传统挂钩的,即回望传统,与历史文物有一个呼应的;另一方面当代漆艺也具备当代性,这两方面代表性的能具体举例讲一下么?

皮道坚:我刚才讲到的傅中望馆长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博物馆为这次展览设计了一些延伸的产品,就好像是世界各大艺术馆和博物馆都有一个艺术品商店一样,以后你们来看展览的时候会发现这里很多你们所喜欢的漆艺的小玩意。也可以进行一种宣传。你刚才所说的传统和现代结合的东西呢,这个例子是数不过来,画册上就有很多作品,都能看到这样的意味。

傅中望:有很多与传统有关的东西与现代相结合,现代性不是说不要按照文物的方式去做。

皮道坚:他不是复制,不是传统的COPY,他是一种利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利用。智慧就表现在转换的过程中。如果你不转换那就是抄袭就是模仿,没有创造性。那么你若完全没有传统,就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也没有文脉没有意义。所以这两者要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看这个艺术家好不好,就看他的契合点找的好不好。这个将来展出的时候也希望各位进行评论。

冀少峰:发布会进行的很成功,大家提问的也非常踊跃,回答的也非常圆满。  

《长江日报》:我看了一下参展艺术家,我想问这么多的中外艺术家,那些是在业内非常有名的名家,能不能举几个例子。湖北的参展艺术家有哪几位?他们的作品是09年“造物空间”的作品还是说带来了他们最新的作品?

傅中望:首先,这次所有作品和上次的造物空间没关系,全是新作品,特别是湖北的艺术家,他们都标明了全是新作。而且,新闻媒体朋友们,我们做这个展览的时候还和湖北美术院作了一个外围展,“漆·迹”。是我们和湖北美术院共同合作主办的一个展览。是我们全省的湖北艺术家的一个展。部分国际漆艺展的作者也参加了这个展览。这次作品在全国范围来讲,包括上次“造物空间”,有些作者来参加这个展全是拿的新作品。

皮道坚:我补充一下吧,这次年纪最大的漆艺家,乔十光先生,是中国漆画界最著名的漆画艺术家,有人说他是现代漆画艺术的一个开拓者,刚刚在中国美术馆为他主办一个很大规模的回顾展,不久以前又在广州办了一次。 

《长江日报》:问一下他都有一些什么作品?作品名字?

皮道坚:曾静说一下(私下说)。另外年轻漆艺家就是去年“造物与空间”展的十七位艺术家,都是中国当代漆艺界活跃而有影响力的漆艺家。他们有的是在中国的各大高校教书,有的是作为自由艺术家,几个学校像清华、央美、中国美术学院这样的学校都有漆艺家来参加我们的展览。外国的刚才陈勤群先生已经介绍了。

《美术文献》:大家好,我是《美术文献》的严舒黎,首先恭贺美术馆举办漆艺三年展,这是武汉重要文化品牌的产生,非常有意义。上次漆艺提名展我们杂志也有一些报道,作为观众对这些作品有很深的感动,如皮老师所言,我们生活的年代文化断层,现在来倡导回望梳理这个文脉,很有意义。很高兴能由武汉,由湖北美术馆来举办漆艺三年展。我的问题是,因为这次三年展的主题为:材料、方法和精神,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希望策展人能够具体阐释一下这个主题。另外皮老师和张颂仁先生的文章也是提到了大漆,推崇大漆,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定的意义?

皮道坚:那我先讲几句。刚刚我们的发言里面主要还是谈这个主题。为什么要强调大漆世界,我们认为这种材料的背后有一种哲学思考,文化精神和方法论的一种智慧。因为大漆材料首先是他的自然性,它体现了一种人和自然的一种关系,还有大漆工艺的这个过程,我举一个非常实际的例子。大家知道中国当代艺术的几位天王级的艺术家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我们湖北出来的有一位叫曾梵志,他在当代艺术领域里非常有名,他的作品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价位也很高。上个月我参加了他在上海做的一个展览,叫“2010”,也是体现艺术家对当今社会人类生活的诸多问题的一些思考。他在这个展览里面就使用了大漆的媒材。他用大漆媒材作了一件《哀悼基督》的作品的变体。他把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用一块布把他蒙起来。他私下在跟我交谈的时候,他说他在做漆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因为大漆做的时候要一次一次的打磨。一次一次的做漆,要心平气静。在某种程度上,他是像参禅一样的。我刚才说的方法论这就是其中的一点。而且这个材料出来了以后给人的感觉,刚才陈勤群先生谈到了现代的汽车漆,它和汽车漆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用北京人的话说,汽车漆的光是贼光,而大漆的光是内敛的,含蓄的。所以材质本身不仅仅是一个材料的问题。有一个美学家说过:“艺术家是用他的媒介去思考的。”就是说艺术创造的这些材料和方法联系在一起,方法和艺术家的精神性追求和表达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这一次要强调材质、方法和精神。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我们现代人都非常的功利,什么东西最容易生效,什么东西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我们往往就这样去追求。但是当我们这样追求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人生的最终极的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都在逐利的时代,非常物质主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去强调大漆世界,有他的特殊的价值,特殊的意义。今天在漆艺界一个具体的情况是有很多人用其他的媒材,来代替大漆。它能够很快的生效,但它的效果又和真正的纯正的大漆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很遗憾的是在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的邻邦,日本韩国的艺术家,他们是强调大漆的纯正性。所以在这点上我们有责任要提倡这一点,让我们的国人在这个问题上要有认识。像日本,大漆,他叫国家文化台,他有些地方,是当作非常神圣的来进行提倡和保护。所以在观念上我们的主题也是有他的意义。这个在漆艺界的争论是很激烈的,基本上是对立的。有一派就是强调化学漆可以进来,就是说我只要效果好,但是这种效果好是怎样的效果好,我们只要深入的问一下,他的效果不见得就是效果好。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在漆艺界是学术上的争论。 

《长江日报》:皮老师,刚刚您提到在古代时候青铜器是比不上漆器的价格的对吧?现在的漆器是不是在市场有很高的价位?您可以举一下例子,比如说乔十光老师一件作品的市场价现在是多少?

皮道坚:这个我不能代乔十光老师回答,我只能说是传闻我不知道能不能说。

冀少峰:我替皮老师回答。这个学术和市场尽量分开谈。今天主要是学术的立场。

皮道坚:但是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用现代漆艺做比较高端的装饰品和礼品,在日本和韩国是比较流行的。我曾经在韩国的首尔艺术街上曾经买过一个吊坠,是螺钿的,做得很精致,那个很好看,比金的银的装饰品,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像日本的实用的漆,张颂仁先生就提到英国人家里如果有一件银器银器什么他们引以为自豪。如果我们东方人在家里有一套高档的漆餐具什么,那我们也觉得面子上有光。实际上在日本和韩国,都有这样的东西,在我们这里不普遍。没有这种精神上的需要。我们希望唤起这种精神上的需要。

张颂仁:刚刚皮老师讲的很好,表达的比我们表达更恰当。要是说价值的话,当然在每一个媒材里,都有高低价钱。可是要强调的是漆本身的制造方法,是一个劳动力非常高,材质也比较昂贵的一套制造方法。所以他的方法在这上面已经是一个很高的起伏点。你问艺术品的价钱是很难说的。艺术品的材料和它的定价有时候差的非常远。关于大漆,需要把大漆再重新激活,三年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品牌。就好像是我刚才在重复说的,比方说光州双年展,还有卡萨尔的文献展,他们以一个国际上的艺术展来为他们的层次重建作为一个新的定位,我觉得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在这个反面是通过这个平台把一个重要的工艺跟媒材重新激活。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皮老师刚才也讲得很清楚。对我个人来说,策划展览,介入活动都有很多因素。在漆艺来说我们为什么都强调了两方面,一个是在生活中的日用性、可用性;另外作为当代艺术的一个媒材。对我而言是两个方面的触动。一个触动是对材质的迷恋。我在日本,不管是在一个好的餐厅还是朋友家里,在生活里使用漆器,是一种享受,接近于中国纹碗的一种趣味。可是必须要做一种完整的气氛里出现。我觉得应该把这种传统品味恢复过来。希望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中国能兴起一种纹碗风潮。漆艺应该在这样一种氛围里使用。这也是我迷恋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呢,我觉得所有文化活动,其实大的东西是一种遗憾。这个遗憾在于我们主要的一些艺术平台,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生活的感知的东西,还是当代的对于当代世界的说法和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都受制于要翻译外来文化的一套办法。我们整个社会制度都是在架构重建中生活的。所以我们在最近二十年重新发明一套日常生活,大概大家都在这最近十几年内换过房子,换房子是最暴力的行为。换房子,尤其是从传统建筑房子换到一个方格子里面,这是一个非常彻底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个文明是绝对暴力的。因为他把所有对物质的感知,把它分割,这种革命是一种比较深沉的比较细腻的。可他恰恰就是艺术审美的政治。审美的政治里最核心的一点。就在于整个人的感知的改造。对我来说,这种遗憾就是我们要从记忆里来恢复。所以恢复记忆,恢复媒材的记忆,材料的记忆,从做漆这个事情开始,是非常有意思的。还有漆在本身制造的过程上,一层一层的涂完,涂个十层八层,三十层四十层,这种涂的过程里面,其实是一种时间的累积,也是一种记忆的磨平。在一种工作的方法论,刚才皮老师说了,就是这个方法论的过程,是一种哲学审美,已经包含了在做的这个策展里面,我希望传达的一种讯息。

皮道坚:我补充一点,今天媒体朋友提的一些问题非常深刻,我感到很高兴,我们展览还有一个学术研讨会。你们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回答清楚的话,欢迎大家在开幕式的下午来旁听一下学术研讨会。我们邀请了不光是艺术界的专家,还有一些哲学界的专家,就我们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武汉晨报》: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张老师,就是刚才宁波还有长沙一些城市也想举办这个漆艺三年展,刚陈老师告诉我们说,湖北来举办这个漆艺展是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对双年展、三年展,对举办的城市或美术馆有没有一些要求,或者是资格的限制?

张颂仁:这要看是哪一类型的双年展、三年展。到了一定程度,到了大家认可的时候,这个活动是对于一个小城市来说蛮有压力的一个活动。因为他可能是知名度很高,可是来的就是那帮人。可能就是几万人,几月内就几万人。可是为了这几万人作了很大的宣传,所以有很大的压力要调整这个城市,来和引起的名声形成对称。另外比方广州这个小城市,他连住宿都有问题,因为他以前在接待上头都有问题。在武汉,当然这些都不是问题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大城市。在宁波这些地方做也不会成为问题,可是在先天条件还有在刚才陈老师介绍的,几个客观条件来说,武汉是优先的。对策展人来说,我们也会希望看到这样一个活动在武汉出现。这个更有可能会成功。

傅中望:在这方面我插一句,你刚才说关于条件的问题,就是前面很多老师都讲了,湖北首先是有一个深厚的漆艺文化传统,这个资源很重要。再加上现在湖北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漆艺工作室,华师、中南民族学院、湖北美院还有其他学校,都建立了漆艺工作室。而且这几年很多的像清华大学的一些漆艺专业的毕业生研究生都分配到湖北来了,他们知道我们试图在建立这么一个国际平台,我们这些年来了很多漆艺专业的专业艺术家。这个展览并不是你自己想做三年展就做三年展,从政府的角度,我们也把我们现在古今的优势作了一个整理。眼下地方像湖北文化厅,像文化部作了申报。我们的这个展览室得到文化部批准的。作为国际三年展,要把全世界的艺术家作品引导到这个平台上来,这不光是个人的愿望,还要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个展览为什么要做成三年展。刚才说了,漆艺在我们这样一个时间,是一个断层。我们必须花十年二十年来作这个工作。我们做了第一次三年展,接着三年后我们在做一届。连续做个四五届,你再来看湖北的,无论是他漆艺的创作的团队,还是艺术家,以及作品,就会完全不一样。那时候全世界的漆艺家可能以这样一个平台作为一个契机。我们会请全国全世界的艺术家来湖北交流。这样会带动湖北还有全国的漆艺创作以及教学和研究。我们就是要通过三年展的方式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三年做一次三年做一次不断的做下去。也就是作为一个美术馆来说,我们也应该有一个展览的品牌项。虽然现在还不算品牌,我们力图在打造这个东西。现在全国的美术馆都在有自己的收藏特色以及展览特色。在上海三年展,广州三年展,北京以及深圳的水墨国际双年展,我们其实是在各种条件下做出的一种选择。就像张颂仁先生说的,我现在搞一个什么当代的国际三年展,这些都已经建立起一个平台,这个就不是我们的优势。作为一个国际漆艺三年展,我想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正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我们来把握这个东西。无论从古代还是现代,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这么一个位置,我想做这个国际漆艺展是非常有历史意义,也是有未来意义的。我就补充这一点。

陈勤群:我想纠正一下,傅馆长刚才提的这个全国如果在各个省份进行比较的话,他有三种资源可以作为理由,来做这个展览和这个结的,譬如说平遥做漆文化节,平遥他有漆的工艺,一个推光漆。扬州是一个重要的漆的产地,漆的工艺,所以他在烟花三月的时候,他的节日里也希望搞成一个跟漆有关的活动,也已经在做了。宁波和湖南,宁波是河姆渡的所在地,湖南有一个马王堆的漆器也是很出名的。我说的是有漆工艺传统的城市,漆工艺传统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大概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概有二三十个品种,各个省的。已经头一批的有七个品种。福建也是属于有漆工艺之传统的。就有漆工艺传统的,有漆文化资源的,比如说我们湖北古代出产漆器非常多,古代时候这是漆文化的一个重镇,一个重地,是漆文化传统、漆的物质资源的所在地的省份,比如说陕西、湖北、贵州。这都是中国几个大的物质产漆的地方。哪一个城市如果把漆的物质资源和漆的文化资源把它做一个平台把它做出来,这个时候是最成熟的,我认为就是湖北。第一,已经在做。我不能代表湖北、宁波这个政府去说这个话。他们有这个条件,有这个文化的由头去做的。在报头的时候千万不要说他们想做,他们看到这个报纸闷闷的,我们什么时候说了要做?他们有这个条件有这个由头,有这个历史。我刚刚讲的有三个可能性,一个是传统资源,一个是文化资源,一个是物质资源,一个是高校云集。如果有这四个资源都可能办成这个事。

张颂仁:我想补充一句话:刚刚傅馆长谈关于漆作为城市的名牌,还有跟三年展这个问题,其实基本上所有大的双年展三年展到最后真正得益的是这个城市本身。我们做这个活动最后不是为了要教育国际,教育别人。他这个平台到最后是让大家给我们来提供资源。其实是希望在漆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日本韩国做的非常磅礴的漆的创作行业,让他们建议。通过曝光度很高的活动让民众对漆艺有感觉。然后引起大家介入漆器的兴趣。这样是这种双年展三年展最终的效益。所以傅馆说的名牌,其实到最后是对城市的名牌,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手段。这种手段是最终集中众人之力,来建设。

冀少峰:新闻媒体,咱们开了两个小时,非常有意思。今天其实是我们举行的是一个国际艺坛的一个高端论坛。我所说的高端你可能不是特别的清晰,比如说傅中望先生,你不要以为他是一个馆长,其实他是一个国际级的大腕的雕塑家。他的身份是雕塑家,你要是想了解中国当代雕塑的情况,尤其是湖北黄陂的泥塑,那你采访傅中望先生,雕塑所有的问题他都会给你回答。你想买一款手机?要一个好号?找刘总罗总就给你解决了。真正把中国当代艺术推向国际舞台的,张颂仁先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93年有一个最著名的展览叫做“后89中国当代艺术展”,今天所有的老四大天王小四大天王五虎将都出自他的推荐。这都是当代艺术一些幕后的事情。比如你想知道中国当代水墨的内幕?中国实验水墨如何走向国际的,可以问皮道坚先生。关于漆艺本体文化的研究陈勤群先生,有很深的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高端的组合。你可能不太清楚这种组合在国内是很少有的。像张老师皮老师是很难见到的。刚才大家所说的曾梵志,他的幕后推手之一首推皮老师和张颂仁先生。他们缺一不可,没有他们就没有曾梵志。关于后面很多细节,我今天不能告诉你们,以后慢慢聊。最后我简单说一下。今天我们的发布会非常非常的成功。它既有形式也有内容,他不是一个流于形式的发布会,而是一个真实的洋溢着漆艺三年展文化内涵的一个发布会。相信通过这个发布会,也通过记者同志的努力,是我们三年展才得以走向大众,走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我相信三年展最后会成为武汉这个城市的文明的窗口。一个文化的名片,也是湖北文化建设的重要的一步。套用世博的一句话,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欢迎各位来宾的光临,谢谢。

附件:

免费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 话:(总服务台)
  027-86796062
  027-8679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