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 展览推介 公共教育 媒体聚焦 美术馆公告

“开枝散叶——从湖北省美术院走出的艺术家群体研究展”艺术家·陈勇劲

发布时间:2021-11-28 11:21 来源: 湖北省美术院

展厅实景|EXHIBITION HALL





艺术家推介 | ARTIST'S RESUME



陈勇劲,197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9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教育系水彩专业。1994年就职于湖北省美术院,任油画水彩创作室主任;2014年就职于武汉画院,任院长;2020年至今就职于武汉美术馆,任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艺术作品 |ART WORKS


陈勇劲 | 武汉体育中心

纸本

100cm×200cm

2013

陈勇劲 | 山火

纸本水彩

100cm×152cm

2011年


陈勇劲 | 粹-2

纸本水彩

75cm×55cm

2019年


陈勇劲 | 英雄

纸上水彩

99cm×100cm

2013年


陈勇劲 | 秘境

纸本水彩

54cm×147cm

2021年


陈勇劲 | 抗疫日志

纸本水彩、丙烯、铅笔、墨水

14cm×15cm×60

2020年


文献节选|LITERATURE


陈勇劲197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因为父亲和哥嫂都从事艺术,他很自然就走上了艺术的道路。他1994年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后进了湖北省美术院,作为油画•水彩创作室的专业画家在这里工作了20年。2014年,陈勇劲调任武汉画院院长,2020年调任武汉美术馆馆长。

陈勇劲大学时期学的就是水彩。那时候还没有水彩专业,但他所在的美术教育系里有水彩班,主持水彩教学的刘寿祥老师连续在第六、七、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获奖,在全国水彩画界影响很大。大学期间,陈勇劲一度热衷于模仿刘寿祥的风格,但刘老师却对他说:“你学我的画,学得再像也没有用!那你画画这条路就是死路。”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很大,让他开始有意识地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母题和相应的绘画风格。在毕业那年,他的作品入选了第八届全国美展。

在他进入湖北省美术院时,武汉已经是中国水彩界的重镇,老一辈的水彩画家魏正起、白统绪先生,老师辈的刘寿祥、王涌、陈国庆、许海刚等人,都是全国知名的水彩画家。白统绪先生当时还是美术院的在职画家,经常用“表扬的方式”鼓励陈勇劲坚持创作,不要荒废自己的专业;魏正起先生虽然已退休,却常常到陈勇劲的工作室看他的创作,有时也委婉指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让陈勇劲最难忘的是,魏正起在去世的前一个星期还专门让儿子找到他,老先生在轮椅上说一句、歇一下地跟他谈了将近40分钟。正是在这样一个既有着相互提携的传统,又在全国水彩画界举足轻重的小环境中(那时的湖北美术学院和湖北省美术院仅一墙之隔),陈勇劲能够在当时“条件确实不太好”的美术院里不受满耳“赚钱”声的干扰而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从1995年的《有海螺的静物》《青花瓷》分别获得“首届中国青年水彩画大展”金奖和“’95中国杭州水彩画大展”银奖起,他的作品开始不断获得各种奖项,成为实力雄厚的湖北水彩画家群体中又一个异军突起的“获奖专业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勇劲的水彩画创作主要是以写实的方式创作静物主体。而想要在已经有众多名家争奇斗艳、各擅胜场的水彩静物画领域推陈出新并不容易——如著名水彩画家王肇民的南国瓜果,刘寿祥的鲜果、花卉,白统绪的鳜鱼等,都是中国水彩静物画的经典。但陈勇劲却能从同时代的写实静物画作品中得到启发,并结合现代人悄然变化的生活情趣和视觉习惯,不断创作出既有特定时期生活趣味,又保持着“恰如其分的距离”的识别度很高水彩静物画。这样画了近十年,尽管不断获奖,但他开始觉得有些问题了,尤其是在接触到许多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后,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找一条新路径:“我很害怕过早的定位,无论是来自社会的,还是来自本身的,因为我想为自己留下一片空间。绘画的路子变窄是很危险的……”

2003年,陈勇劲得到一个为期3个月,由中国美协资助的欧洲游学机会。游学期间,他跑了很多国家,去了许多知名的美术馆、博物馆,边看边思考,画了大量带实验性的小稿。回来后,他又专门向尚扬、刘寿祥等知名画家请教,得到了许多对他有很大触动的建议,以及鼓励和支持。他更确信自己对水彩画的理解:水彩只是一种材料,材料是为人服务的,要找到新路径,就需要跳出特定的“水彩思维”。经过几年的摸索,他的艺术面貌出现了很大变化,画了很多用传统眼光看并不适合水彩的主题——如《伤的城》《望山》等;运用了许多完全不像水彩画的语言技法——如《减震》《春分》等;也有些作品展示了他对传统水彩绘画语言的推进——如《架上的天空》《二九》《山火》等;还有一些作品,如《石头》《甡》等,看起来则更像是现代感很强的写实油画;而《日志系列》《碎片》《在青州》等,则完全是超越了传统绘画界限的当代手稿。如此丰富多样、在不同的维度上又都能体现出应有深度的艺术探索,使他成为当下中国最富有实验精神的水彩画家之一。

方志凌

(《艺术故事——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和一群有故事的人》节选)


1994年陈勇劲从湖北美术学院教育系水彩专业毕业,该专业由刘寿祥在1987年主持开设,他是第二届水彩班的学生。毕业后的陈勇劲进入湖北省美术院,2014年调入武汉画院,到2020年出任武汉美术馆馆长前,都是一位“创作”即“工作”的职业艺术家。

20世纪90年代初期,湖北的水彩画家风格鲜明,作品屡在全国性的展览上斩获奖项。欣欣向荣的水彩画创作生态于无形间促使尚在校学习的陈勇劲早早思考创作方式的问题,他一贯钟爱静物,其艺术探索亦由此发端。

不同于老师刘寿祥以鲜果、花卉等寻常物件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静物画,陈勇劲所择静物一般见于文人墨客的书斋中。瓷瓶、陶盏、海螺甚至孔雀翎,这些天然带有一定东方审美意蕴的器物被陈勇劲搁置在视平线上,与他自己、与观众均保有一定的距离;画面中的一些东西是真实的,另一些则出自于他的编造,也就是说,摆放物品的过程也是在艺术家的脑中和画纸上完成的。

起初,陈勇劲的创作几乎都与静物有关。尽管其静物画频频在大型展览中获奖——进入湖北省美术院第二年,作品《有海螺的静物》和《青花瓷》就分获“首届中国青年水彩画大展”金奖和“ ’95中国杭州水彩画大展”银奖——陈勇劲却不为题材所囿,二三十岁的他冷静进行着自我的“审查”:“我很害怕过早的定位,无论是来自社会的,还是来自本身的,因为我想为自己留下一片空间。绘画的路子变窄是很危险的,我不愿在年轻时就确立一种所谓风格,也不愿因此束缚自己的作为和思维”。

对于陈勇劲来说,绘画“只是一个职业,与吃饭、睡觉、过日子并行成为生活的全部”。陈勇劲习惯用文字和图像把日常生活中的片段记录下来,观察和解读是他验明自身的方式:艺术家有意放缓绘画的节奏,他广泛地浏览各门类的艺术作品,无差别地旁观周遭的人、事、物,甚至于偶尔主动地偏航、以此校验方向。自我怀疑固然使人费解,陈勇劲却总能理清因果,在过去里找到未来的引子。因此,静物、风景、工业文明的伴生物或者图画日志,陈勇劲不同主题的创作间并不非得存在所谓的 “转变”,早在他的诸般面貌以展览为媒被世人所知以前,艺术家无数次的自我设问,在反复的冷眼旁观与兀自追问、矛盾与自解、退守与游走中已然走出很远了。

汪唯楚

(《千枝攒万叶——小记从湖北省美术院走出的14位艺术家》节选)


附件: